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970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186527.6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市康达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内冷发电机专用绝缘电阻表检定平台及检定方法。本发明的检定平台包括高压高阻标准器Rx、双极性电压表V、双极性电流表A、电阻RY、电阻RH、开关K1、绕组接口L、汇水管接口G和机座接口E;所述的双极性电压表V连接在所述的绕组接口L和汇水管接口G之间;所述的双极性电流表A一端接在所述的汇水管接口G,所述的双极性电流表A另一端接在所述开关K1的下端;所述的电阻RY的上端连接在绕组端口L,所述的电阻RY的下端连接在开关K1的上端;所述的电阻RH连接在所述的汇水管接口G和所述的机座接口E之间。本发明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符合现场工况,更加精确,同时为水内冷发电机专用绝缘电阻表的性能评估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0186527.6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市康达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内冷发电机专用绝缘电阻表检定平台及检定方法。本发明的检定平台包括高压高阻标准器Rx、双极性电压表V、双极性电流表A、电阻RY、电阻RH、开关K1、绕组接口L、汇水管接口G和机座接口E;所述的双极性电压表V连接在所述的绕组接口L和汇水管接口G之间;所述的双极性电流表A一端接在所述的汇水管接口G,所述的双极性电流表A另一端接在所述开关K1的下端;所述的电阻RY的上端连接在绕组端口L,所述的电阻RY的下端连接在开关K1的上端;所述的电阻RH连接在所述的汇水管接口G和所述的机座接口E之间。本发明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符合现场工况,更加精确,同时为水内冷发电机专用绝缘电阻表的性能评估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07799053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20312635.9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市康达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内冷发电机专用绝缘电阻表检定平台。本实用新型包括高压高阻标准器Rx、双极性电压表V、双极性电流表A、电阻RY、电阻RH、开关K1、绕组接口L、汇水管接口G和机座接口E;所述的双极性电压表V连接在所述的绕组接口L和汇水管接口G之间;所述的双极性电流表A一端接在所述的汇水管接口G,所述的双极性电流表A另一端接在所述开关K1的下端;所述的电阻RY的上端连接在绕组端口L,所述的电阻RY的下端连接在开关K1的上端;所述的电阻RH连接在所述的汇水管接口G和所述的机座接口E之间。本实用新型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符合现场工况,更加精确,同时为水内冷发电机专用绝缘电阻表的性能评估提供更完善的保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0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469226.4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特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现有的各类GIS监测系统仅限于对GIS局部放电缺陷的诊断,忽视了对GIS设备的统一管理。本发明包括信号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和设备管理子系统;信号采集子系统,由UHF传感器接收GIS设备的局部放电信号,将局部放电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将数据传输到采集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存储,通过光纤送至上位机主控平台;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利用小波算法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实现频谱图显示和局部放电报警。本发明集故障监测诊断、设备维护管理于一体,既能够智能分析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放电缺陷类型,同时也能够方便地对设备进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2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514799.4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限环境下配网线路故障指示器功能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目前线路故障指示器检测平台检测项目仅针对装置本身功能、性能,对运行环境、气象条件相关的检测项目暂不具备检测能力。本发明的检测平台中,上位机控制台通过网络通讯线分别与电流源、电压源和极限环境模拟箱相连;所述的极限环境模拟箱在其内部模拟相应的环境、气象条件,并将实时环境、气象数据反馈至上位机控制台,极限环境模拟箱表面开有电缆孔,部分电流输出电缆与电压输出电缆通过电缆孔分别伸入极限环境模拟箱内部,位于极限环境模拟箱内部的电流输出电缆用于悬挂线路故障指示器。本发明提升了现有装置的性能,并且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59374.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直系统的暂态冲击平抑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柔直系统的暂态冲击平抑控制方法通过换流器中每相上下桥臂修正后的调制波指数,确定换流器中每个子模块最终的触发信号,使换流器子模块的平均运行电压降低,可以保证在换流器发生功率送出故障时,换流器中的盈余功率降低,使耗能装置吸收盈余功率实现故障穿越所需的容量需求降低,从而降低柔直系统的过压水平,避免柔直系统形成暂态冲击,有利于降低柔直系统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4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47796.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风电柔直接入送受端交流故障暂态过压抑制方法,涉及电力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检测新能源输送系统的传输数据,基于传输数据,对送端交流侧和受端交流侧两种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当确定发生受端交流侧故障时,在新能源输送系统的直流侧投入电流耗能装置,降低新能源输送系统中直流侧输送至交流侧的有功功率。当确定发生送端交流侧故障时,调整新能源输送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参数,减少换流站注入交流侧的无功功率。如此风电经柔直孤岛系统面临的交流电网短路故障情况下,降低受端交流侧的有功功率,减少送端交流侧的无功功率,保证故障时新能源输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故障处理的动态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92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87816.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D23/30 , H01L21/683 , H01L21/67 , H01J3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卡盘加热控制装置及静电卡盘,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模块和脉冲宽度调制隔离驱动模块,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信号转化模块,用于确定计数中数和计数周期;寄存器组,第1至n个寄存器与n个加热单元对应,用于存储计数中数,第n+1个寄存器用于存储计数周期;根据计数周期循环计数的计数器;n个比较器,在每一计数周期根据当前计数与计数中数的比较结果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脉冲宽度调制隔离驱动模块用于发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单独控制加热单元,保证静电卡盘加热均匀性,实现晶圆整体均热性,提高半导体制造工艺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92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87816.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D23/30 , H01L21/683 , H01L21/67 , H01J3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卡盘加热控制装置及静电卡盘,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模块和脉冲宽度调制隔离驱动模块,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信号转化模块,用于确定计数中数和计数周期;寄存器组,第1至n个寄存器与n个加热单元对应,用于存储计数中数,第n+1个寄存器用于存储计数周期;根据计数周期循环计数的计数器;n个比较器,在每一计数周期根据当前计数与计数中数的比较结果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脉冲宽度调制隔离驱动模块用于发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单独控制加热单元,保证静电卡盘加热均匀性,实现晶圆整体均热性,提高半导体制造工艺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42265.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H01L23/373 , H01L23/473 , H01L23/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模块液冷散热封装结构。针对现有碳化硅功率模块散热效率较低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率模块液冷散热封装结构,包括DBC陶瓷基板;功率芯片;内铜层,形成流经功率芯片的内冷却通道;外铜层,形成外冷却通道;冷却液,在内冷却通道和外冷却通道流动;引线,一端连接功率芯片,另一端经内铜层、DBC陶瓷基板引出;DBC陶瓷基板、内铜层、功率芯片、外铜层沿厚度方向层叠分布并连接为一个整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不同面的温度差,提升功率芯片工作可靠性;相比现有的双面水冷散热结构,外铜层可以直接形成封装结构的外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