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5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8536.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张国川 , 赵晓举 , 朱元广 , 张廷伟 , 杨战标 , 于振子 , 李庆明 , 刘滨 , 刘学伟 , 张波 , 赵万里 , 陈岩 , 芦海涛 , 张俊树 , 李春涛 , 毋冰洁 , 胡小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开采巷道岩层位移监测装置,包括位于巷道内侧顶壁的基板,基板顶部具有基槽,基槽内放置有用于监测巷道岩层位移的监测设备,监测设备顶部所具有的信号输入端与巷道内顶壁之间相接触;基板上关于基槽对称插设有两根定位柱,巷道内侧的顶壁上具有与定位柱卡接配合的定位孔,定位柱内部同心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筒体,基板上具有动作机构,动作机构受驱动于第一筒体的转动作用,能够对基槽内的监测设备进行夹持固定,本发明通过基板、定位柱及动作机构,可高效便捷地实现监测设备在巷道内壁处的安装固定,省时省力,确保后续监测岩层位移情况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5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522796.1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矿中基于环境监测的逃生方案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作人员周侧第一检测区域内的第一空气环境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检测区域为与上述目标工作人员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的区域;根据第一空气环境信息获取有害气体第一分布信息;根据上述有害气体第一分布信息确定第一逃生路线,其中,上述第一逃生路线为有害气体浓度低于预设安全浓度对应的逃生路线;基于上述第一逃生路线指引上述目标工作人员移动至目标安全区域。本申请提出的煤矿中基于环境监测的逃生方案为煤矿中发生有害气体泄漏时,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的逃生方案,保证了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2408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094514.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孔地应力测量的振弦式三维应力传感器,包括支撑体,支撑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传感单元,传感单元包括压头,压头一端设置有拉头,另一端设置有传力头,传力头与弹性梁一侧中部连接,弹性梁另一对侧中部设置有感应线圈且两端设置有夹头,两个夹头分别通过钢弦与感应线圈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传统压力传感器由单向压力测量向三维应力状态测量的转变,使得岩土体应力测量更加科学、全面。不仅可以测量受压状态下的正应力,而且可以测量受拉状态下的正应力。密封性好,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52053.3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监测关键区域、第一参考区域和第二参考区域,监测关键区域位于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之间,第一参考区域位于第一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第二参考区域位于第二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监测第一参考区域内的第一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一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第二参考区域内的第二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二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监测关键区域内的第三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三围岩变形信息。基于该方法获得的前述各项信息,能够便于监测人员及时判断相邻两个巷道的围岩的稳定性发展情况,并及时对巷道围岩做出合理的支护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752053.3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监测关键区域、第一参考区域和第二参考区域,监测关键区域位于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之间,第一参考区域位于第一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第二参考区域位于第二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监测第一参考区域内的第一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一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第二参考区域内的第二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二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监测关键区域内的第三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三围岩变形信息。基于该方法获得的前述各项信息,能够便于监测人员及时判断相邻两个巷道的围岩的稳定性发展情况,并及时对巷道围岩做出合理的支护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2240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94514.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孔地应力测量的振弦式三维应力传感器,包括支撑体,支撑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传感单元,传感单元包括压头,压头一端设置有拉头,另一端设置有传力头,传力头与弹性梁一侧中部连接,弹性梁另一对侧中部设置有感应线圈且两端设置有夹头,两个夹头分别通过钢弦与感应线圈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传统压力传感器由单向压力测量向三维应力状态测量的转变,使得岩土体应力测量更加科学、全面。不仅可以测量受压状态下的正应力,而且可以测量受拉状态下的正应力。密封性好,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4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318432.3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光栅六向压力传感器的模型试验系统,系统包括:模型设备、加载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模型设备内置光纤光栅六向压力传感器;加载设备与模型设备连接,加载设备用于将外部的液压油泵送至压力缸内,并显示第一压力值;数据采集设备与模型设备连接,用于获取光纤光栅六向压力传感器受到围压后显示的第二压力值;通过比对第一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值,分析得到用于表征光纤光栅六向压力传感器在模型试样内的受到压力时的标定参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岩体应力测试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71745.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矿用井下钻井钻杆装卸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钻杆升降机构、钻杆夹持机构、钻杆存储机构、钻杆移位机构及钻杆装卸机构。该矿用井下钻井钻杆装卸装置及方法,能够自动将钻杆从箱体取出、固定、安装钻杆并将钻杆压入钻孔,实现钻杆的自动组装作业;在钻井作业后期,该装置还能够自动完成钻杆提升、固定、拆卸和将钻杆依次放回箱体,实现钻杆的自动拆卸作业;如此,极大提高了钻井作业的工作效率,并且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可实现精准化作业,确保钻杆整体径直下井,提升了钻井的作业质量;施工过程占地面积较小,可以满足煤矿井下空间狭小的作业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43026.X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高温巷道壁面对流换热系数测试装置与方法,属于传热学领域。保温隔热箱体通过隔热密封橡胶条、安装钻孔与待测巷道壁面紧密相连;测试装置前后装有两个工业风扇来引导风流流动;风速风温传感器连接在测量装置风流路径上;壁面温度传感器通过保温隔热箱体紧贴巷道壁面;数据收集装置连接各类传感器与地温测试装置;地温测试装置采用多节嵌套注浆管、弹性耐磨密封囊袋、温度传感器、测温导线与耐压密封材料组成;通过记录风流温度、风速、壁面温度与围岩温度数据,明确测试壁面系统总能量变化、巷道围岩对流换热量与深部围岩导热量,即可计算出巷道壁面对流换热系数。其获取数据可靠、装置便捷、步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2278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04039.8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同功 , 秦立伦 , 赵磊 , 张远志 , 于振子 , 宋开峰 , 秦贞宝 , 郭军庄 , 孙海龙 , 谢国军 , 李永伟 , 杨光 , 田小广 , 周家家 , 张冰冰 , 陈巍 , 康鹏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开采填充连续运输设备,包括车斗,所述车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门板,且车斗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把,所述车斗的下表面位于两侧边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四个支撑立板,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板之间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轮轴,两个所述轮轴的一端均固定有车轮。本发明通过能量转换机构,在工人推动设备沿着煤矿斜坡下行时,可以将设备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进行储存,在斜坡上行时可以将储存的能量进行释放,辅助工人推动设备沿着斜坡上行,工人只需对设备提供较小的推力就能将设备整体推上斜坡,大幅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运输效率,提高了煤矿坑洞的填充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