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2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85271.4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3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氢协同的新能源外送规划方法及装置,针对远距离、大容量的新能源送出场景,采用以高电压直流输电为形式的电输送和以输氢管道为形式的氢输送方式。首先以总成本和总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分别从源端、传输端和负荷端考虑其成本和损耗。其次设置源端、传输端和负荷端电力系统和氢能系统的发展数据作为电、氢协同的新能源外送规划的起始状态。最后从源端、传输端和负荷端设置电、氢协同新能源外送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本发明采用高电压直流输电和氢气管道两种方式进行新能源外送,以总成本和总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研究最佳的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04995.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面向平衡型电解铝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园区的源荷储配置方案,属于电解铝源荷储配置技术领域,用于电解铝工业园区新能源场站的规划与调度,包括系统规划与运行模型约束条件和非线性系统规划与运行模型约束条件线性化,系统规划与运行模型约束条件包括功率平衡约束、新能源发电机组出力约束、新建新能源电站装机数量上下限约束、配变及联络线约束和机组出力变量关系约束,利用变量替换法、大M法将非线性系统规划与运行模型约束条件线性化,包括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和分段函数线性化。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减小了电解铝负荷的产量与消耗的功率误差,提高了电解铝工业园区新能源场站的规划与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26521.0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46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高压直流外送的大型风‑光‑蓄能源基地装机容量规划方法,旨在寻求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的最优装机容量,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和电网的稳定性。通过分析风速、日照、负荷需求等数据,设置运行参数和约束条件,并构建双层优化模型,其中外层模型通过TOPSIS方法筛选最优容量方案,内层模型基于时序生产模拟确定每组风光蓄能容量方案下的最优运行过程。本发明还提出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以适应不同电网运行需求,通过对青海省某能源基地的容量规划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电网稳定性,并提升经济性,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01751.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外送基地综合效益的时序运行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新能源外送基地时序运行模拟模型;步骤S2、对新能源外送基地综合效益进行计算;步骤S3、对新能源外送基地时序运行模拟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新能源外送基地运行调度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时序运行模拟模型快速求解方法,利用非支配的蜣螂优化算法和分解求解的方法,对求解规模和求解时间进行缩减,达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04993.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面向补充型电解铝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园区的源荷储配置方案,属于电解铝源网荷储技术领域,包括将补充型电解铝实际负荷的调节过程划分为正常运行阶段、负荷增加阶段、负荷削减阶段和切负荷阶段,其中负荷增加阶段、负荷削减阶段和切负荷阶段统称为负荷调节阶段;使用三个整数变量显示电解槽系列功率水平,根据电解铝负荷产量与所消耗功率进行源荷储配置。本发明依据电解铝的负荷特性,分析了电解铝产量和功率的关系,考虑多种因素给出补充型电解铝实际负荷的调节分析过程,提供了合理、准确的功率分析方法,利于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获得最优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07161.3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交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供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源网储直规划及参数优化方法,根据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全年风光历史数据,采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分析风光出力特性;得到的概率分布函数,生成风光出力场景,k‑medoids聚类得到风光典型日场景;建立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电源规划和运行模拟模型,仿真生成电源容量规划方案及日模拟运行图,k‑means聚类对不同方案的核心参数聚类分析;制定技术风光消纳以及碳排放指标,分析不同规划运行方案下的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对步骤三反复迭代得到最优规划方案和参数结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参数优化考虑了低碳环保和风光消纳等目标,在保证新能源基地投资成本少的前提下,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708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0423.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兰州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3 , H02J3/46 , G06F18/23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核密度估计和高斯混合模型的风电光伏波动分析方法,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包括:获取多个历史样本,其中,历史样本包括历史发电周期的风电出力数据及光伏出力数据;对于每个历史样本,确定历史样本对应的波动特征指标;基于每个历史样本对应的波动特征指标,确定高斯函数个数;基于高斯函数个数及每个历史样本对应的波动特征指标,建立高斯混合模型;获取当前数据,其中,当前数据包括当前发电周期的风电出力数据及光伏出力数据;确定当前数据对应的波动特征指标;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基于当前数据对应的波动特征指标,进行风电光伏出力的波动性分析,具有提高风电光伏波动性分析的准确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72550.1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3/06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与输电网协同规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用电负荷数据和历史新能源出力数据,确定长期不确定性量的正态分布参数;以目标输电网的系统总年化投资成本与系统运行成本的总和最小为目标,构建长期储能与输电网协同规划模型;为长期储能与输电网协同规划模型添加预设约束条件,其中,电力平衡约束包括多个长期不确定性分量,每个长期不确定性分量均满足正态分布参数的正态分布;在预设约束条件下,对长期储能与输电网协同规划模型求解,得到目标输电网的目标长期储能与输电网协同规划结果。本发明属于输电领域。本发明可以使输电网具备应对长期不确定性的鲁棒性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2542.7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14 , H02J3/32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以目标区域的建筑可调节负荷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区域的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在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建筑集群对应的预设能耗约束条件和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下,求解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根据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以及预设基准负荷,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若干建筑集群与集中储能设施联合运行时对应的负荷调节区间。本发明属于输电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能单独的对小规模或独栋的建筑的电力负荷进行调节,本发明针对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进行统一模拟并调节,能够充分挖掘更大规模建筑系统的协同调节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1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11199.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兰州交通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8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8/2321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一种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源网储直协同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考虑风光不确定的影响,基于历史数据和风光出力特性,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选取最优Copula函数建立风光出力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型,采样生成场景集;基于生成的场景集合,k‑means聚类得到风光典型场景;分析风光出力的季节特性,根据该季节下的负荷需求,建立直流外送计划功率模型,求解得到直流外送计划功率曲线;建立新能源基地双层规划运行模型,上层粒子群算法求解风光火储容量配置,下层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典型日运行曲线,上下迭代得到最优配置和运行结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保证新能源基地投资成本较少的前提下,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