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06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23537.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热流扩散跟踪的缺陷精准检测光热融合成像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目前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过程中热流横向热扩散作用造成的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热波时频特征的离散余弦‑卢卡斯卡纳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热波特征的时频域变化过程的准确跟踪,并采用逆向重构的方法构建缺陷的平面平面尺寸。最终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等缺陷尺寸检测误差<2.5%。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84544.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控制阵列激光集束激励的光热三维特征重构系统和重构方法。所述重构系统包括计算机、多通道数据线、第一数据采集卡、第二数据采集卡、第三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集成器、多通道信号输出线、激光器电源、冷却水管、制冷器、光纤集束、准直镜、第一偏振片、样件、二维移动台、第二偏振片、磁力座、焦平面红外热像仪、升降台、BNC数据线以及以太网线。该系统采用相位控制阵列式激光集束对样件进行主动热加载,阵列式激光集束中单个激光束均可独立受到独立控制,可以实现对样件热流的空间调制,进而可以实现对缺陷尺寸的高精度检测,缺陷检测偏差控制在5%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784544.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控制阵列激光集束激励的光热三维特征重构系统和重构方法。所述重构系统包括计算机、多通道数据线、第一数据采集卡、第二数据采集卡、第三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集成器、多通道信号输出线、激光器电源、冷却水管、制冷器、光纤集束、准直镜、第一偏振片、样件、二维移动台、第二偏振片、磁力座、焦平面红外热像仪、升降台、BNC数据线以及以太网线。该系统采用相位控制阵列式激光集束对样件进行主动热加载,阵列式激光集束中单个激光束均可独立受到独立控制,可以实现对样件热流的空间调制,进而可以实现对缺陷尺寸的高精度检测,缺陷检测偏差控制在5%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6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823537.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热流扩散跟踪的缺陷精准检测光热融合成像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目前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过程中热流横向热扩散作用造成的缺陷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热波时频特征的离散余弦‑卢卡斯卡纳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热波特征的时频域变化过程的准确跟踪,并采用逆向重构的方法构建缺陷的平面平面尺寸。最终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等缺陷尺寸检测误差<2.5%。
-
公开(公告)号:CN1146748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0237594.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72
Abstract: 红外热成像采集模块、检测系统、方法、电阻应变计粘连微缺陷检测方法及等效电路,涉及电阻应变计的无损检测领域。解决了电阻应变计粘连微缺陷的检测与识别问题。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待测电阻应变计固定于X向样件移动履带上;正、负极探针台分别与待测电阻应变计a端子、b端子连接;调整中波红外热像仪,获取待测电阻应变计第一个栅线区域;计算机控制控制继电器闭合;红外热图像序列传回至计算机;根据电阻应变计尺寸调整移动台,对其他位置进行成像;至正极探针台与待测电阻应变计中所有端子均完成检测;通过特征增强图像处理算法处理红外特征图像,结合等效电路结构判断电阻应变计粘连微缺陷。本发明适用于无损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7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829599.9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宽频带双激光激发的固体发动机喷管粘接剂固化粘度光热表征装置及其表征方法。计算机(1)依次连接第一函数发生器(4)和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电源(6),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电源(6)分别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9)和TEC制冷器电源(11)相连接,TEC制冷器电源(11)上设置TEC半导体制冷器(10),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9)依次连接第一准直镜(20)、第一工程漫射体(21)和第二偏振片(22);计算机(1)还与锁相检波放大器(39)相连接,锁相检波放大器(39)依次连接前置放大器(15)、HCT热探测器(17)、第一偏振片(18)和带通滤波片(19)。本发明以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固体发动机喷管粘接剂固化时间无法定量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826658.7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模激光激发宽光谱多源融合成像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采用面激光对试件进行主动热激励,其中激光的功率、变化波形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FGPA核心板控制红外、可见光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在FPGA核心板上进行图像预处理、红外图像的正交双路相关运算提取特征图像、光热图像的配准融合,最终输出一张可以同时精确表征、定位表面缺陷与内部缺陷的融合图像。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被动式热成像、电激励热成像等检测方法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激光激励范围可控、可调制、热量注入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955795.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翼桨叶冲击损伤复合光激励皮尔森相关红外光热成像装置及其成像方法。所述装夹平台(1)上安装旋翼桨叶(2),所述装夹平台(1)上设置三轴移动平台(45),所述三轴移动平台(45)通过B型USB数据线(39)、第一以太网线(31)和第二以太网线(40)与计算机(41)相连接,所述计算机(41)还依次通过运动控制线(42)、三轴运动控制器(43)和运动信号传输线(44)与三轴移动平台(45)相连接。本发明以解决目前常规红外光热成像检测直升机旋翼桨叶冲击损伤造成多类型缺陷无法一次性检测以及检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034355.8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1/95 , G01N29/34 , G01N25/72 , G01N29/14 , G06T7/00 , G06T5/50 , G06T1/00 , G06T1/20 , G06F30/27 , H04B7/185 , G06V10/34 , G06V10/77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重用航天器多类型跨尺度损伤的混频激光诱导超声红外多场成像检测装置与方法,本发明从原理上将激光、超声、红外、多源探测、多传感融合等关键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克服了当前主流的接触式超声红外检测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以非接触式混频激光激励作为激发源,通过超声、红外探测器分别获取超声回波信号以及热辐射信号,该热辐射信号是由混频激光与超声共同诱发,极大提高了跨尺度多类型损伤成像的缺陷检测适用性与灵敏度,最终可以实现重用航天器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多源激励与多场响应,比传统超声红外检测缺陷信噪比提高50%,同时可实现完全非接触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09333.0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定位模型的自动化复合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获取不同形态的复合绝缘子缺陷图像,构建改进的YOLOv4网络,学习到含有复合绝缘子缺陷图像多尺度的特征信息,提升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最终在复杂环境下精准的识别定位出复合绝缘子缺陷图像。所述检测方法通过改进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目标检测模型,可降低模糊缺陷目标的漏检率,提升形状相似等情况的识别精度,并不断调参重复训练,提高复合绝缘子过热缺陷检测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