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钒液流电池内核电压估计的三闭环充放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1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90931.3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钒液流电池内核电压估计的三闭环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第二、第三闭环控制环节,第一闭环控制环节中基于SOC判断为充电流程还是放电流程;当为充电流程时,向第二闭环控制环节输出参考电流和内核电压设定值;第二闭环控制环节中获取参考电流、内核电压设定值,以及获取全钒液流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全钒液流电池的内核电压,并通过电压比例积分调节后得到调整后的参考电流并输出至第三闭环控制环节;第三闭环控制环节中结合交流侧电流在d轴的和q轴的分量,三相电网电压在d轴和q轴的分量,计算得到#imgabs0#和#imgabs1#;由PQ控制模块基于#imgabs2#、#imgabs3#得到#imgabs4#,再进行空间矢量调制后,得到晶闸管的控制电压。

    基于生物海绵体强化氢基反硝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8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5609.8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生物海绵体强化氢基反硝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氢基反硝化反应器,包括竖直放置的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内放置有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与膜管连接,所述膜管与H2、CO2连接,用于向中空纤维膜丝内通入H2和CO2;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下端通过进水管与原水箱连接,反应器主体的上端一侧与进水管之间连接有回流管,反应器主体上端的另一侧通过出水管与出水箱连接;微型多层海绵,所述微型多层海绵紧密包裹住所述中空纤维膜丝。本发明可强化反应器的反硝化脱氮效果,促进硝酸盐高效稳定的去除;进一步增加微生物和底物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氢电子供体的利用效率。

    一种废水处理数据采集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78255.4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数据采集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废水处理数据采集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待处理废水的成分信息,获取废水处理系统的适宜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的生产效率;获取废水排放口各检测点的水质参数,判断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排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保证废水排放安全;获取废水处理系统中各道处理工序中各次净化中各种污染物的处理前浓度和处理后浓度,分析废水处理系统中各道处理工序的净化能力评价系数,判断废水处理系统中各道处理工序是否工作异常,有助于及时发现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废水处理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种废水处理数据采集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8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8255.4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数据采集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废水处理数据采集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待处理废水的成分信息,获取废水处理系统的适宜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的生产效率;获取废水排放口各检测点的水质参数,判断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排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保证废水排放安全;获取废水处理系统中各道处理工序中各次净化中各种污染物的处理前浓度和处理后浓度,分析废水处理系统中各道处理工序的净化能力评价系数,判断废水处理系统中各道处理工序是否工作异常,有助于及时发现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废水处理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71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66719.2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前检测废水特征参数和有机物含量,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时采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后检测处理后水体的有机物含量,以此解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和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进而依据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进行有效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分析,从而将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与有效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对比,实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达标的客观、合理性评判,大大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度,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后续保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种桌面型全自动碳纤维缠绕成型机

    公开(公告)号:CN10832726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32959.9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3D打印技术的桌面型全自动碳纤维缠绕成型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运动成型工作台机构、3D打印机构以及碳纤维缠绕机构,其中:运动成型工作台机构包括:Z方向运动组件以及工作台;3D打印机构包括:X方向运动组件,Y方向运动组件以及打印头组件;碳纤维缠绕机构包括:V方向运动组件以及碳纤维缠绕组件。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提高了芯模的制作精度;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一种壳聚糖基除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3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1339.X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壳聚糖基除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作为载体的壳聚糖,以及负载在壳聚糖上的金属盐;金属盐为镧金属盐,或者为镧金属盐和铝金属盐;还提供了壳聚糖基除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壳聚糖充分溶解在醋酸溶液中,形成均匀粘稠的壳聚糖液体;将金属盐溶液缓慢倒入到壳聚糖溶液中,形成壳聚糖金属混合溶液;将壳聚糖金属混合溶液,缓慢滴入到氨水溶液中,形成白色凝胶状壳聚糖金属颗粒;将白色凝胶状壳聚糖金属颗粒洗净后,烘干形成壳聚糖基除氟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壳聚糖基除氟复合材料,对氟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和很好的吸附性能,以及优异的循环再生能力。该壳聚糖基除氟复合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容量高且高效稳定。

    一种利用废弃大米制备碳源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29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03347.9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废弃大米制备碳源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步骤:取废弃大米清洗、晒干后,将晒干后的废弃大米投加至发酵罐中,再向发酵罐内投加厌氧污泥,得到混合液,继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氮气,保持发酵罐内呈厌氧环境,结束后得到发酵废弃大米;待处理污水从进水端流入碳源罐体并对淋洗罐内的发酵废弃大米进行淋洗,使发酵废弃大米释放碳源并从出水端流出后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本发明解决了废弃大米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对废弃大米的利用效率高,经济价值好,符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降低了碳源制备的成本,增强了污水脱氮除磷的效果。同时相较于目前较流行的采用餐厨垃圾制备碳源,减少了油脂去除与粉碎压榨等预处理措施,更加方便快捷。

    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7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66719.2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处理数据智能采集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废水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前检测废水特征参数和有机物含量,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时采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在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后检测处理后水体的有机物含量,以此解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和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进而依据理想运行工况符合度进行有效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分析,从而将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与有效有机物处理效果指数对比,实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达标的客观、合理性评判,大大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度,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后续保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零部件回收重组模块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8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0034.X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环保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零部件回收重组模块化方法、以及相应的分析系统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造一个模块度函数;S2:构造一个寿命‑成本平衡函数;S3:构建一个用于分析废旧产品中零部件的回收重组策略的非合作博弈模型;S4:获取各个零部件的特征信息;S5:采用模糊聚类算法生成各个组合方案,并确定不同组合方案的策略路径;S6:通过非合作博弈模型生成一个博弈方效用矩阵;S7:对博弈方效用矩阵进行纳什均衡分析,进而确定当前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重组策略。本发明解决现有废旧产品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无法通过有效手段确定最佳的回收重组策略,因而造成废旧产品回收价值降低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