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0432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21606.X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映射的配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电力系统弹性映射模型;基于所述弹性映射模型,构建智能软开关等效模型;采用双层优化算法对所述智能软开关等效模型的位置、容量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完成对配电网的优化配置。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对智能软开关的正常运行及供电恢复状态建立等效模型;为最大化智能软开关对供能弹性的提升作用,同时考虑正常运行及供电恢复状态的优化配置;为解决配电网的优化配置文体,提出了双层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9043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1021606.X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映射的配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电力系统弹性映射模型;基于所述弹性映射模型,构建智能软开关等效模型;采用双层优化算法对所述智能软开关等效模型的位置、容量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完成对配电网的优化配置。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对智能软开关的正常运行及供电恢复状态建立等效模型;为最大化智能软开关对供能弹性的提升作用,同时考虑正常运行及供电恢复状态的优化配置;为解决配电网的优化配置文体,提出了双层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08660.2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为面向市场的新能源供配电系统资源建模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电力领域,针对现有方式存在难以满足新能源供配电系统高效运行和优化交易的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面向市场的新能源供配电系统资源建模方法,包括步骤:基于资源的特性参数,根据新能源供配电系统所含的资源类型,对资源进行分类;分别建立各个资源类型所属的数学模型;分别建立各个资源类型所属的关联模型,用于将资源与新能源供配电系统之间的报价进行关联;基于数学模型和关联模型,构建新能源供配电系统调度模型,实现新能源发电资源与储能资源之间的协同运行,进而实现能源的优化存储和释放,实现对新能源供配电系统中各类资源的精准建模和高效优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0765.0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制氢变流器主动参与微电网频率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现有的一些方法没有考虑新能源制氢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功率可调节性,导致新能源制氢系统不能有效地支持电网频率,影响了新能源制氢系统与电网的和谐并网。本发明采用的电解制氢变流器主动参与微电网频率调节方法为:实时监测微电网的频率变化,由频率变化确定频率偏差并根据频率偏差的大小,通过有功功率主动调节控制策略的一次调频模式调整电解制氢变流器的输出功率,使电解制氢变流器具备惯量、阻尼及调频特性,以此参与微电网的频率调节,实现频率的一次调节。本发明不仅可以提供暂态过程中的惯量阻尼支撑,还能在稳态时进行有效的频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4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29185.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
IPC: H01M8/0662 , H01M8/04119 , H01M8/04298 , H01M8/0438 , H01M8/049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燃料电池电站尾排气集中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尾排气集中处理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燃料电池电站包含多个各自独立运行的燃料电池单体系统,每个燃料电池单体系统的尾排管后端连接一用于控制尾排气通断的提升阀,多个提升阀采用一燃料电池电站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多个提升阀的后端汇集后连接一大容腔的集中混排器,燃料电池单体系统释放的尾排气经提升阀后进入集中混排器实现气液分离,冷凝的纯水收集回用,混流的空气、水蒸气和微量氢气直排大气。相较于传统多套单体系统多个尾排各自排放,本发明具有集中度高,易于集中管理,噪音低,减少电站外围管路的铺设从而节省电站整体占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29188.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
IPC: H01M8/0438 , H01M8/0499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循环路在线氢气浓度测算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测算系统包括氢气路组件和空气路组件;排气尾排混合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排气阀的气体出口连接;增湿器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排气尾排混合器的入口连接,该管路上设有第一氢气浓度传感器,测量从电堆的阳极渗透至阴极的氢气浓度;排气尾排混合器内设有第二氢气浓度传感器,测量排气尾排混合器内的氢气浓度;通过在同一发电状态下,改变空气压缩机转速,进而改变尾排空气量和氢气浓度,最后通过计算可得到循环路氢气的浓度。本发明可在线测量循环路氢气浓度,进而提供数据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加快或减慢排气阀的开启时长或间隔,进而优化排气策略,提升氢气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2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1858.X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解水制氢的双电源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和控制模块。其中,主电源前级连接三相供电网络,后级连接电解槽;前级设有三相全桥不控整流电路,后级设有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中设有DC/AC高频变换单元、高频隔离变压器和高频AC/DC整流单元。备用电源连接主电源和电解槽,并设有蓄电池和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模块基于主备电源切换控制策略或主备电源协同补偿供电控制策略调节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装置实现双电源对电解水制氢的电解槽供电,一方面备用电源可以保证电解槽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电解槽的无间断供电运行,能够有效减小启停对电解槽寿命的影响;整体拓扑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897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97468.9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节点伪量测数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抗生成网络和深度残差网络的伪量测数据生成方法、设备及介质,以实现配电网状态估计。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中各电表的历史营销数据#imgabs0#和预设的随机噪声#imgabs1#,对抗生成网络进行训练;获取预设的多维噪声生成功率样本集并输入训练后对抗生成网络得到配电网节点功率样本集;获取配电网拓扑结构数据并结合电网节点功率样本集进行配电网潮流计算,得到训练样本集并对深度残差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得到分别与配电网各无实时量测节点对应的训练后深度残差网络;获取配电网各有实时量测节点的实时量测值,以输出各无实时量测节点的伪量测注入功率。本发明提高了伪量测数据的生成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43122.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为光伏参与配电网分布式不平衡电流补偿方法、装置及介质,属于电能质量补偿和分布式光伏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集中式控制和基于点对点通信控制方法大规模数据处理效率低的局限性,提出:光伏参与配电网分布式不平衡电流补偿方法,包括:设置参与补偿的逆变器,并使其能够根据补偿指令向电网注入负序和零序电流;计算当前周期的流经变电站变压器的各相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理想补偿指令;计算补偿系数,获得实际补偿指令;获得每相补偿电流,进行不平衡电流补偿。本发明具有较低的通信带宽要求和可靠应对通信故障的能力;无需配置额外的储能设备,有效缓解流经变电站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电流,还能缓解电压不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714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18358.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多端口变换器及其紧凑化设计方法,以功率密度指标不小于设定值为优化目标对变换器内的器件和电路板进行选型;选型后,需要液冷散热的器件和电路板安装在异形水冷板上,并且根据的器件和电路板的高度将器件和电路板分别安装在异形水冷板的单面安装区域和双面安装区域,使得双面安装区域内异形水冷板的高度与两侧安装器件和电路板的高度之和等于单面安装区域内异形水冷板的高度与单侧安装器件和电路板的高度之和;需要空冷散热的器件和电路板安装在壳体上靠近通风孔;输入输出端口安装在壳体上;功率密度指标为变换器的总容量与体积的比值。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电、储能、制氢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模块化、小型化、紧凑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