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5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45918.9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给激励源发送激励信号,以使激励源加热被测对象,其中,激励信号为线性调频脉冲信号;采集被测对象的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热波响应信号;将热波响应信号与激励信号进行互相关匹配滤波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根据处理结果得到表征被测对象的内部缺陷的特征参数;根据特征参数得到被测对象的内部缺陷。由此,采用线性调频脉冲信号为激励信号,并通过互相关匹配滤波处理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被测对象的内部缺陷,无需高功率激励源,可以在采用低功率激励源的同时提高成像质量,从而可以实现低功耗激励源的高精度缺陷检测,提升了缺陷检测精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小检测系统体积。

    用于变电站的具身智能巡检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84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4572.X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的具身智能巡检机器人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拟人化任务平台包括高灵敏度声纹成像装置和高精度热成像装置;无人车驱动部分包括照明模块、移动平台模块、配电模块和通信模块;远程控制平台部分,包括手持遥控器与远端监控站。本发明变电站内利用声纹与红外成像的无人机器人进行巡检,能够直观、多方位、快速获取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工作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利用声纹图像进行变电站内的故障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提高了变电站内的安全水平;拟人化任务平台美观大方,易于接受和现场推广;扩展性优秀、交互性强。

    可搭载无人机的便携式微波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0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8406.7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缺陷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搭载无人机的便携式微波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步骤为:S1、无人机上搭载有微波源模块、检波模块和信号分析模块,微波源模块基于耿氏振荡原理的固态微波源产生微波振荡,检波模块预先在实验室条件对指定批次的绝缘子进行检测,得到绝缘子的无缺陷读数波动范围;S2、信号分析模块根据无缺陷读数波动范围,将明显超出范围的尖峰设定为绝缘子的内部存在缺陷;S3、无人机挂网运行至绝缘子处,微波源模块对与实验室条件同批次的绝缘子进行扫描,该发明通过检波模块预先获取无缺陷读数波动范围,使得信号分析模块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绝缘子是否存在缺陷,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

    基于巡检机器人的电力作业点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45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02285.4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测量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巡检机器人的电力作业点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作业环境的多源传感器数据;对获取的多源传感器数据进行同步校准,校验多源传感器数据的时间一致性;在时间一致性校验通过的前提下,使用改进的点云配准算法进行点云配准,得到优化权重矩阵;基于来自惯性测量单元的位姿数据对巡检机器人进行位姿估计,计算巡检机器人的位姿数据;将优化权重矩阵和巡检机器人的位姿数据进行融合,采用滤波算法对融合后的点云矩阵进行滤波更新;基于滤波更新后的点云矩阵构建电力作业环境的电力作业点云地图。本发明能够为电力作业提供准确的三维可视化支持,提高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融合深度强化学习及启发式方法视频码率自适应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8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20647.0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深度强化学习及启发式方法视频码率自适应决策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视频采集与编码;S2、传统启发式方法黑盒化;S3、特征融合与决策;S4、视频发送与接收;S5、状态记录与策略更新;S6、迭代优化。本发明在融合方式和深度强化学习模块的神经网络的更新策略两方面对Loki进行优化;相比原有的Loki方案,本发明在应用层具有更低的延迟和卡顿,而且维持与Loki相当的发送比特率;相比于原有的Loki方案,本发明的模型更能实时跟踪响应带宽变化,提高了在面对未知网络环境时融合模型的灵敏度,更广泛的适用于当今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