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71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4757.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类设备接触缺陷诊断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建立包含DDS触头测温节点在内的三阶暂态热网络模型,构建出以负载电流与环境温度作为输入,以触头导体与设备壳体温升作为状态量的参数时变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二乘法系统辨识的理论,提出通过实时测温结果对触头与临近导体电阻进行测算的方法。本发明可以在不添加任何硬件的基础上对已有触头测温手段的DDS的两个触头与临近导体的电阻进行设备运行时的实时参数辨识,在设备负载与触头温度较低时定量诊断出接触缺陷,并实现其最大负载能力的预测,适用于电流变化不定的实际运行场合,提高DDS的运行安全性与数字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8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358614.6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变压器取油机器人的标准化取油装置及方法。所述取油装置包括外壳体、油路三通电磁阀和取油控制装置,在外壳体上设有人工取油口、机器人取油口和与变压器取油口相匹配的总取油口,三个取油口分别通过分支油管与油路三通电磁阀的三个接口连通;所述取油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和设置在总取油口处的取油阀门,在取油阀门上设有手动锁。人工取油时,通过手动锁控制总取油口开启,油路三通电磁阀连通人工取油口;自动取油时,通过伺服电机制总取油口开启,油路三通电磁阀连通机器人取油口。本发明实现了人工取油与机器人自动取油模式切换,将不标准的变压器取油口标准化、实现机器人快速取油。
-
公开(公告)号:CN1160868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58614.6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变压器取油机器人的标准化取油装置及方法。所述取油装置包括外壳体、油路三通电磁阀和取油控制装置,在外壳体上设有人工取油口、机器人取油口和与变压器取油口相匹配的总取油口,三个取油口分别通过分支油管与油路三通电磁阀的三个接口连通;所述取油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伺服电机和设置在总取油口处的取油阀门,在取油阀门上设有手动锁。人工取油时,通过手动锁控制总取油口开启,油路三通电磁阀连通人工取油口;自动取油时,通过伺服电机制总取油口开启,油路三通电磁阀连通机器人取油口。本发明实现了人工取油与机器人自动取油模式切换,将不标准的变压器取油口标准化、实现机器人快速取油。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57367.8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受VFTO侵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模型,包括交流侧电源模块、GIS管线模块、换流阀模块以及导线模块,交流侧电源模块经依次连接的GIS管线模块、导线模块与换流阀模块连接;搭建匹配于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模型的实验电路回路,以测试换流阀中子模块端口过电压特性;建立与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模型等效的仿真模型;获取实验电路回路中指定位置的测量结果,将测量结果与仿真模型中对应位置的仿真结果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一致,确定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模型有效,基于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模型分析处理实际工况中VFTO对换流阀的干扰。本发明能准确有效地分析并处理实际工况中VFTO对换流阀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85188.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DDS功能模块,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双断口隔离开关、辅助接地装置;壳体内还设有用于DDS功能模块三种运行状态切换且防止双断口隔离开关与辅助接地装置同时合闸的状态切换装置。双断口隔离开关包括运行侧静触头、扩建侧静触头、共用动触头壳、活动插装于共用动触头壳两端的一对断口导通杆;辅助接地装置包括接地静触头、接地动触头壳、活动插装于接地动触头壳内的接地导通杆;状态切换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断口导通杆伸出/缩回的同时带动接地导通杆缩回/伸出的传动组件。本发明可满足在GIS不停电扩建、试验与投运后所需的全部三种运行方式,且从根本上避免双断口隔离开关与辅助接地装置同时导通的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04629.0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GIS用双断口隔离开关参数化设计校核方法,包括:建立双断口隔离开关初设3D模型;对初设3D模型中的待调节部分进行参数化并赋初值;为参数化的初设3D模型建立处于目标场中的简化仿真模型;建立参数化的初设3D模型与简化仿真模型之间的参数化映射关系,构建参数化设计仿真工具;获取用户通过参数化设计仿真工具输入的待调节部分参数的目标值,对初设3D模型和简化仿真模型中的待调节部分参数进行调整得到中间3D模型和中间简化仿真模型,对中间简化仿真模型进行自动仿真,判断仿真结果是否通过预设校核,通过则将中间3D模型定型为最终3D模型。本发明具有设计标准化程度高、仿真模型重构简单、设计仿真自动衔接和仿真校核一次完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1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37638.1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东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一种直流接地极试验用大电流数字直流电源,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与配属单元和功率变换与保护单元,控制与配属单元有主控制器,功率变换与保护单元有相互连接的整流模块,直流接触器和直流熔断器,控制与配属单元通过主控制器连接功率变换与保护单元的整流模块。主控制器通过整流模块控制功率变换与保护单元正常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以保障所述直流电源供电系统高电压和大电流的稳定性。整流模块通过直流接触器和直流熔断器控制功率变换与保护单元异常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以保障所述电源运行系统免于受损。本发明具有输出控制精准、电压电流稳定、结构紧凑轻便、器件优化简单,系统运行可靠,控制效率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1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82201.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的模型降阶和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针对双断口隔离开关的电场、温度场、应力场等多物理场域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响应表面法进行模型降阶,基于降阶后的响应表面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通过各组部件众多尺寸参数的寻优,找到满足电场、温度场、应力场性能指标的全局最优解,其综合考虑了热、力、电三个物理场域要求,保证了双断口隔离开关在小型化设计的同时,满足最大电场强度、最高温升、最大应力等设备性能指标,本发明无需仿真设计人员手动重复修改参数,节省了繁琐的操作时间,同时寻优效果相比主观经验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8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66621.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H3/40 , H01H31/02 , H01H31/26 , H02B13/035
Abstract: 一种双断口同步导通的机械联动式三相共箱型气体绝缘开关,包括GIS箱体和位于GIS箱体内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接入侧静触头端、共用动触头端以及扩建侧静触头端,在共用动触头端内设有双侧同步移动组件,双侧同步移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两个平行的导通杆;导通杆具有沿自身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段,两个导通杆的齿条段相平行且分别与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啮合配合,当所述两个导通杆分别移动至接入侧静触头端和扩建侧静触头端接触时,共用动触头端与接入侧静触头端闭合导通,共用动触头端与扩建侧静触头端闭合导通。本发明能通过体积较小且简单的机构实现双断口隔离开关的同步导通,使GIS内的绝缘间隙及绝缘气体空间的容积维持在较佳绝缘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8632.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时钟同步的电力二次线路相位测量与校验方法,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轨道参数;获取信号强度以及天气数据;根据信号强度、轨道参数和天气数据,确定信号强度关系函数;获取预测天气数据,确定预测信号强度;确定是否采取信号增强措施;获取网络通信状态参数和工作环境数据;确定是否需要对北斗时钟同步系统进行维护;通过北斗时钟同步系统,获取时间同步信号;根据时间同步信号,确定电力二次线路的相位值;根据相位值和预设标准相位值,进行比对校验。根据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北斗卫星的信号强度并确保北斗时钟同步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电力二次线路相位测量与校验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