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一体式恶臭收集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2927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196645.6

    申请日:2009-09-28

    Abstract: 在线一体式恶臭收集处理方法,涉及对恶臭气体控制与处理技术,尤其涉及污泥恶臭控制与处理技术,适用于对污泥堆场的恶臭处理,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同工艺阶段的液态恶臭控制。本发明把脱臭元件直接覆盖于恶臭源表面,对恶臭气体进行处理时,恶臭气体经过网状材料的网孔,进入脱臭元件被填料和其中的水分吸附吸收,进一步被附着于填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处理后的气体经结构材料的网孔排出,集恶臭源覆盖、恶臭气体收集、生物处理、排放形成了一个对恶臭气体进行控制和处理的一体化系统,本发明相对于恶臭气体的常规处理方法,可节省了大量投资、运行费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非齐平双涵喷口喷流噪声计算方法、计算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199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1289642.7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齐平双涵喷口喷流噪声计算方法、计算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方法包括:S1、构建非齐平双涵喷口几何模型;S2、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喷流流场计算,得到平均流和湍流参数;S3、进行均匀分布声场网格划分,并确定声场计算域;S4、将流场计算域的定位变量、平均流和湍流参数插值到声场计算域中,得到均匀分布的平均流和湍流参数,并确定声源区域内外边界;S5、根据声源区域内外边界以及均匀分布的平均流和湍流参数,基于TA模型,计算得到非齐平双涵喷口喷流噪声计算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均匀分布的声场网格,通过对声场计算域进行插值计算,提高了声源区域边界获取的准确度,进而提升噪声计算准确性。

    中低频腔管宽频吸声结构设计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563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0792400.4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频腔管宽频吸声结构设计方法及其结构,其中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相关限值和设计目标;将整体产品分割成若干吸声单体,设计最低频带对应的第一个吸声单体:将作用带宽的下限频率设计为第一个吸声单体的中心频率f01,根据中心频率和目标吸声系数,得到第一个吸声单体的面积、管长和管截面积;设计第二个吸声单体:由于第一个吸声单体的中心频率在低频段,为了设计与第一个吸声单体强耦合的第二吸声单体,使低频部分的吸声单体发生强耦合,以此来增加带宽和吸声系数,首先,确定第二吸声单体的中心频率,然后再根据中心频率和目标吸声系数,计算得到吸声单体的结构参数;设计后续吸声单体。本发明厚度薄,占用空间少,结构坚固。

    一种超精密车削自由曲面棱镜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438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827905.9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精密车削加工自由曲面棱镜的方法,包括超精密车削加工自由曲面棱镜的多个内反射面和利用光学探针在线定位并检测补偿加工曲面形偏差的方法。基于X轴和Z轴的两轴单点金刚石车床,设计了一种单次装夹的可调工装结构来辅助加工自由曲面棱镜,自由曲面棱镜的几个待加工曲面可自由在线切换并定位,加工曲面的角度调节采用标准角度的楔块辅助。在线检测自由曲面棱镜时采用光学探针的方式,检测与补偿加工曲面的面形偏差以及加工余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多种尺寸、降低制作成本和提高加工效率等优点。

    双声阻抗周期微穿孔超宽频带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0560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119645.7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期变化的双声阻抗微穿孔吸声结构。由微穿孔面板、单元隔板、单元底板、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相连形成周期排列的封闭腔体,由两种深度腔体周期变化,较大深度为较小深度的1.5~4.5倍。微穿孔面板上分布有所占面积为面板面积的0.5%~4%的微孔,微孔孔径为0.3~1.2mm,单元宽度不超过0.2m。使用时只要将本发明安装到需要吸声处理的场所,固定在壁面上即可。本发明装置简单,加工简便,薄形轻便,吸声性能优良,吸声系数在2.5KHz内大于0.8的吸声频带宽度可达3个倍频程,峰值接近1.0,吸声性能平坦,适用面广,易清洗、耐高温,并具有优越的耐侯性,可完全回收利用,无任何内填纤维材料,完全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优越的环保功能。

    基于特征点触发的获取轨道曲线线路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196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90261.4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K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征点触发的获取轨道曲线线路信息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触发器、触发接收器和处理器,所述的触发器设置在轨道线路直线曲线变换点前设定距离的直线线路上,所述的触发接收器和处理器设置在轨道车辆头车上,所述的处理器连接触发接收器,所述的处理器内存放有车载线路数据库,车载线路数据库内包括与触发器编码对应的曲线线路参数信息;轨道车辆头车运行至触发器处,触发接收器接收并识别触发器编码,然后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从车载线路数据库中查找与触发器编码对应的曲线线路参数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轨道曲线线路信息,及时指导车辆主动控制系统动作。

    一种基于地震背景噪音有效监测高层建筑层间位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0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425670.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背景噪音有效监测高层建筑层间位移的方法,属于建筑结构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监测:用三分量地震仪连续监测高层建筑地震波观测数据,记录各方向的地微动时间序列;(2)数据分析:使用滑动时窗法对干扰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可操作的原始数据;然后用极性参数分析测定楼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建立震背景噪音与层间位移角的关系模型,用来监测高层建筑层间位移的变化;该方法通过监测台站记录的瑞雷波极化振动椭圆的最长轴在竖直向的分量与平面夹角变化间接地监测层间位移角的变化,形成一种全新的高层建筑结构维护监测方案,科学合理,监测成本低,精度高,解决了现有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难题。

    基于评估标签的星载单光子激光测高高程控制点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4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131780.3

    申请日:2021-01-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评估标签的星载单光子激光测高高程控制点提取方法,目的是在复杂地形下提取满足一定应用需求的高程控制点数据,该方法包括获取星载单光子激光测高系统的地形高程数据;获取地形高程数据对应的云置信度标签,保留云置信度标签值小于预设的第一数值的地形高程数据;保留地形光子数比率大于预设的第二数值的地形高程数据;保留每个沿轨距离间隔内的光子高程标准差满足第一条件的地形高程数据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取的地形高程在平地、丘陵和山区的高程精度均满足三种地形1:2000地形图的要求,且准确率优于9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