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540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9098.5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车体底盘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是随动轮,后轮是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轮;还包括车架和悬挂减震单元,悬挂减震单元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的倒V型两榀结构的悬挂梁、减震弹簧和摆臂;悬挂梁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铰接使摆臂具有竖直平面内的旋转自由度,摆臂的另一端和悬臂梁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摆臂上安装后轮和驱动电机。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悬挂支撑,能缓冲吸振,减少机器人机械松动及零件疲劳,延长机器人的维修周期。避免机器人上云台震动过大过剧烈,保证捕获的视频稳定清晰。同时车架采用梁架和前轮安装板的多层结构,在保证前轮安装高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车体体盘重心,提高了车体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080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19098.5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车体底盘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是随动轮,后轮是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轮;还包括车架和悬挂减震单元,悬挂减震单元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的倒V型两榀结构的悬挂梁、减震弹簧和摆臂;悬挂梁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铰接使摆臂具有竖直平面内的旋转自由度,摆臂的另一端和悬臂梁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摆臂上安装后轮和驱动电机。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悬挂支撑,能缓冲吸振,减少机器人机械松动及零件疲劳,延长机器人的维修周期。避免机器人上云台震动过大过剧烈,保证捕获的视频稳定清晰。同时车架采用梁架和前轮安装板的多层结构,在保证前轮安装高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车体体盘重心,提高了车体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697890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25979.3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车体底盘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是随动轮,后轮是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轮;还包括车架和悬挂减震单元,悬挂减震单元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到车架的倒V型两榀结构的悬挂梁、减震弹簧和摆臂;悬挂梁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铰接使摆臂具有竖直平面内的旋转自由度,摆臂的另一端和悬臂梁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摆臂上安装后轮和驱动电机。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悬挂支撑,能缓冲吸振,减少机器人机械松动及零件疲劳,延长机器人的维修周期。避免机器人上云台震动过大过剧烈,保证捕获的视频稳定清晰。同时车架采用梁架和前轮安装板的多层结构,在保证前轮安装高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车体体盘重心,提高了车体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4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3588.1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试验用充气均压环及高压试验系统,所述高压试验用充气均压环,包括至少一个单环和至少一个支撑件;单环构造为充气环,且当设有多个单环时,多个单环同轴且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支撑件构造为桶状结构,支撑件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可拆卸的支撑座,每个支撑座上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构造为伸缩杆,相应地,支撑件通过支撑杆连接单环;支撑件上设有用于连接试验设备的连接孔。所述高压试验系统包括所述高压试验用充气均压环。支撑件通过支撑杆具有可调节性,大幅提升了所述高压试验用充气均压环的适应性,降低了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654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40531.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30/19 , G06V30/148 , G06V30/18 , G06V10/56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26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以及电力工业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表盘量程读数识别方法、介质,包括:优化原始deeplabv3+模型得到新deeplabv3+模型并训练;将预处理后的表盘图像数据输入至所述新deeplabv3+模型中得到表盘刻度和指针已经分割的第一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表盘刻度区域进行颜色处理,然后对颜色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表盘刻度区域和指针区域进行坐标转换,结合识别出的所述表盘图像数据中的刻度量程,从而识别出指针所指向的表盘刻度。本发明通过引入新deeplabv3+模型,提高表盘指针和刻度区域的分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4381.9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带触指运行温度获取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电热耦合场仿真技术领域;基于表带触指劣化导致的接触电阻增大是其附近区域运行温度变化的唯一热源这一基础,通过在表带触指运行区域外的合理位置布置温度测量点,并将测量点的测量温度数据作为表带触指电热耦合模型计算的校核点输入模型,通过调整表带触指的运行参数迭代计算表带触指运行温度场分布,从而准确得到表带触指运行温度,便于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606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48274.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特性试验设备故障预测方法及系统,传统故障预测方法往往缺乏实时性和准确性,难以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影响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发明首先构建交流无局放试验设备的边缘计算系统,获取历史故障放电数据和电磁信号接收数据。通过数据偏离度分析和参数变化分析,得到试验设备的特征数据。接着,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故障预测模型,对设备进行故障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最后,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估,并形成检修预警信息。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特性试验设备故障的准确预测和及时预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76921.9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82 ,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BiFPN和注意力机制的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采集变电站数据,构建数据集,对数据及进行预处理,得到样本数据;基于YOLOv5s构建缺陷检测模型;采用BiFPN和对Triplet Attention网络对缺陷检测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对缺陷检测模型进行验证;采用验证后的缺陷检测模型进行绝缘子缺陷检测。通过融合BiFPN,在特征融合结构中加入跨尺度连接线保留更多深层的语义信息,提炼出更加丰富的图像语义信息,有效促进目标的分类识别和位置精确定位;加入TA能够实现不同维度信息之间的交互,更好地提取空间交互注意力和通道空间交互注意力,抑制无用的特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19703.6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内部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监测目标变压器的内部是否存在局部放电问题;当监测到目标变压器的内部存在局部放电问题时,基于预设的初步定位法,在所述目标变压器的内部对局部放电源的所在位置进行初步定位,确定局部放电源对应的初步定位区域;基于预设的精确定位法,在所述初步定位区域中对局部放电源的所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确定局部放电源的精确定位信息。本申请适用于各类变压器内部放电源的准确定位。具有快速定位变压器内部放电源的能力,解决了超声定位方法需在整个变压器反复移动传感器导致的定位速度慢、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尤其适用于高电压等级、大容量的大型变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8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09607.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摩擦电式微风能量收集装置及其自驱动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适用于多种微功率环境信号传感器的供电。所述自驱动系统包括复合型风能收集器和双源能量管理电路。复合型风能收集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双档位风力驱动模块和复合式发电模块。双档位风力驱动模块包括风杯组件Ⅰ和风杯组件Ⅱ,两风杯组件在竖直方向叠放且存在间距,风杯组件Ⅰ的旋转半径大于风杯组件Ⅱ的旋转半径;复合式发电模块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和电磁式发电机,其中摩擦纳米发电机通过一实心轴与风杯组件Ⅰ连接,电磁式发电机通过一空心轴与风杯组件Ⅱ连接。其中的实心轴穿过空心轴的空腔,风杯组件Ⅰ固定在实心轴顶部,风杯组件Ⅱ固定在空心轴顶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