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64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81471.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耿 , 王波 , 马旭 , 陈东海 , 虞殷树 , 贺旭 , 吉晏平 , 周宏辉 , 周飞 , 蔡振华 , 王晴 , 黄亮 , 朱晓杰 , 葛起予 , 施超 , 李琪 , 葛凯梁 , 严浩军 , 罗玉鹤 , 白文博 , 陈玄俊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外部影响因素关联性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基于平均轮廓系数优化的k‑means聚类模型和标准互信息相结合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所包含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素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联性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关联性分析结果;将所述关联性分析结果、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到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特征向量和外部影响因素数据特征向量,输入预先训练完成的行业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获得当前时刻的行业电力负荷预测值。本申请对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外部影响因素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联性进行准确的量化分析,将关联性分析结果应用于电力负荷预测,有效地提高了行业内短期的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6891.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波 , 陈东海 , 朱耿 , 马旭 , 虞殷树 , 贺旭 , 王晴 , 黄亮 , 朱晓杰 , 吉晏平 , 葛起予 , 施超 , 蔡振华 , 周飞 , 李琪 , 葛凯梁 , 严浩军 , 罗玉鹤 , 白文博 , 陈玄俊
IPC: H02J3/00 , G01W1/00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负荷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为采集待预测建筑的多个相关参数,多个相关参数包括多个人类活动参数和/或多个气象相关参数;将多个相关参数输入建筑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得到待预测建筑在将来时间的负荷预测值。通过该负荷预测值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用电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区域配电网的电力供需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85206.6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F17/13 , G06N3/047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中负荷预测的自适应预测方法,包括:S1:构建ICEEMDAN模型,进行负荷分解;S2:对负荷分解结果进行过零率判别;S3:对过零率判别结果进行高频、低频分量;S4:根据分量结果,利用PSO‑BP预测模型进行叠加重构,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首先对工业负荷数据进行分解,然后根据过零率的大小,将其分为高、低频两个部分,再通过PSO‑BP预测模型进行叠加重构,得到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03274.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余姚市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光伏接入能力的源荷动态调度方法,所述调度方法具体为:确定目标配电区域,对目标配电区域的光伏出力以及负荷情况进行预测;根据目标配电区域的电网接纳能力和配电网输电能力进行光伏接入能力评估;根据光伏预测结果、负荷预测结果和光伏接入能力评估结果进行源荷匹配,确定源荷匹配策略;获取实时的光伏出力和负荷信息,将其与对应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光伏接入能力评估结果为限制条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源荷匹配策略,并根据调整后的源荷匹配策略调度目标配电区域的电源和负荷。本发明能够基于实际的光伏出力和负荷信息与对应的预测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来调整源荷匹配策略,保障了源荷匹配策略的执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99833.2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余姚市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光伏并网不平衡电网电压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DDSRF得到MMC阀侧电压电流正负序分量以及内部环流的零序分量;利用外环功率控制根据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无功功率以及预设有功功率和预设无功功率计算得到MMC阀侧电流正负序分量参考值;基于MMC阀侧电流正负序分量参考值以及RBF‑FOC‑DSC内环电流控制、环流控制得到差模电压参考值以及共模电压参考值,根据参考值执行MMC调节。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提高电网不平衡时的电流、电压调节速度,保证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0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0507426.6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量注入的含IIDG配电网谐波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在IIDG电流内环控制器中添加间歇式注入高次谐波能量,各分布式电源每次注入的特征信号长度为40ms,注入信号量大小为10%的IIDG内环控制电流参考值,采用FFT的信号采集方法,进行基于特征信号的配电网主动注入式保护和/或基于多IIDG特征信号的主动式保护。本发明通过IIDG的主动参与保护使得保护更具灵活性。以DG并网点电能质量合格且IIDG输出功率不越限为约束,选择IIDG电流内环注入特征高次谐波能量,并确定了能量主动调控的启用时机和有效作用时段,构建起IIDG并网逆变器主动作用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8479.5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10kV配网定值自动整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10kV线路图,利用识别算法对线路图的拓扑关系、文字、图标进行识别获取,并展示在系统界面;在系统界面选择智能开关,计算智能开关的定值,并形成继电保护定值单;点击上传继电保护定值单,后可选择保护定值单文件进行上传,上传成功后,可下载excel格式的整定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实现配网定值精准计算实时更新,配网保护定值工作科学规范,定值计算正确性高,根据电源点变化实时调整定值,可实现故障精准隔离、停电影响最小化,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
公开(公告)号:CN1160128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32246.9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了一种继电保护定值自动化核对系统及核对方法。这种自动化核对系统通过将传统分散的核验操作集中于布局合理的计算机软件操作界面,包括装置定值单读取、调度下发定值单比对、定值修改与写入、电子签名、报告存档与打印等流程,实现了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单核验无纸化、数字化。通过继电保护定值单核对数智化水平提升解决方案,与传统方式相比,不仅解决了目前人工核对存在的人力成本极高、效率十分低下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出现漏项、错项、闭锁保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0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07426.6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量注入的含IIDG配电网谐波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在IIDG电流内环控制器中添加间歇式注入高次谐波能量,各分布式电源每次注入的特征信号长度为40ms,注入信号量大小为10%的IIDG内环控制电流参考值,采用FFT的信号采集方法,进行基于特征信号的配电网主动注入式保护和/或基于多IIDG特征信号的主动式保护。本发明通过IIDG的主动参与保护使得保护更具灵活性。以DG并网点电能质量合格且IIDG输出功率不越限为约束,选择IIDG电流内环注入特征高次谐波能量,并确定了能量主动调控的启用时机和有效作用时段,构建起IIDG并网逆变器主动作用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76566.8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严浩军 , 罗玉鹤 , 周宏辉 , 白文博 , 陈东海 , 王波 , 虞殷树 , 朱耿 , 贺旭 , 马旭 , 王晴 , 黄亮 , 朱晓杰 , 吉晏平 , 葛起予 , 陈玄俊 , 蔡振华 , 周飞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为采集待预测日的多种特征数据;对每种特征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得到多种优化数据;将多种优化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得到待预测日的电力负荷数据。通过对本方案的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本方案针对短期负荷预测任务特点对上述各种特征数据进行了优化处理,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