-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52327.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9/003 ,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金属弹簧,还包括磁性部件、油阻尼部件和其他辅助部件。其中,磁性部件包括铁磁体、磁体和支板,油阻尼部件包括活塞、液缸、粘滞液体、滤液板和油封,其他辅助部件包括挡板、限位板、底板等。先将磁体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通过支板置于多功能套筒的内壁;然后将铁磁体、金属弹簧和油阻尼部件组合;最后再通过上部限位板和顶板将组合部件卡在多功能套筒内部,形成了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磁性和油阻尼部件联合耗能,使低频情况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特殊减振地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3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51859.0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05 , E01B19/003 , E01B2204/12 , F16F7/015 , F16F1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颗粒阻尼部件包括带有节流孔的颗粒盛放室和颗粒,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顶板、气囊层和底板。弹性部件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或螺栓等工艺分别与顶板和颗粒盛放室相连;颗粒盛放室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上,形成了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将颗粒盛放室变成附加气室,相对于带外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将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金属弹簧结合在一起,集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隔振功能、颗粒的耗能功能以及金属弹簧的隔振功能于一体,更好地缓冲上部荷载动力冲击,耗散振动能量并降噪,在激振频率低于20Hz时具有极佳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551859.0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颗粒阻尼部件包括带有节流孔的颗粒盛放室和颗粒,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顶板、气囊层和底板。弹性部件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或螺栓等工艺分别与顶板和颗粒盛放室相连;颗粒盛放室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上,形成了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将颗粒盛放室变成附加气室,相对于带外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将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金属弹簧结合在一起,集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隔振功能、颗粒的耗能功能以及金属弹簧的隔振功能于一体,更好地缓冲上部荷载动力冲击,耗散振动能量并降噪,在激振频率低于20Hz时具有极佳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1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552327.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金属弹簧,还包括磁性部件、油阻尼部件和其他辅助部件。其中,磁性部件包括铁磁体、磁体和支板,油阻尼部件包括活塞、液缸、粘滞液体、滤液板和油封,其他辅助部件包括挡板、限位板、底板等。先将磁体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通过支板置于多功能套筒的内壁;然后将铁磁体、金属弹簧和油阻尼部件组合;最后再通过上部限位板和顶板将组合部件卡在多功能套筒内部,形成了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磁性和油阻尼部件联合耗能,使低频情况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特殊减振地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2678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1248386.2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低预应力自复位耗能支撑,其特征在于:既能提供自复位能力,又能提供耗能能力;仅需施加少许预应力即能实现完全自复位。本发明由刻齿系统,自复位系统和耗能系统组成。其中刻齿系统包括上刻齿、下刻齿、外筒和刻齿复位弹簧。自复位系统包括内筒、中筒和后张拉预应力筋。耗能系统可采用软钢等各类常用阻尼器。刻齿系统消除卸载时耗能系统抵抗复位的趋势,并消除软钢等耗能系统残余应力;自复位系统提供自复位能力,并保证装置拉压性能相同。本发明具有低预应力、耗能稳定和消除残余位移的突出优势,可广泛用于新建建筑抗震设计和既有建筑抗震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18710.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4B1/98 , E04H9/02 ,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向传力低预应力需求自复位抗剪装置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装置安装处的抗剪需求,设计单向传力低预应力需求自复位抗剪装置中单向传力耗能系统;确定单向传力耗能系统中耗能系统的布置形式、数量和横截面积;设计装置预应力需求自复位抗剪装置中的自复位预应力系统;设计用于连接单向传力的耗能系统、自复位预应力系统的支架及传动机构的支架及传动机构。该方法解决了自复位耗能装置需施加高水平预应力及变形能力受限的问题,仅需施加少许预应力即能实现装置的完全自复位;装置的耗能元件布置在外围,震后无需拆卸整体装置即可更换,能够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04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004880.5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抗拉功能的耗能三维隔振支座,其包括:外壳,包括外围板、橡胶支座限位板和下连接板;水平隔振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叠层铅芯橡胶支座和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设置在叠层铅芯橡胶支座的底部,其中,中间连接板的下表面边侧设置有碟形弹簧上加载肢;解耦单元及耗能单元,包括黏滞液体腔、活塞和黏滞液体;竖向隔振系统,包括定位管、碟形弹簧组、螺旋弹簧和定位加载环。本发明具有水平向和竖向运动的有效解耦,有利于支座的参数设计;具有抗拉功能,有效解决支座倾覆问题;具有较大阻尼,提高支座的耗能效果;具有刚度自适应特性的竖向隔振系统,兼顾地震动和环境振动;各构件结合紧密,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517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96046.7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损伤自复位剪力墙和水平构件的连接节点,水平构件为矩形且外侧设有凹槽;钢连接件包括上角钢、下角钢和连杆;首先,固定水平构件和钢连接件;其次,固定钢连接件和自复位剪力墙;最后,进行填充;以防止端部的摩擦影响相对变形,为适应竖向变形且方便施工安装,在空隙内设有塑料泡沫等柔性填充;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隔离式设计放松了自复位剪力墙和水平构件之间的转动约束和竖向变形,但其具有足够的刚度且放松程度有限,因此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低损伤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6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83430.X
申请日:2020-02-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三维隔振装置,主要有水平隔振装置,包括导轨、橡胶支座和欧拉梁;竖向隔振装置,包括碟形弹簧、加载环、螺旋弹簧;连接与限位装置等。本发明利用欧拉梁的负刚度特性,结合橡胶支座和导轨得到较低的水平向刚度,起到良好的水平隔震(振)效果;利用碟形弹簧的负刚度特性,结合螺旋弹簧组成带准零刚度特性的竖向隔震(振)装置;二者运动解耦,实现三维隔震(振)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对环境振动敏感的建筑物或者仪器、设备,具有优良的隔震(振)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83383.9
申请日:2020-02-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碟形弹簧组合方法,主要通过设置恰当的加载环来实现碟形弹簧的不同组合,属于振动控制领域。碟形弹簧是在轴向上呈锥形并承受负载的特殊弹簧,现有的组合方法包括对合、叠合及混合的组合方法,还有复合不同厚度,不同片数等的组合方法。碟形弹簧具有很广范围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在振动控制领域有很好的利用前景,但是传统组合方法组合的碟形弹簧变形量不大,而且摩擦阻力过大,很难利用碟形弹簧非线性弹性变形的这一特点。本发明采用加载环来实现碟形弹簧的不同组合,可以大幅减小摩擦阻力影响,充分利用碟形弹簧的变刚度特性,在振动控制领域可以起到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