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89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8913.X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室内试验的Top‑down型路面裂缝模型,包括试验箱,试验箱的侧面设有控温装置,试验箱内设有一圈限位板,限位板和试验箱的底板所形成的空腔内用于放置大小相匹配的道路结构模型,道路结构模型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层、半刚性基层和面层,半刚性基层从中间开始向其中一端逐渐设置高差,面层上设有荷载仪,试验箱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加湿喷头,加湿喷头与加湿器相连,控温装置、加湿器和荷载仪均与电源相连。本申请还提出了基于裂缝模型的评价方法,提出评价指标,可以对裂缝的形成与现有修补方式方法做定量分析,为新型路面材料的研发和裂缝修补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93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898913.X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室内试验的Top‑down型路面裂缝模型,包括试验箱,试验箱的侧面设有控温装置,试验箱内设有一圈限位板,限位板和试验箱的底板所形成的空腔内用于放置大小相匹配的道路结构模型,道路结构模型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层、半刚性基层和面层,半刚性基层从中间开始向其中一端逐渐设置高差,面层上设有荷载仪,试验箱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加湿喷头,加湿喷头与加湿器相连,控温装置、加湿器和荷载仪均与电源相连。本申请还提出了基于裂缝模型的评价方法,提出评价指标,可以对裂缝的形成与现有修补方式方法做定量分析,为新型路面材料的研发和裂缝修补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30372.5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投式速熔胶粉改性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直投式速熔胶粉改性剂由如下原料组成:40~46wt.%胶粉、14~18wt.%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12~16wt.%热塑性树脂、10~14wt.%橡胶软化剂、4~8wt.%接枝剂、1~3wt.%偶联剂、1~3wt.%交联稳定剂、2~4wt.%抗氧剂和2~5wt.%分散剂。本发明的改性剂熔指高,实现135~155℃条件下快速融化,解决了常规干法直投改性剂高温熔融效果差、改性效果不理想的弊端,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组分还原剂、偶联剂和抗氧剂的结合,使改性剂更易于在沥青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能够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久性。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直投式速熔胶粉改性剂及再生沥青混合料可适用于高等级公路中、上面层和农村公路等低等级道路路面全结构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89785.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改性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纳米纤维素以木质素与油的混合物形式引入道路石油沥青,通过强力搅拌克服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使纳米纤维素在微观水平上均匀分散于沥青材料中,以保障沥青材料工程性能的发挥;纳米纤维素改性道路石油沥青显著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流变性能等路用性能指标,有效改善了普通标号沥青高温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路面质量差、养护成本大幅提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62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15766.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2/06 , C04B28/04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混凝土裂纹自愈合修复剂的制备工艺及其混凝土材料。所述工艺包括:(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含饱和Mg2+源的水溶液中,得预处理液。(2)将γ‑C2S与预处理液混合均匀后干燥,然后加入碱液形成拌合料,将该拌合料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煅烧处理,粉磨得前驱体。(3)将前驱体置于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液中浸渍,完成后干燥,得自愈合修复剂。所述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粉煤灰、硅灰、自愈合修复剂、改性硫铝酸钙粉、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减水剂、拌合水。本发明的修复剂兼具对混凝土结构在制备阶段产生的微裂纹以及服役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进行修复的作用,降低了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334327.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中定量判定干法改性剂溶解程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干法改性剂推荐掺量分别称取干法改性剂和沥青;(2)将干法改性剂、沥青和集料在设定温度下拌合均匀;(3)取拌合均匀的混合料放在沥青收集装置上,移至烘箱内;(4)对收集的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得到D1;(5)另取干法改性剂和沥青,将干法改性剂直接加入到沥青中剪切搅拌得到改性沥青,对得到的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得到D2;(6)按照公式#imgabs0#计算干法改性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溶解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66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6700.X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济德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材料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钢渣粉20‑35份、矿渣粉40‑55份、粉煤灰10‑15份、脱硫石膏10‑15份、生石灰0.5‑1份,硫氰酸钠0‑0.5份,硅酸钠0.1‑0.5份。本发明所述材料主要由钢渣粉、矿渣粉、粉煤灰等固废材料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具备应用于路床处置和稳定碎石基层的条件。不仅可以消耗大量的固废材料,又可以减少工程建设对水泥等原材的需求;还可以减轻和延缓路面干缩裂缝等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建设成本,对于推进固废基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将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48380.4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固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固废基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钢渣和赤泥分别与助磨剂共混球磨,得到球磨赤泥和球磨钢渣粉末。对稻壳进行磷酸浸渍灼烧,得到稻壳灰。以电石渣为碱激发剂,稻壳灰为粘结剂,与球磨赤泥和球磨钢渣粉末进行混合,得到多元固废基土壤固化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高效、低成本的、拓宽了钢渣、赤泥、电石渣和稻壳灰等四种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实现了四种固废的高值化利用,提升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730372.5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投式速熔胶粉改性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直投式速熔胶粉改性剂由如下原料组成:40~46wt.%胶粉、14~18wt.%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12~16wt.%热塑性树脂、10~14wt.%橡胶软化剂、4~8wt.%接枝剂、1~3wt.%偶联剂、1~3wt.%交联稳定剂、2~4wt.%抗氧剂和2~5wt.%分散剂。本发明的改性剂熔指高,实现135~155℃条件下快速融化,解决了常规干法直投改性剂高温熔融效果差、改性效果不理想的弊端,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组分还原剂、偶联剂和抗氧剂的结合,使改性剂更易于在沥青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能够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久性。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直投式速熔胶粉改性剂及再生沥青混合料可适用于高等级公路中、上面层和农村公路等低等级道路路面全结构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829086.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IPC: E01C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用旧料加热装置,包括烘干预热装置、微波加热装置和铣刨料储料仓,所述烘干预热装置包括转筒,所述转筒出料口低、进料口高,转筒内设有多组拨料机构,拨料机构安装在转筒内壁上,多组拨料机构沿转筒长度方向布置;所微波加热装置包括保温罩、传送机构和多个微波发生器,所述传送机构安装在保温罩内,所述多个微波发生器布置在保温罩内壁;所述转筒出料口与传送机构起始端连接,所述铣刨料储料进料口设置在传送机构传送末端下方位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沥青铣刨料加热温度与老化难以平衡的问题,铣刨料加热干燥过程不易粘壁,物料运输稳定、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