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8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2100.9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韦德鉴 , 黄建勇 , 翟世鸿 , 冯先导 , 沈立龙 , 何俊辉 , 林红星 , 邓志强 , 胡骏 , 刘杰 , 姚平 , 张帆 , 韩飞 , 仇正中 , 赵东梁 , 张磊 , 骆钊 , 肖苡辀 , 孙进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降温的多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结构,施工方法结合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特点,在每层混凝土施工前沿竖向布设该层的多根内空的孔道模具,孔道模具高出混凝土面20~30cm,作为与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道,混凝土水化热传递至空气中,降低混凝土结构内最高温度和内外温差,改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情况,进而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标准,减少骨料冷却费用投入,降低温控成本,整体降低碳排放量,更利于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形成的多孔结构可显著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用量,在施工过程中,孔道模具无需拆除,减少了施工流程,施工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22716197U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21272207.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韦德鉴 , 黄建勇 , 翟世鸿 , 冯先导 , 沈立龙 , 何俊辉 , 林红星 , 邓志强 , 胡骏 , 刘杰 , 姚平 , 张帆 , 韩飞 , 仇正中 , 赵东梁 , 张磊 , 骆钊 , 肖苡辀 , 孙进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善温控条件的大体积混凝土新型多孔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多个混凝土多孔层、混凝土顶层,其中混凝土垫层、混凝土顶层为实心结构,混凝土多孔层上排列设置孔道,使得在分层浇筑混凝土多孔层施工时,孔道可作为连通空气的散热通道,同时孔道的设置显著减少了混凝土用量,每层的孔道均匀间隔设置,有利于散热均匀,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保证工程质量,替换原有冷却水管降温方案,降低温控成本,整体降低碳排放量,更利于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上下相邻两层混凝土多孔层上的孔道错开设置,有利于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孔道均匀分布,保证结构强度,保证结构受力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2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552600.9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沿着挺水植物种植样线为起始边,向水体中心一侧为宽度边、以水体底部标高为基准,向下扩挖隔离槽单元,在隔离槽单元中填充填料单元,使隔离槽顶部向下空间依次形成有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本发明使植物通过隔离槽单元分隔,防止生态侵占力强的植物种类通过根部对其他植物进行侵吞。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39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535751.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滩涂固定式管桩光伏多功能施工装备,由底部到顶部依次包括顶推系统、作业平台以及门架系统,所述顶推系统位于管桩上方,所述作业平台设置在所述顶推系统上方,以用于支撑所述门架系统,所述顶推系统用于支撑所述作业平台,且带动所述作业平台竖向移动、横移移动、纵向移动;所述门架系统包括运输区、管桩施工区以及上部结构安装区,所述运输区位于安装方向中间段,所述管桩施工区位于安装方向前侧,所述上部结构安装区位于安装方向后侧。本发明通过设计将整个装备支撑于管桩上方,整个装备的移动、光伏上部结构安装、管桩施工不受潮位影响,大幅增加施工窗口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817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653203.6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钢管桩内剪力键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包括支撑结构、竖向调节结构、剪力键安装结构、焊接结构和焊枪调节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竖向伸入已插打于地基内钢管桩内侧的套筒;竖向调节结构连接于套筒上端,用于调节套筒沿竖向的高度;剪力键安装结构连接于套筒圆周外侧,用于将剪力键安装固定在钢管桩内壁;焊接结构设置于套筒的下端,用于将完成安装剪力键焊接固定在钢管桩内壁;焊枪调节结构设置于套筒与焊接结构之间,用于调节焊接结构的竖向高度。本申请的焊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应用在已插打于地基内的竖向钢管桩的剪力键安装,整体操作简单,无需人员进入到钢管桩内部,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6924.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设备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固定式海上光伏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承载平台和多个移动支腿,所述承载平台是悬置于已插打完成的管桩上的平台,承载平台上布置有用于进行沉桩的第一回转吊机和用于进行光伏组件安装的第二回转吊机;所述移动支腿是可竖向伸缩的支撑结构,移动支腿的上端可水平方向移动的连接于承载平台的底部,下端可支撑于桩间水底。本申请在承载平台底部设置有多根支腿,承载平台在桩顶的行走不再基于桩顶的行走驱动结构,承载平台在桩间可以沿水平方向进行全方面的移动,调节的方法非常的简单,覆盖的范围非常的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16062.6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田唯 , 骆钊 , 潘桂林 , 游新鹏 , 冯先导 , 林红星 , 杨汉彬 , 孙婉静 , 陈迪郁 , 刘建波 , 沈立龙 , 刘聪聪 , 何聪 , 仇正中 , 张磊 , 赵东梁 , 雷鸣 , 肖苡辀 , 容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软弱地基复合基础,包括:沉箱,其部分沉入海面以下,并位于海床面以上;所述沉箱内预留有多个沉箱隔舱空心节点,其为空心结构,沿着所述沉箱的高度方向贯通;沉箱顶部对应沉箱隔舱空心节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抱箍;每个所述沉箱隔舱空心节点内同轴插入一根钢管桩;本发明的桩基随箱浮运深水基础结构与建造方法,充分利用了桩基础深基础和沉箱浅基础的特点,设计了百米水深跨海基础结构,形成了桩箱同浮的高效施工方法,减少了跨海桥梁在恶劣海况下的施工时间,通过桩基础的初定位实现了基础结构施工的永临结构,实现了百米水深软弱基础结构高效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22035.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利于温控的大体积混凝土多孔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包括多层混凝土,其依次浇筑形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每层混凝土内均设置有数根竖向管道,多层混凝土的数根竖向管道一一对应连接为一体,相邻的多根竖向管道形成为一组且通过在底部安装连通管将每一组的多根竖向管道连通,数根竖向管道构成多组,通风时每组竖向管道的其中一根为主管,其顶部设置可拆卸的抽风装置,其用于对竖向管道内部抽风,带走管内热量;通水时直接在管内注入常温水即可。本发明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内布设多根竖向管道,通过对竖向管道通风或注水,加速降低每层混凝土水化热,改善混凝土散热降温性能,进而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保证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390706.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海桥梁的桥墩基础双向局部冲刷防护兼防撞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牺牲桩群,其分别设置在桥墩主墩的上游、下游,每个所述牺牲桩群由若干根牺牲桩组成,全部所述牺牲桩呈V型分布;其中,对于任意一个所述牺牲桩群,认定位于V型的顶角处的一个所述牺牲桩为起始桩,所述起始桩与所述桥墩主墩形成直线,剩余的其它牺牲桩对称分布在所述直线两侧。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作为永久防护,减少维护成本,既适用于新建桥墩的防护与防撞,也适用于已建桥墩的补充性防护与防撞。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59764.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水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超百米深水桥梁重力式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基础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柱和桥梁承台,所述底座包括由多个箱梁连接多个沉箱形成的围护结构;多个中空的支撑柱由下向上逐渐向底座的中心轴线靠近;桥梁承台设置在多个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船坞内预制沉箱和箱梁并连接形成底座整体结构;S2、将底座浮运至目标区域,采用锚泊系统固定;S3、在底座上浇筑形成支撑柱;S4、向支撑柱中灌注填料使已建基础下沉着床;S5、在多个支撑柱顶端建设同一桥梁承台。本发明的桥梁基础及施工方法,可满足超300m水深跨海峡桥梁的建造需求,解决超百米深水建桥梁基础环境恶劣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