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焊缝余高及咬边缺陷的焊接系统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6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46986.4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焊缝余高及咬边缺陷的焊接系统,包括工作台、激光焊接装置、电弧焊装置以及旋转摩擦装置。通过设置激光焊接装置与电弧焊装置且位置相对固定设置,对待焊部件进行复合焊接,焊接过程稳定,焊缝质量好;通过在与焊接方向相反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摩擦装置,其中压头沿焊接方向前进过程中,在焊接余热以及摩擦热的作用下,消除焊缝余高,软化的焊缝金属填补焊缝存在的咬边缺陷,即有效改善焊接过程中焊缝缺陷,减少焊接后打磨或修补工序,减少废品率;同时拓宽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窗口,提高了焊接质量。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消除焊缝余高及咬边缺陷的焊接方法,得到的焊缝质量更好。

    一种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微铆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3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37622.8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微铆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轻质合金的焊接表面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焊接表面进行清理;步骤S2:在轻质合金的焊接表面加工出凹凸结构;步骤S3:将轻质合金的焊接表面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焊接表面接触,摩擦焊接装置将轻质合金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紧并将轻质合金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焊接固定。本发明通过摩擦焊,将熔化的碳纤维材料挤压进双层圆柱形微孔洞及纳米级微孔,实现宏观机械嵌合(微孔结构)和微观机械嵌合(孔洞结构),大大提高了轻质合金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连接强度。

    一种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异质接头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6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47410.6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异质接头及制备方法,通过对轻质合金表面进行激光蚀刻处理,在其表面形成微米级凹凸结构,有效提高异质接头的机械嵌合作用,提高异质接头的强度;同时在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之间设置有金属网作为过渡结构,并将金属网的一侧喷涂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同的材质且喷涂层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触,另一侧与轻质合金接触,改善异质接头润湿性低的问题,减少两种母材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了异质接头界面处的振动;上述两种方式共同配合产生耦合作用,可以提高异质接头的强度,解决了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异质接头不易连接,连接后强度低、易发生早期失效等问题。

    一种消除焊缝余高及咬边缺陷的焊接系统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6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46986.4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焊缝余高及咬边缺陷的焊接系统,包括工作台、激光焊接装置、电弧焊装置以及旋转摩擦装置。通过设置激光焊接装置与电弧焊装置且位置相对固定设置,对待焊部件进行复合焊接,焊接过程稳定,焊缝质量好;通过在与焊接方向相反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摩擦装置,其中压头沿焊接方向前进过程中,在焊接余热以及摩擦热的作用下,消除焊缝余高,软化的焊缝金属填补焊缝存在的咬边缺陷,即有效改善焊接过程中焊缝缺陷,减少焊接后打磨或修补工序,减少废品率;同时拓宽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窗口,提高了焊接质量。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消除焊缝余高及咬边缺陷的焊接方法,得到的焊缝质量更好。

    一种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异质接头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6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047410.6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异质接头及制备方法,通过对轻质合金表面进行激光蚀刻处理,在其表面形成微米级凹凸结构,有效提高异质接头的机械嵌合作用,提高异质接头的强度;同时在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之间设置有金属网作为过渡结构,并将金属网的一侧喷涂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同的材质且喷涂层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触,另一侧与轻质合金接触,改善异质接头润湿性低的问题,减少两种母材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了异质接头界面处的振动;上述两种方式共同配合产生耦合作用,可以提高异质接头的强度,解决了轻质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异质接头不易连接,连接后强度低、易发生早期失效等问题。

    一种焊接前后柔性自动打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80282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20576190.1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前后柔性自动打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运动,连接头套装在第一连接杆外侧,连接头与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穿过连接头并与连接头滑动连接,滑杆一端穿入连接头内部并与连接头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打磨装置固定连接;打磨装置用于驱动打磨砂轮转动,弹簧两端分别与打磨装置和第二连接杆接触。本实用新型将打磨装置安装在焊接机器人上,通过焊接机器人精准控制打磨装置的运行轨迹,同时通过微调装置和减震装置连接打磨装置,减小了工件表面不平整对焊接机器人的冲击,摆脱了恶劣的劳动环境和大量的人员需求,利于保证打磨质量、减小工人劳动强度和人力需求。

    一种可实时获取熔池数据的激光焊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290904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0785190.2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获取熔池数据的激光焊接系统,包括焊接系统和采集系统;焊接系统包括激光器和单向反射镜,采集系统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光镜和反光镜;单向反射镜呈45°倾斜设置于焊接件的上方;分光镜设置于单向反射镜的上方,熔池产生的激光反射波透过单向反射镜并由分光镜反射给第一光电传感器;熔池产生的辐射光依次透过单向反射镜和分光镜,并由反光镜反射给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到处理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单向反光镜的设置,以及激光器、反射镜和分光镜的位置布置,布局合理,检测的同时不影响焊接效率,并且采集的光强度精度较高,实用性极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