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651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33345.9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1R31/382 , H01M10/42 , H01M10/48
Abstract: 基于C2H4气体变化速率的锂离子电池过充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首先对C2H4浓度阈值、C2H4浓度变化速率阈值、时间间隔和采样频率进行设置;然后,当实时监测到连续多点C2H4气体浓度值超过浓度阈值时,计算C2H4气体浓度在随后时间间隔△t内的变化速率;进一步地,C2H4气体浓度变化速率与对应阈值的关系,在线判定是否发出故障信号。本发明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和易于推广的特点,能够准确可靠地在线诊断锂离子电池的过充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811462633.9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1H17/00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湿模态法有载分接开关固有频率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步骤一:测量有载分接开关尺寸;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量测的尺寸,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有载分接开关几何模型;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建立的模型,采用湿模态法计算有载分接开关内部的一阶模态即内部固有频率;步骤四:验证步骤三中计算得到的有载分接开关固有频率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正。经过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固有频率的正确性,该计算方法可以作为后续故障研究的特征量,以及瞬态分析时测点对比优化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2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0553103.9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H17/00 , G06K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的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有载分接开关OLTC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并对振动信号做预处理;对所采集到的分接开关振动信号进行变分模式分解即VMD分解并剔除其中的虚假成分,计算有效模态分量的峭度,作为OLTC的故障特征量;最后根据分接开关的故障特征量进行分接开关故障诊断。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取OLTC机械故障特征,且其效果优于EMD。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45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356415.5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6K9/62 , G06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理论与GA-Kmeans的OLTC触头类故障在线诊断方法,首先针对OLTC信号的非线性和混沌性,利用P-G法和互信息法计算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应用Kolmogorov熵对OLTC进行混沌特性判定,并进行OLTC相空间重构,得到OLTC振动信号的相空间特征分布。为提高Kmeans对其初始聚类的精度,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引入Kmeans算法对其初始聚类中心进行优化选择,进而基于GA-Kmeans算法得到了OLTC振动信号相空间分布的特征量簇中心在相空间的分布,通过特征量对触头类故障进行定量分析。该诊断方法能够为实现触头类故障定量分析诊断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62633.9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湿模态法有载分接开关固有频率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步骤一:测量有载分接开关尺寸;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量测的尺寸,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有载分接开关几何模型;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建立的模型,采用湿模态法计算有载分接开关内部的一阶模态即内部固有频率;步骤四:验证步骤三中计算得到的有载分接开关固有频率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正。经过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固有频率的正确性,该计算方法可以作为后续故障研究的特征量,以及瞬态分析时测点对比优化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2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45233.X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31/34 ,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机电流的有载分接开关机械故障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信号、去噪、确定特征系数、重构和判断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EEMD分解过程中需要人为设定参数刷选IMF分量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偶然性和局限性等缺点;利用互相关分析和EEMD算法相结合的原则很好的解决EEMD分解过程中模态混叠现象和有效的抑制工频以及谐波的干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4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53109.6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载分接开关过渡电阻故障的仿真及诊断方法和系统,包括:1)在matlab中的Simulink环境下搭建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模型,以备后面的分接开关切换过程的仿真分析;2)对有载调压变压器模型的各个模块进行参数设置;3)对分接开关的过渡电阻损坏程度分别进行模拟,观察变压器一次侧电流的变化情况;4)通过分析比较变压器一次侧电流的变化情况对分接开关过渡电阻状态进行识别。经仿真分析可知,本申请对过渡电阻进行诊断可以取得较好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113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69174.5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1R31/385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梯次利用的锂离子电池的热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以初始化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步骤2,将处于不同荷电状态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置于温控箱内,基于气体监测系统采集所述锂离子电池在逐渐升温的温控箱环境中的气体释放浓度;步骤3,基于所述气体释放浓度计算气体的总浓度值,并在所述总浓度值超过预定阈值时确认并发出故障诊断信号,以及基于所述故障诊断信号确定梯次利用时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热故障判据。本发明中的热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原理简单,准确度高,便于实现,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1765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35386.1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92 , G01R31/36 , G01R1/067 , G01N33/00
Abstract: 基于CO气体机械滥用下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利用锂离子电池受到机械滥用后析出的CO气体对机械滥用导致的故障进行诊断。首先对CO浓度阈值、CO浓度变化速率阈值、时间间隔和采样频率进行设置;然后,当实时监测到连续多点CO气体浓度值超过浓度阈值时,计算CO气体浓度在随后时间间隔△t内的变化速率;进一步地,比对CO气体浓度变化速率与对应阈值的关系,在线判定是否发出故障信号。本发明方法原理简单、容易实现,能够准确可靠地在线诊断锂离子电池在机械滥用下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45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73084.8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TC传动机构故障诊断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OLTC驱动电机的电流信号;步骤2: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Hilbert幅值解调法和改进的小波包阈值法相结合来获取电机电流的包络信号;步骤3:通过包络信号提取电机电流信号的时间量、电流量和峭度作为不同状态下的电机电流的特征参数;步骤4:利用模糊聚类和量子粒子群优化的相关向量机实现对OLTC不同状态的识别。本发明可实时诊断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传动机构的工作状态,满足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实时故障诊断的要求。为有目的的检修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