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3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376105.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 H04W4/35 , H04W84/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5G‑IoT技术的电力无线传感网通信装置。其包括射频接收单元、中频及基带单元和主控单元;射频接收单元包括MIMO片上双极化集成天线和本振滤波混频模块;中频及基带单元,完成中频模拟信号与数字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且为每个信号分配时隙和信道;主控单元利用指令集控制射频接收单元和中频及基带单元。本发明涵盖射频、中频及基带三大信号处理流程,借助5G网络组网的灵活性,通过一个基站可将所辖大量传感终端通信路径及时序管控起来,终端间也可在基站失效的情况下提供暂时的通信支撑,即保证了通信距离,又能充分应用于电力用采应用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383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76105.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 H04W4/35 , H04W84/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5G‑IoT技术的电力无线传感网通信装置。其包括射频接收单元、中频及基带单元和主控单元;射频接收单元包括MIMO片上双极化集成天线和本振滤波混频模块;中频及基带单元,完成中频模拟信号与数字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且为每个信号分配时隙和信道;主控单元利用指令集控制射频接收单元和中频及基带单元。本发明涵盖射频、中频及基带三大信号处理流程,借助5G网络组网的灵活性,通过一个基站可将所辖大量传感终端通信路径及时序管控起来,终端间也可在基站失效的情况下提供暂时的通信支撑,即保证了通信距离,又能充分应用于电力用采应用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48804.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领域,是一种5G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响应调整模块、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模块和用于多方位检测信号强度的检测反馈模块,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检测反馈模块和响应调整模块连接,接收天线模块分别与检测反馈模块和响应调整模块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检测反馈模块对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并输出信号至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输出信号至响应调整模块驱动接收天线模块动作,使接收天线自动转动在信号强度最强的接收方位进行信号接收,避免了人工调节天线朝向存在的费时费力以及调节效率低的问题,确保天线能够接收到信号强度最强的5G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90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148804.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领域,是一种5G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响应调整模块、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模块和用于多方位检测信号强度的检测反馈模块,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检测反馈模块和响应调整模块连接,接收天线模块分别与检测反馈模块和响应调整模块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检测反馈模块对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并输出信号至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输出信号至响应调整模块驱动接收天线模块动作,使接收天线自动转动在信号强度最强的接收方位进行信号接收,避免了人工调节天线朝向存在的费时费力以及调节效率低的问题,确保天线能够接收到信号强度最强的5G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379452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044523.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王智慧 , 胡悦 , 孟萨出拉 , 丁慧霞 , 汪洋 , 杨德龙 , 朱思成 , 马宝娟 , 韩金侠 , 张庚 , 吴赛 , 段钧宝 , 王亚男 , 西本民 , 刘恒 , 滕玲 , 李健 , 张慧 , 张彤彤 , 张少军 , 邢宁哲 , 金燊 , 杨纯 , 王正英 , 郑伟 , 章晨宇
IPC: H04J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5G网络授时的时频同步评测装置及方法,包括5G授时模组、原子钟单元以及测试服务器;5G授时模组以及原子钟单元均与测试服务器连接;5G授时模组用于获取电力5G网络的授时时频信息,并发送至测试服务器;原子钟单元用于获取基准时频信息并发送至测试服务器;测试服务器用于比较授时时频信息与基准时频信息,得到授时时频信息与基准时频信息之间的误差,作为时频同步评测结果。通过设置5G授时模组直接获取电力5G网络的授时时频信息,以此作为评测对象与基准时频信息进行对比,直接得到电力5G网络的授时精度,与5G终端高精度授时采用的方法一致,能够正确且更加精确地评估5G网络下授时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35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0341.0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72/0446 , H04W72/0453 , H04W72/541 , H04W72/5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抗干扰方法及系统;包括:每个终端在接入网络后进行数据通信前被分配一个终端识别码,并指定一个主信道和一个备用信道资源池;每个终端实时感知各个信道的状态,记录每次数据传输时,环境中其它终端的终端识别码、各终端使用的信道和正在遭受干扰攻击的信道;每个终端根据上述信息,分别独立采用给定的Q‑learning算法进行干扰者行为建模、干扰信道预测和最终信道选择;若主信道不会遭受干扰,则选择主信道用于下一次的数据传输,反之则根据自身终端识别码、预测的干扰信道和备用信道资源池做循环信道分配计算。本发明有效实现多个终端场景下的抗干扰,计算的复杂度低,无需终端间的信息交互,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395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16778.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72/50 , H04L41/0895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接入网切片的资源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各接入网切片的状态信息;将所述各接入网切片的状态信息输入到训练后的竞争深度Q网络模型中,根据所述训练后的竞争深度Q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各接入网切片之间的空口资源调度,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各接入网切片之间空口资源的调度,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194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811250046.3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下行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对基带信号中的PSS进行搜索而确定主同步信号的位置,并对PSS进行定时同步;再对同步调整后的PSS进行频偏计算,并对基带信号进行频偏调整;根据PSS位置检测出SSS,对SSS进行频偏计算后计算出小区的组ID;然后从基带信号中提取PBCH信号,并对PBCH信号进行译码,获取MIB比特流信息,得到小区的组内ID;最后由小区的组ID和组内ID计算出小区ID。本发明能够基于离散窄带频谱聚合技术的LTE‑G 230M系统,快速有效地实现该系统终端的下行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10640.1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1S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到达时间非视距误差消除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到达时间观测序列,当前环境的非视距环境特征以及到达时间观测序列中初始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的无非视距误差到达时间估计值和非视距误差估计值,确定预设的卡尔曼滤波器的状态转移矩阵,得到误差消除卡尔曼滤波器,针对各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将上一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的无非视距误差到达时间估计值和非视距误差估计值以及当前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输入误差消除卡尔曼滤波器,得到到达时间观测序列中各采样时刻的到达时间观测向量的无非视距误差到达时间估计值和非视距误差估计值。无需对非视距误差进行鉴别,不存在虚警和漏报的问题,并有效提升到达时间估计值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88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153996.5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0/032 ,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安稳控制类业务的风险分离保护寻路方法及系统,针对现有安稳控制类业务寻路方法不合理的情况,根据光纤节点信息,配置SRLG与SRNG;综合考虑光纤容量利用率、传输时延、节点风险概率等因素,获取两条风险分离的安稳控制类业务保护路由;使用改进的KSP算法,可以实现在负载分布、时延、风险三者中的平衡,保证了安稳控制类业务保护路由的合理性;引入SRLG,配置安稳控制类业务保护通道主备路径不相交,且不含有同属一个SRLG的光纤,提高了安稳控制类业务保护路由的可靠性;得到的安稳控制类业务保护通道,主备路径对应的节点属于同一站点,但不属于同一个SRNG,既满足了安稳控制类业务对于物理同路的要求,又提高了保护路由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