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9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66531.7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船舶的能量消耗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船舶能量消耗有关的系统、设备组成,明确船舶的能量来源组成,明确船舶负载组成;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各系统设备之间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数学关系,对各环节能量进行计算;基于上述能量分析计算结果,计算得到船舶系统、设备能量分布情况,并计算得到全船能量利用效率。本发明对于指导新造船和现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船舶能量消耗分布计算、掌握船舶能耗分布情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发明通过对船舶能耗分布的定量分析计算,可以明确船舶用能薄弱环节,促进能量的科学规划,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为船舶节能潜力指明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6206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66654.0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拖轮的运输功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系柱拖力试验的方法对拖轮的顶推力进行标定;利用采集得到的拖轮航速、螺旋桨转速、舵角,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计算拖轮实际运输功。本发明考虑拖轮这一特定类型船舶的营运特征,提出采用拖轮顶推力这一参数替代常规船舶的总吨和载重吨,与航速相乘并进行积分,从而计算得到拖轮的运输功,能够准确有效的描述拖轮的营运能力;本发明提出采用系柱拖力试验的方法对拖轮有效拖力进行标定,进而采用螺旋桨转速和舵角计算得到拖轮有效顶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20012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37534.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嘉庚创新实验室
Inventor: 张亮 , 吴炅东 , 李倩 , 于东权 , 葛彬 , 刘建成 , 李磊 , 江锋 , 倪世威 , 李玩幽 , 张忠一 , 郭宜斌 , 李宏亮 , 率志君 , 姜晨醒 , 赵国锋 , 周美琴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扭耦合振动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曲轴纵扭耦合刚度;S2.利用CFD法计算螺旋桨处扭振激励;S3.通过计算得到的纵扭耦合刚度建立起船舶推进轴系耦合自由振动动力学方程;S4.通过船舶推进轴系耦合自由振动动力学方程计算船舶推进轴系纵扭耦合固有频率和振型;S5.通过将S2计算所得螺旋桨激励带入船舶推进轴系耦合强迫振动动力学方程计算船舶推进轴系纵扭耦合强迫振动响应。本发明的船舶柴油机轴系纵扭耦合振动计算方法,通过基于材料力学变形能法对曲轴纵扭耦合刚度进行计算,并结合船舶柴油机轴系动力学的相关公式,得到了考虑曲轴纵扭耦合作用的相关激励力,最终计算得出船舶轴系纵扭耦合振动固有特性及船舶轴系纵扭耦合强迫振动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25653.7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嘉庚创新实验室
Inventor: 刘建成 , 李磊 , 江锋 , 杨星驰 , 王世澎 , 张亮 , 吴炅东 , 李国荣 , 倪世威 , 李玩幽 , 卢永勇 , 郭宜斌 , 李宏亮 , 率志君 , 姜晨醒 , 赵国锋 , 周美琴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螺旋桨降阶激励与低速机轴系扭振耦合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DMD对流场模型进行了降阶处理,在节省求解用时的同时,大大降低了CFD仿真结果的复杂度;通过对部分工况的求解结果利用插值法,进而得到所有工况下的仿真结果,大幅减少了仿真所需时间;本发明将CFD仿真得到的螺旋桨降阶激励代入MATLAB低速机轴系扭振模型当中,既保证了一定的求解准确性,又节省了仿真用时。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7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44685.X
申请日:2023-09-25
Inventor: 姜晨醒 , 赵国锋 , 曾德鹏 , 张恒诚 , 倪世威 , 王曦 , 徐含章 , 陈宇璇 , 曹海峰 , 李昱堃 , 孙兆澎 , 阳莲 , 赖华春 , 赖虹羽 , 赵璐 , 周美琴
IPC: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的多物理场耦合振动仿真方法,其包括步骤:基于电磁场获取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源损耗;结合材料导热系数,获取电机中的导热边界条件;根据电机的内部与外部的流体流动状态以及温度条件,获取电机的对流边界条件;基于以上条件获取稳态温度场;将稳态温度场反馈至电磁场,获取定子磁密、绕组磁密、永磁体变化以及气隙磁密,完成磁热双向耦合;将经过磁热双向耦合后的温度场带入应力场,结合材料刚度参数,获取电机的热应力形变;根据形变对电磁场重构,最终获取校正后的电磁激励力。借助此种多物理场耦合振动仿真方法,能够精准判断电机在负载工况下的温度场以及振动形变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67360.2
申请日:2023-12-06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桨轴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螺旋桨在初始化的流场中的第一非定常水动力及轴系的结构场的质量阵、刚度阵和阻尼阵;根据第一非定常水动力及结构场的质量阵、刚度阵和阻尼阵,构建桨轴系统动力学方程,对桨轴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求解结果收敛后的第一螺旋桨运动轨迹;分别对螺旋桨进行自转模拟和公转模拟,以实现螺旋桨的运动轨迹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二螺旋桨运动轨迹;确定第二螺旋桨运动轨迹对应的第二非定常水动力,若第二非定常水动力未收敛,则将第二非定常水动力作为新的第一非定常水动力,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收敛后的第二非定常水动力,以实现桨轴系统动力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67963.2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其包括内部端盖和外部端盖。内部端盖用于耦接电机的转子,外部端盖连接内部端盖,并用于耦接电机的定子,其中,外部端盖和内部端盖的材料不同,内部端盖的材质包括阻尼合金材料。借此设置,相较于传统的一体式端盖而言,可有效规避电机振动激励带来的端盖共振,可以有效减弱从电机转子端向定子机壳传递的机械振动激励。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4166.3
申请日:2023-09-25
IPC: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7/16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电磁振动分析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步骤:基于分离变量法和保角映射法计算永磁电机的空载工况下定子开槽时的气隙磁密;基于保角映射法计算电枢反应气隙磁密;将上述二者进行线性叠加以得到负载工况下气隙总磁密;基于Maxwell应力张量法计算电磁激振力,基于矩阵计算公式计算齿槽转矩和电磁转矩;建立永磁电机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将上述参数加载于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中,以进行瞬态分析求解振动响应。不仅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理论机理明确等特点,还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状态和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电磁振动分析,为振动预测和减振降噪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75734.5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因素的螺旋桨性能试验装置及推进轴系扭振特性的模拟方法,该螺旋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电机、驱动轴、转盘结构、多个螺旋桨叶和多个伸缩桨叶,驱动轴连接于电机,转盘结构连接于驱动轴,多个螺旋桨叶间隔地安装在转盘结构上,各螺旋桨叶上设置有安装槽,多个伸缩桨叶设置在安装槽内,伸缩桨叶可相对于螺旋桨叶进行伸缩。借此设置,可以方便试验在考虑螺旋桨叶的叶片宽度、叶片角度以及推进轴系扭振等因素下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提高船舶航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67376.3
申请日:2023-12-06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桨‑轴系统实验平台,包括循环水洞、非均匀来流发生装置、桨‑轴耦合单元、测量单元和不平衡激励结构:所述非均匀来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循环水洞的试验段连接,用于在所述试验段内产生非均匀来流;所述桨‑轴耦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旋桨、推进轴系和驱动元件,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循环水洞的试验段内;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推进轴系的动力学响应数据,所述不平衡激励结构用于动态模拟所述推进轴系的不平衡激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