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极层和含有其的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581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8109.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阳极层和含有其的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电池,所述阳极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制备原料:混合粉体30~50%、有机溶剂25~50%、粘结剂5~10%、分散剂1~3%、增塑剂1~20%;有机溶剂包括溶剂I和溶剂II,溶剂I和溶剂II的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的差值大于2;溶剂I和溶剂II的质量比为(0.7~2.7):1;溶剂II和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0.2~0.5):1。本发明中的阳极层是采用有机溶剂作为造孔剂,与现有固体造孔剂相比,能够更好的控制阳极层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从而使制得的阳极层具有较均一的孔径分布、较高的孔隙率和较高的支撑强度。

    一种利用磺酰亚胺交联剂改性的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52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61225.4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磺酰亚胺交联剂改性的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质子交换膜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交联剂磺酰亚胺参与交联,使聚苯并咪唑与磺酰亚胺基团之间形成交联结构,提高质子交换膜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同时强酸性的磺酰亚胺基团有助于提高质子交换膜的质子电导率;根据筛分机制,使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对磺酰亚胺接枝聚苯并咪唑进行预处理,扩充链间自由体积,保证质子自由通过前提下,避免电解液离子的透过,可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磺酰亚胺接枝的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其内部交联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强酸性磺酰亚胺基团的引入提高质子电导率。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15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1193549.2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选用一种含有两个三氮唑基团以及噻吩羧酸衍生物:3,4‑双‑[1,2,4]三唑‑1‑甲基‑噻吩并[2,3‑b]噻吩‑2,5‑二羧酸(H2ttc),由低温溶剂热法与CoCl2·6H2O反应获得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o2(ttc)2(H2O)]2DMF4H2O}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和IR获得了晶体结构数据和红外光谱,证明通过本发明的合成方法能够成功制备出新的三维MOF结构材料,本发明制备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锅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低能耗,反应温度低,节省时间,成本低,污染低,收率高等优点。

    夹层结构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73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68561.0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层结构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夹层结构的质子交换膜,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包括:超强固体酸和磺化聚醚砜,中间层包括:磺化聚酰亚胺和磺化二硫化钼,所述下层包括:超强固体酸和磺化聚醚砜,所述上层中超强固体酸为磷酸锆、钨酸锆、磷钨酸和硅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下层中超强固体酸为磷酸锆、钨酸锆、磷钨酸和硅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为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的引入更好的保护了SPI,从而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的稳定性。

    一种燃料电池复合催化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3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0495.2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复合催化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层催化层结构制备时存在的不足问题;具体包括复合催化层料带,所述复合催化层料带的结构组成从下至上依次包括PTFE、第一催化层和第二催化层,复合催化层料带通过转印方式转移至质子交换膜上,得到复合催化层结构;所述复合催化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发明在制备时采取催化层转印方式替代直涂,从而能够保证复合催化层的完整性,避免质子交换膜的溶胀情况,利用催化层孔隙率结构和离子导体的离子交换当量的梯度设计,在保证高电密的质子传输效率情况下,同时增加高湿度内部环境的疏水特性。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电堆的双极板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47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802070.1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或电堆的双极板,所述双极板为一矩形平板状结构,在平板的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中部有一用于与电极接触的矩形区域,称之为电极区域;电解液从矩形区域的一条矩形侧边流入电极区域、由与其平行的另一条矩形侧边流出电极区域,流入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入口边,流出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出口边,另外二条相平行的矩形侧边称之为左右侧边;该双极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促使电解液沿平行于进出口截面方向上流动而有效提高电解液流动的均匀性,缓解局部效应,提升电池性能。

    在线可视化燃料电池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5838.4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可视化燃料电池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阳极透明端板、阳极透明流场板、阳极多孔导电集流体、膜电极、阴极多孔导电集流体、阴极透明流场板以及阴极透明端板;所述的阳极透明流场板和阴极透明流场板的中间区域均设置有透明流场,所述的阳极多孔导电集流体和阴极多孔导电集流体上设有凸出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外界测试台所具有的负载接口相连接。本发明阳极多孔导电集流体、阴极多孔导电集流体可适当做厚,以避免现有技术内阻偏大的问题。本发明保证了电流分布的真实性,使得观测结果更接近实际电堆内部状态。本发明可达到透明流场板流场结构与实际双极板流场结构一致,提高了测试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一种单体电池和燃料电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1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30622.1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单体电池和燃料电池,在单体电池中,流道板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第一脊部与气体扩散层抵接;第一脊部具有位于第一脊部与气体扩散层的抵接区域上的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第一沟槽;第二脊部具有与第一沟槽隔开的第二沟槽;第二沟槽的槽口面向气体扩散层的一侧,以与气体扩散层限定出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极板,第一极板具有第一气体扩散区;第一极板设置于流道板背离气体扩散层的一侧;第一极板与第二脊部抵接,第一沟槽的槽口面向第一极板的一侧设置,以与第一极板限定出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配置为与第一气体扩散区连通,第二气体通道配置为与第一气体扩散区相互隔开。本申请旨在解决气体难以渗透和扩散的技术问题。

    燃料电池和包括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堆

    公开(公告)号:CN1118372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80015127.1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和包括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包括:膜电极组件,膜电极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端板,端板设置为在第二表面上与第二表面隔开预定间隔;第一气体扩散层,第一气体扩散层设置在阳极电极上;第二气体扩散层,第二气体扩散层设置在阴极电极上;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第一气体扩散层上并且具有多个流动通道;以及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设置在第二气体扩散层上并且具有多个流动通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