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551859.0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颗粒阻尼部件包括带有节流孔的颗粒盛放室和颗粒,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顶板、气囊层和底板。弹性部件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或螺栓等工艺分别与顶板和颗粒盛放室相连;颗粒盛放室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上,形成了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将颗粒盛放室变成附加气室,相对于带外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将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金属弹簧结合在一起,集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隔振功能、颗粒的耗能功能以及金属弹簧的隔振功能于一体,更好地缓冲上部荷载动力冲击,耗散振动能量并降噪,在激振频率低于20Hz时具有极佳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1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552327.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金属弹簧,还包括磁性部件、油阻尼部件和其他辅助部件。其中,磁性部件包括铁磁体、磁体和支板,油阻尼部件包括活塞、液缸、粘滞液体、滤液板和油封,其他辅助部件包括挡板、限位板、底板等。先将磁体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通过支板置于多功能套筒的内壁;然后将铁磁体、金属弹簧和油阻尼部件组合;最后再通过上部限位板和顶板将组合部件卡在多功能套筒内部,形成了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磁性和油阻尼部件联合耗能,使低频情况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特殊减振地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52327.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9/003 ,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金属弹簧,还包括磁性部件、油阻尼部件和其他辅助部件。其中,磁性部件包括铁磁体、磁体和支板,油阻尼部件包括活塞、液缸、粘滞液体、滤液板和油封,其他辅助部件包括挡板、限位板、底板等。先将磁体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通过支板置于多功能套筒的内壁;然后将铁磁体、金属弹簧和油阻尼部件组合;最后再通过上部限位板和顶板将组合部件卡在多功能套筒内部,形成了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磁性和油阻尼部件联合耗能,使低频情况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特殊减振地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3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51859.0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005 , E01B19/003 , E01B2204/12 , F16F7/015 , F16F1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颗粒阻尼部件包括带有节流孔的颗粒盛放室和颗粒,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顶板、气囊层和底板。弹性部件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或螺栓等工艺分别与顶板和颗粒盛放室相连;颗粒盛放室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上,形成了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将颗粒盛放室变成附加气室,相对于带外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将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金属弹簧结合在一起,集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隔振功能、颗粒的耗能功能以及金属弹簧的隔振功能于一体,更好地缓冲上部荷载动力冲击,耗散振动能量并降噪,在激振频率低于20Hz时具有极佳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197089.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型地墙内衬墙接缝施工方法,通过在内衬墙浇筑成型后,与中隔墙和地下连续墙连为一体,使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和中隔墙的叠合面积增大,使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和中隔墙的连接处更加紧密、稳定、可靠。并且整体受力和变形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叠合面凹凸不平互相咬合,防水路径加长,渗水难度加大。因此,本发明方便施工、结构稳定、可靠性高、质量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27977.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控变形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包括:基坑围护墙,所述基坑围护墙内侧连接有钢埋板,所述钢埋板安装在钢支撑的一端,所述钢支撑远离与钢埋板连接的一端安装有轴力控制装置,所述轴力控制装置还连接在混凝土支撑的一侧,所述混凝土支撑固定连接在立柱上。传统支撑技术采用被动受力模式,其支撑无法主动增大轴力以有效支承基坑围护墙;此外,由于传统支撑结构不可避免存在收缩、徐变等问题,导致支撑轴力损失,进而造成基坑围护墙变形增大的问题。本专利公开一种可主动调控变形的支撑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5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80471.4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坡面层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护坡面层包括:面层主体,铺设在一边坡上,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堆叠的防水层、防护层及承载层,所述面层主体上预设有若干锚固孔,所述锚固孔贯穿所述防水层、防护层及所述承载层;若干锚钉,顺次贯穿所述承载层、所述防护层及所述防水层上对应的锚固孔并延伸至所述边坡的土体中。通过将所述护坡面层设置成具有防水、防护及加固功能为一体的叠层结构,能够更好地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且,通过在面层主体上设置用于固定面层主体的锚固孔,可以显著提高护坡面层的施工效率,且不容易对面层主体造成损坏,便于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56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060219.X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天演建筑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55 , E02D27/48 , E02D35/00 , E04G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原位开挖基坑及新增地下结构的方法。根据新建基坑施工所需地面作业场地与既有保留建筑的位置关系分别确定顶升托换建筑体和原位托换建筑体,在顶升托换建筑体下方施工顶升托换结构、在原位托换建筑体下方施工原位托换结构;顶升托换建筑体抬升至预设高度后,顶升托换结构下表面设置的支承结构与顶升托换结构共同形成架空结构,架空结构下方提供较大的施工空间,方便在建筑物旁边施工深基坑围护结构以及施工深基坑,在形成的基坑主体中设置地下结构。本发明适用于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实施基坑施工和地下空间开发,不会对既有保留建筑造成损伤,不要求建筑原址附近周边有较大的场地进行施工,施工难度和成本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8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88314.8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筒仓式地下结构力学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适用于锚碇基础、LNG地下储罐、圆形市政竖井或圆形基坑地下连续墙。终端通过获取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的荷载增大系数和结构缺陷系数,并根据荷载增大系数和结构缺陷系数对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挠度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墙体挠度,进而根据修正后的墙体挠度和预设的力学公式,获取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的环向轴力和环向弯矩,避免了影响环向受力状态且随机性强的特性的因素对墙体挠度的准确性的影响,使得修正后的墙体挠度更加准确,提高了获取的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的环向受力状态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8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79231.5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向隔墙、导向隔墙的施工方法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导向隔墙位于地下结构之中,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两面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空间用于设置基坑围护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从所述地下结构的顶板向下延伸到所述地下结构的底板,每一面所述钢筋混凝土墙内设置有钢筋组件,所述钢筋组件的下端植入所述地下结构的底板内。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既有地下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及其导向隔墙的施工方法针对既有地下结构这一特定条件,克服了现有方法安全风险大,施工周期长,经济性差等缺点,更加符合现代化建筑施工的低风险、高效率、低成本的绿色施工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