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36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8329.6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电动汽车充电的配网末端电压调节系统,包括交流配电台区模块、变压器模块、交流负载模块、多端口AC/DC能量路由器模块、直流母线、电动汽车直流快充模块、新能源模块和储能模块,多端口AC/DC能量路由器模块、电动汽车直流快充模块、新能源模块和储能模块并联接入直流母线,交流配电台区模块、变压器模块和交流负载模块串联连接多端口AC/DC能量路由器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用电灵活性高、储能成本低、兼容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1895.6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AC‑DC变流器的母线电压及潮流控制方法,包括:监测多端口交直流配电网中变压器交流负荷侧的三相输入电压及电流,计算各个配电变压器的交流负荷,结合各个配电变压器对应额定容量,得到各个配电变压器剩余可用容量阈值,通过自适应功率控制器实时更新得到AC/DC变流器的初步功率参考值;之后通过基于虚拟压降的阻抗补偿控制器,实现功率的分配;通过电压补偿控制器得到电压补偿量,用于对初步功率参考值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功率参考值,进一步计算AC/DC变流器直流侧电流参考值,对AC/DC变流器功率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直流侧功率根据变压器剩余容量进行自适应分配,消除线路阻抗对功率分配的影响并稳定直流母线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7463.0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综合能源系统效益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综合能源系统协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各利益相关者间的耦合关系,确定各单元效益的受益方,建立基于归属关系的初始效益分配模型;基于所构建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化关系,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成本和效益分摊机制;从能源自立评价和成本效益评价两个方面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商业可行性评价,若不满足评价要求则重新效益再分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公平、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18101.0
申请日:2020-10-19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N3/00 , G06K9/62 , G06F30/27 , G06F30/25 , B60L53/51 , B60L53/31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储式充电站储能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分析光储式充电站系统结构、运行策略和负荷特性;以电网侧负荷方差最小、储能系统运行维护成本最小和向电网购电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储能系统功率、荷电状态和电网侧供电功率为约束条件,建立储能系统多目标优化运行模型;结合典型日光伏发电功率、基于蒙特卡洛法抽样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和储能系统所在地区分时电价基础数据,采用NSGA‑III算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再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Pareto最优解集进行筛选,得到储能系统最优折中运行方案。采用NSGA‑III与模糊聚类结合的优化算法,有效避免求解过程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有效改善电网侧负荷波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900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0683118.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SO的光储充换一体化充电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光储充换一体化充电站内各光伏发电模块、能量储存模块和电动汽车充换电模块的测点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建立协同调度策略模型,协同调度策略模型包括实现光储充换一体化充电站运行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协同调度策略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得的最优解制定光储充换一体化充电站的电网电力输入及储能出力计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充电站内各模块在运作时的协同控制特性对各模块的出力进行协同优化调度,有效减少了一体化充电站对电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一体化充电站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8057.7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储能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dq坐标系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储能系统双线性模型;S2)从能量角度出发设计无源性控制器,实现多元储能协同控制,使得状态变量期望轨迹跟踪误差趋于零静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基于双线性模型的无源性控制方法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储能协同控制,能实现电池和超级电容功率合理分配,降低电池峰值电流需求,提高超级电容利用率。该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储能协同控制方法结构简单、响应快速、稳定性好,易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10802.5
申请日:2022-12-14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企业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包括:收集工业企业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相关数据;基于工业企业综合能源系统的多方参与主体,确定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建立各设备模型和设备容量约束;建立多主体博弈模型,多主体博弈模型中多利益主体与工业企业用户之间非合作博弈,多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博弈;基于KKT‑BM方法对多主体博弈模型中的非合作博弈进行求解,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容量和交易价格;基于Shapley值法对多主体博弈模型中的合作博弈进行求解,对多利益主体进行效益分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多主体利益交互,提高各参与主体效益,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能源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1323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19805.1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输出功率超短期局域情绪重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原始光伏功率进行降噪能降低光伏功率时间序列的复杂性,有助于通过混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光伏功率时间序列进行隐含波动信息的挖掘,在实际工程中,无需提前获取气象数据,可避免因输入参数选择不当引起的模型复杂性问题以及气象数据预测不准确引起的误差累计问题;建立的局域情绪重构神经网络,无需确定隐含层节点数量,建模简单,减小预测成本;建立的局域情绪重构神经网络依据光伏功率混沌吸引子确定拓展信号以及情绪参数,使预测模型更加关注跟踪每个输入模式并挑选出最有用的输入模式信息,映射关系更准确,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预测准确度较高,适应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9007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82354.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与光伏发电站的协同互动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区域内各光伏发电站、用户用电端和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动汽车的节点功率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建立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协同互动动态规划模型,所述的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协同互动动态规划模型包括实现区域内能源系统负荷方差最小的目标函数和对应的约束条件;通过基于杂交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协同互动动态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得的最优解制定区域能源系统内的能源协同互动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光伏发电站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能量协同互动,确保区域能源系统的运行稳定,同时兼顾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90072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682354.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与光伏发电站的协同互动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区域内各光伏发电站、用户用电端和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动汽车的节点功率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建立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协同互动动态规划模型,所述的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协同互动动态规划模型包括实现区域内能源系统负荷方差最小的目标函数和对应的约束条件;通过基于杂交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协同互动动态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得的最优解制定区域能源系统内的能源协同互动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光伏发电站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能量协同互动,确保区域能源系统的运行稳定,同时兼顾环保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