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6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030259.4
申请日:2017-01-1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2G技术的提高风电最大并网容量的方法。针对电网预期无法接纳的风电功率,通过P2G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天然气形式接入天然气网络中,替代部分或全部气井出力供给天然气负荷,借助气源及气网的调节能力,实现天然气网络与电网的协同运行,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水平。以混联系统风电并网容量为优化目标,考虑P2G装置耦合的电网和气网的运行约束,建立混联系统的概率优化潮流模型。引入试验风速,将概率优化模型转换成确定性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克服风电并网容量受限的问题,利用P2G装置将电网与天然气网耦合,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6266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56619.3
申请日:2022-03-16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特征重要性值波动的MI‑BILSTM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中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领域。首先,该方法事先提取不同时刻下输入特征的重要性值,形成重要性值波动矩阵。其次,通过矩阵对原始输入特征进行动态修正,使之内部包含波动信息,即采用互信息法提取特征的重要性值波动,并动态修正原输入特征,使得修正后的输入特征中融合了重要性值波动的信息。最后,将修正后的输入特征带入BILSTM网络中进行短期负荷预测。本发明不仅保留权值共享结构在精简参数方面的优势,并且能够弥补其无法提取重要性值波动的缺陷,提高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0259.4
申请日:2017-01-1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2G技术的提高风电最大并网容量的方法。针对电网预期无法接纳的风电功率,通过P2G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天然气形式接入天然气网络中,替代部分或全部气井出力供给天然气负荷,借助气源及气网的调节能力,实现天然气网络与电网的协同运行,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水平。以混联系统风电并网容量为优化目标,考虑P2G装置耦合的电网和气网的运行约束,建立混联系统的概率优化潮流模型。引入试验风速,将概率优化模型转换成确定性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克服风电并网容量受限的问题,利用P2G装置将电网与天然气网耦合,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2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7181.1
申请日:2022-09-19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领域,提供一种考虑多利益主体参与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调度方法。本发明通过对配电网各利益主体提供旋转备用的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旋转备用容量分摊的主动配电网两阶段分布式调度方法,该策略中,维持配电网功率平衡所需要的旋转备用容量优先由配电网内部的可控分布式电源提供,使用一致性理论对该调度方法实现了分布式求解。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配电网对上级电网的依赖,实现旋转备用供需属地化、功率平衡责任共担,在调度过程中各利益主体自主控制自身出力,充分体现分布式利益主体的意愿。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3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05641.1
申请日:2022-09-30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F16/2458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一种可追踪环境因素时变特性的输电线动态热容量极限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中输电网线路运行状态评估领域。首先,确定DTR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程度时变特性的DTR预测模型。其次,获取DTR时序预测模型训练数据,训练DTR时序预测模型。最后,利用DTR时序预测模型进行DTR预测,最终实现滚动预测。本发明采用时变权值结构的ForecastNet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时序预测模型环境输入特征权值时不变的问题,动态追踪环境因素影响程度的变化,提高DTR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6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0972632.7
申请日:2019-10-14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一种以分功能子微网为自平衡单元的微电网组建方法,属于微电网组网及运行领域。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类总结并与负荷进行就地平衡来组成具有分功能的子微网A或B,以子微网A、B接受控制并共同组成主体微电网,上述子微网具有脱离微电网作为自平衡单元的独立运行能力。通过这种方法组建的主体微电网在一部分子微网因事故脱离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运行。子微网A、B的内部同时包含电源和负荷,形成一个功率平衡的整体,这个整体在主体微电网的分层控制下接受控制中心MGCC的控制,在自平衡单元和外部的公共连接点PCC处仅表现出受控制的功率流动特性。本发明实现单元内负荷和电源的就地平衡搭配,简化微电网的规划和扩展过程,子微网具有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81346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11326.3
申请日:2009-04-25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内碰-摩擦-形变三级耗能抗扭转消能器,属于土木工程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主要由外钢筒、内钢筒、形状记忆合金间隔板、间隔钢板和钢法兰组成。其特征在于:沿着内、外钢筒的外、内周径向均匀布置的倒梯形间隔钢板和梯形形状记忆合金间隔板相互错落布置;上、下法兰设有钢制滑槽,可供外、内钢筒插入滑动;通过法兰上的螺孔将消能器固定于需要进行扭转控制的部位;当上、下法兰发生相对扭转运动时,间隔钢板与形状记忆合金间隔板将会发生内碰撞-相互摩擦-形状记忆合金板形变这三种方式耗能,以共同抑制结构或构件在平面内的扭转振动。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消能器具有抗扭转耗能能力强、维护费用低、可反复使用、自复位、构造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32547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11134.2
申请日:2009-04-08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F16F7/10
摘要: 一种蜂窝式形状记忆合金多维减振器,属于土木工程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主要由钢制法兰、蜂窝式形状记忆合金柱体、摩擦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绞线组成。其特征在于:形状记忆合金柱体一端与下法兰连接,另一端与摩擦钢板连接,柱体中间均匀对称分布有22个圆柱孔,类似蜂窝状;摩擦钢板中间通过14个高强螺栓与上法兰连接,摩擦钢板沿周边径向通过8组形状记忆合金绞线与钢制阻挡条连接;通过法兰上的螺栓孔将减振器固定于需要进行振动控制的部位。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振动作用时所需要的阻尼力,可抑制结构或构件在任意方向的振动,实现了结构的多维振动控制;且当振动结束时,该减振器会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6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76217.8
申请日:2023-07-17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2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8 , G06N3/006 , H02J3/46 , H02J3/00 , H02J3/14
摘要: 一种面向电力市场统筹调度的虚拟电厂和电动汽车运营商协同议价方法,属于电力市场优化调度领域。首先,计算初始数据;其次,确定VPP与电动汽车运营商电能交互共享的范围;再次,确定VPPO与电动汽车运营商协同议价实现电能交互共享的定价机制;最后,根据电能交互共享的范围与协同议价的定价机制,VPP与电动汽车运营商之间进行电能交互共享,确定VPPO的目标函数;并对其进行求解,得到VPP在能量市场和调峰市场的日前竞标结果,以及电动汽车集群日前在能量市场的充电结果。本发明能够缓解了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给电网带来的冲击,减轻电网调控压力;增大灵活性资源的调节弹性,有效解决VPPO在个别时段由于差额较小而没有达到调峰市场准入门槛的难题,提高VPP与电动汽车集群参与电力市场的积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616113.4
申请日:2021-06-02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平面构件车削装夹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减小盘类平面构件车削加工变形的局部粘接装夹方法,首先根据点阵粘接单元的给定半径和平面构件受力平衡条件确定出粘接点数量,并初始化粘接点位置;据此建立平面构件的多次切削仿真模型,进而施加初始内应力场,并依据确定的粘接点位置局部约束目标构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均匀材料去除技术确定被去除网格集合,提交计算并确定加工完成后的平面构件面形PV值;最后以最小加工变形为目标,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粘接点位置,直至最终获得粘接点阵的最优位置序列。本发明采用局部点阵粘接装夹方式既减小了平面构件的装夹变形,又有效降低了车削加工过程所引起的应力变形,显著提高了平面构件的加工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