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刚度变阻尼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7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27920.6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刚度变阻尼装置。该变刚度变阻尼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框架节点、变刚度组件和变阻尼组件;支撑框架固定于楼层底板上;框架节点包括固定于楼层顶板的上节点、安装于支撑框架并且可左右滑动的左节点和右节点、固定于楼层底板的下节点;变刚度组件包括四组弹簧,各组弹簧的二端依次分别固定于上节点、右节点、下节点和左节点并且形成一个菱形结构;变阻尼组件包括四组磁流变阻尼器,各组磁流变阻尼器的二端依次分别固定于上节点、右节点、下节点和左节点并且也形成一个菱形结构;变刚度变阻尼装置的刚度通过弹簧与支撑框架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变刚度变阻尼装置的阻尼通过磁流变阻尼器的外加电流进行调节。

    一种防摆动隔震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0845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132206.2

    申请日:2019-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摆动隔震装置,属于减隔震领域,解决现有隔震装置难以兼顾水平面和竖直方向隔震的技术问题。防摆动隔震装置包括安装架、悬挂结构、摆杆和吊篮;安装架为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的框架;悬挂结构能够进行竖直方向的隔震,且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摆杆一端与悬挂结构连接,另一端与吊篮连接;吊篮用于连接待隔震目标物。本发明的防摆动隔震装置能非常方便的调整水平隔震周期和竖向隔震周期,而且通过调整摆杆长度可以实现很大的水平隔震周期,实现较好的水平隔震效果,具有隔震周期大、造价低、耐候性优、构造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833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710206784.7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计算方法,用于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进行统一计算,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测量轨道交通环境的实际振动加速度时程a(j),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1/3倍频程不同中心频率处的加速度有效值ari;根据加速度有效值ari,进行振级计算,得到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分频加速度振级、Z振级、分频计权加速度振级和竖向四次方振动剂量值;将分频加速度振级、Z振级、分频计权加速度振级和竖向四次方振动剂量值进行可视化展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显示直观以及对比明确等优点。

    一种半主动变质量变阻尼的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60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90815.3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主动变质量变阻尼的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由半主动变质量的调谐质量阻尼部分、半主动变电涡流阻尼部分和控制中枢部分组成。本装置可以将结构的振动能量转化为质量块的机械能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同时将质量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涡流,电涡流发热进一步消耗结构振动的能量。控制中枢部分控制半主动变质量的调谐质量阻尼部分实时改变质量块的质量以调节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频率与结构的瞬时频率一致。同时,控制中枢部分控制半主动变电涡流阻尼部分实时改变导体板与永磁体之间的距离以调节电涡流阻尼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实现控制建筑结构在风振和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更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电磁阻尼负刚度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790539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890440.2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阻尼负刚度支座,包括圆形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中心的圆柱形隔震支座以及设置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的电磁阻尼模块和电磁力模块,所述的电磁阻尼模块包括固定于上连接板的环状磁铁和以及固定于下连接板的导体板,所述的电磁力模块包括固定于上连接板的内圈磁铁和固定于下连接板的外圈磁铁,所述的环状磁铁、内圈磁铁和外圈磁铁由中心向外缘依次设置,所述的导体板为环状,其设置在隔震支座和外圈磁铁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需外部能源、耐久可靠、产生负刚度等优点。

    一种电涡流颗粒阻尼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5502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63064.9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985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涡流颗粒阻尼器,该阻尼器设置在待减振结构的底板和顶板之间,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的铁盒、吸附在铁盒底部的永磁体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部且位于永磁体正下方的耗能单元,所述铁盒内设有耗能颗粒,当待减振结构水平振动时,所述耗能单元切割永磁体磁感线发热耗能,所述耗能颗粒通过相互碰撞及与铁盒的碰撞耗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电涡流阻尼代替传统的黏滞阻尼,能够提高阻尼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简化阻尼器的设计。又巧妙地复合上颗粒阻尼器,加强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和耗能能力。有利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结合健康监测的半主动单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715209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19648.9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合健康监测的半主动单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由单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健康监测系统与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单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由质量块、摆绳和黏滞阻尼器组成;加速度传感器I、加速度传感器II和工控机同属于健康监测系统和伺服控制系统。健康监测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仪和远程客户端。伺服控制系统还包括步进电机。本发明的摆绳的长度可通过伺服控制系统进行调节,以实现单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水平自振频率的精确控制。本发明的健康监测系统可将阻尼器和主结构的振动状况实时传送至远程客户端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能实现单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水平向频率的精确调节,提高减振效果;且能实时监测阻尼器和主结构的健康状况,保证阻尼器和主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等。

    新型二维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8890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406424.9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二维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摩擦摆支座、阻尼器腔体、颗粒群、缓冲材料以及限位装置。摩擦摆支座由滑动面、滑块、连接轴组成,通过控制滑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使该阻尼器得到预期频率,并利用滑块和滑动面间的滑动摩擦部分消耗振动能量。通过将阻尼器腔体固定在四个摩擦摆支座上,可以始终保持腔体水平运动。阻尼器腔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可以为单个腔体,也可以在水平或/和竖向设立多个分区,每个分区腔体内平铺一层颗粒群,腔体内部粘贴有缓冲材料,帮助颗粒碰撞耗能。阻尼器腔体固定在底部四个摩擦摆支座上,并在摩擦摆的底座和盖板之间设置限位装置,以防止其过大的摆动。在风或/和地震等作用下该阻尼器能沿水平任意方向运动,一方面通过调谐结构自振频率,另一方面通过颗粒群的滚动、滑动、摩擦、碰撞转移和耗散结构的振动能量,加入缓冲材料后尤其可以增加耗能的效果。

    缓冲型悬吊式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1742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32837.7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型悬吊式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阻尼器腔体、颗粒群、缓冲材料、钢索和限位装置。阻尼器腔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可以为单个,也可以在水平或/和竖直方向设立多个,单个腔体内部平铺一层颗粒群,钢索将结构内设置的预埋件与阻尼器腔体铰接,并在阻尼器外部设置限位装置,以防止其振动过大撞坏结构。在风或/和地震等作用下,该装置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沿着多个方向振动,一方面通过调谐结构自振频率,另一方面通过颗粒群的滚动、滑动、摩擦、碰撞转移和耗散结构的动能,加入缓冲材料后尤其可以增加碰撞所耗散的能量。由于该装置在阻尼器腔体内加入了缓冲材料,且采用钢索悬吊,故其不但比不加缓冲材料的装置减振效果更好,且比采用单向铰悬吊的装置具有更多方向的减振效果。

    三维减震支座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75842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197596.8

    申请日:2009-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减震支座。三维减震支座,包括叠层橡胶支座,还包括一盆式支座。叠层橡胶支座下方设有下连接板,盆式支座是一与下连接板配套的盆式支座,盆式支座上设有用于约束下连接板运动情况的内翼缘,下连接板扣置于盆式支座的盆状腔体内。它可以释放其所支承的工程结构的水平变形及扭转变形,降低结构构件因水平变形能力和扭转变形能力不足而导致发生破坏的危险性,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