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276518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22507832.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测绘与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海上风机的模块化靠泊装置,包括靠泊架和连接于靠泊架上的爬梯架;所述爬梯架设置于靠泊架中部,靠泊架两侧形成有朝向爬梯架设置的靠泊连接管,且靠泊连接管端部设有靠泊法兰,爬梯架两侧形成有与靠泊连接管相连接的爬梯连接管,爬梯连接管端部设有与靠泊法兰可拆卸式连接的爬梯法兰;所述爬梯架由顶部模块和至少一段爬梯模块连接而成,顶部模块和至少一段爬梯模块连接上均设有爬梯连接管和爬梯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观察所变形的具体顶部模块或爬梯模块后,对变形的顶部模块或爬梯模块进行拆除,另外的顶部模块和爬梯模块在爬梯法兰的连接作用下还是与靠泊架固定连接,更换变形的顶部模块或爬梯模块即可实现对整体爬梯架的修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19574.5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用预警监测台,包括主控制单元、传感器系统、图像摄像头系统、GPS模块;所述主控制单元,其中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用于数据处理和控制逻辑;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气象传感器、水文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数据;所述图像摄像头系统,安装在监测台上,用于捕获风电设施的实时图像;所述GPS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台和风电设施的位置信息;所述主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的安全标准,判断风电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所述主控制单元在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发出预警信号,并传输实时图像至监测中心;所述监测中心根据图像和数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220978120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304862.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桩基腐蚀安全防护装置,具体涉及海上风电防护技术领域,包括风机基础,所述风机基础的外侧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纵架,所述纵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纵框,所述纵框的中部固定卡设有中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防撞机构,当船舶以较大冲击力撞击风机基础时,船舶会接触漂浮式防撞体进行初级缓冲防撞,冲击漂浮式防撞体推动U型架,从而通过第一转动座、连接杆和第二转动座之间的转动连接,驱动滑块在纵框的顶部和底部进行稳定滑动,按压第一缓冲弹簧进行二级缓冲防撞,防止风机基础损坏,并且防止靠船时直接撞击风机基础外壁,保护风机基础外壁涂层,起到腐蚀安全防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80537.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技术的风电机组叶片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叶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0:根据分布式应变光纤采集的数据,结合叶片的转动情况和风力变化情况,对叶尖与塔筒之间的实际净空距离进行监测;S20:根据S10中预测的下一时刻叶片在发生弯曲位置的最大弯折量,判断叶片在对应弯曲位置是否会产生裂缝,若产生裂缝,则对产生的裂缝长度进行预测;S30:根据S20中预测的裂缝长度,对叶片内腔的渗水量进行预测;S40:预警系统根据S10中预测的净空距离和S30中预测的渗水量,选择是否发出预警信息。本发明基于开裂点前后分段点的弯折程度,对叶片在开裂点前后的裂缝延长情况进行确定,保证得到的叶片裂缝长度与实际值高度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8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380537.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技术的风电机组叶片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叶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10:根据分布式应变光纤采集的数据,结合叶片的转动情况和风力变化情况,对叶尖与塔筒之间的实际净空距离进行监测;S20:根据S10中预测的下一时刻叶片在发生弯曲位置的最大弯折量,判断叶片在对应弯曲位置是否会产生裂缝,若产生裂缝,则对产生的裂缝长度进行预测;S30:根据S20中预测的裂缝长度,对叶片内腔的渗水量进行预测;S40:预警系统根据S10中预测的净空距离和S30中预测的渗水量,选择是否发出预警信息。本发明基于开裂点前后分段点的弯折程度,对叶片在开裂点前后的裂缝延长情况进行确定,保证得到的叶片裂缝长度与实际值高度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9161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33064.6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投南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测风雷达的通信系统及装置,包括路由器壳体,所述路由器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端口,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支撑部件和散热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安装于路由器壳体的顶部,且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散热部件包括风机和第二固定件,所述风机通过第二固定件安装于顶板的底部,且风机上设置有冷风管和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端部延伸进路由器壳体的内部,所述路由器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路由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散热机构,可对路由器壳体内部进行散热,使得路由器正常运行,减少网络连接不畅,确保路由器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68981.1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脱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百万机组全负荷脱硝系统,包括储水箱、省煤器、泵体、炉膛水冷壁、分离器、过热器和SCR脱硝主体,所述储水箱与泵体之间共同固定连通有进水主管,所述泵体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与省煤器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本发明可以一泵两用,锅炉各受热面参数在机组运行中处于正常范围,各受热面管壁不超温、热偏差不超过标准,新增系统具备高的可利用率且可靠性高,利用旧有炉水循环泵节省能源且原材料造价低,不降低锅炉原有的运行安全性,便于安装和维护,监视、操作简单,可满足深度调峰的需求,使用安全,成本低,改建方便简单,确保脱硝烟气进口温度可以满足使用,不易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3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1979.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任务执行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虚拟电厂任务执行请求,提取所述虚拟电厂任务执行请求携带的目标任务类型和所述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请求参数;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与虚拟电厂任务执行请求对应的服务参数;根据所述虚拟电厂服务执行请求对应的服务参数和所述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请求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字段值;若调用与所述目标交易类型对应的智能合约,确定所述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目标字段值满足任务执行条件,则执行任务,得到任务执行结果;将所述任务执行结果记录在区块链上,并将所述任务执行结果反馈至客户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任务执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62444.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除尘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除尘器顶部电磁振打器的防护装置,包括电磁振打器主体和外罩,所述电磁振打器主体的底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连接板,所述电磁振打器主体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外罩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相对的一侧共同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环。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电除尘器顶部电磁振打器密封防护的效果,而且电除尘器顶部电磁振打器的防护装置还具有空气干燥的功能,避免水分进入电除尘器顶部电磁振打器内部造成电场短路跳闸的情况,不仅能够保证电除尘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还能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8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6795.1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盐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耦合多元生物质发电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气化炉、热交换器一、热交换器二和锅炉本体;锅炉本体内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主燃区、还原区和燃尽区;还原区的一侧设置有还原区喷口;主燃区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二次风喷口一、一次风喷口一、二次风喷口二、一次风喷口二、二次风喷口三和一次风喷口三;所述热交换器一与还原区喷口之间设置有气化气管道。本发明充分考虑生物质、污泥和煤的燃料特性,利用气化炉和锅炉本体对三者进行耦合利用,不仅处理了农林生物质和污泥,也减少了混燃过程中NOx排放,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