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有轨电车车站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05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13611.2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离式有轨电车车站,包括过街人行道,所述人行硬质铺装铺设与十字路口处,且轨行区设置有线路中心线,并且线路中心线的左右两侧的轨行区上均设有有轨电车车辆,所述站台层位于轨行区的一侧,且站台层分离设置有两个,通过站台层可便于乘客上下车。规划道路红线不宽,社会车辆车道数不变的情况下,在路中绿化带布置有轨电车车站,宽度不足,使用分离式的布置,把两个车站站台纵向延线路方向拉开,减少有轨电车车站的宽度,解决规划道路红线不变,社会车辆车道数不变的情况下,布置出有轨电车车站,分离式有轨电车车站的两个站台,分别位于十字路口两侧,列车等红灯的时间正好用来乘客上下车,节省行驶时间,也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

    一种换乘车站运输能力的匹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7998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1175004.2

    申请日:2019-11-26

    Inventor: 耿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乘车站运输能力的匹配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换乘线路得到站台的多个客流量指标和站台参数,计算出站台间不同换乘方向在每一屏蔽门的滞留人数,以对换乘线路的运输能力进行匹配从而可以直观的将换乘站的线路运输能力与换乘客流的匹配性用可量化的指标进行核查,使得后续的车站运能设计中可以参照匹配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一种地铁换乘站的站厅分流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73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9722.8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换乘站的站厅分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单线站厅结构和双线站厅结构;确定单线时期的客流密集位置和人群流动方向;模拟双线站厅的客流密集位置、人群流动方向;根据S1确定对既有线路站厅结构的改造区域;S5、分析不同客流密度使用者的感受;根据S2和S3,设计人群流动改变的方向;模拟人群流动改变方向后的客流量密度;重复执行S6~S7;选取客流密集位置客流密度最低值并实施该分流线路。本发明在新线站厅投入使用之前即能够确定最优分流路线,保证双线地铁站点投入使用后直接实现换乘高效且事故率较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流方法确定过程导致耗时耗力的问题。

    一种换乘车站运输能力的匹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799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75004.2

    申请日:2019-11-26

    Inventor: 耿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乘车站运输能力的匹配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换乘线路得到站台的多个客流量指标和站台参数,计算出站台间不同换乘方向在每一屏蔽门的滞留人数,以对换乘线路的运输能力进行匹配从而可以直观的将换乘站的线路运输能力与换乘客流的匹配性用可量化的指标进行核查,使得后续的车站运能设计中可以参照匹配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分离式有轨电车车站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2055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413611.2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离式有轨电车车站,包括过街人行道,所述人行硬质铺装铺设与于十字路口处,且轨行区设置有线路中心线,并且线路中心线的左右两侧的轨行区上均设有有轨电车车辆,所述站台层位于轨行区的一侧,且站台层分离设置有两个,通过站台层可便于乘客上下车。规划道路红线不宽,社会车辆车道数不变的情况下,在路中绿化带布置有轨电车车站,宽度不足,使用分离式的布置,把两个车站站台纵向延线路方向拉开,减少有轨电车车站的宽度,解决规划道路红线不变,社会车辆车道数不变的情况下,布置出有轨电车车站,分离式有轨电车车站的两个站台,分别位于十字路口两侧,列车等红灯的时间正好用来乘客上下车,节省行驶时间,也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

    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与换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3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38263.5

    申请日:2023-03-10

    Inventor: 耿明 陈义

    Abstract: 一种地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换乘结构,包括既有线路以及新建线路,既有线路包括既有线路站厅以及既有线路站台。新建线路包括新建线路站厅、新建线路站台以及至少一层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既有线路站台通过单向与双向可控切换通行通道与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相通,既有线路站厅与新建线路站厅相通,新建线路站台与新建线路换乘转换层通过换乘电梯连通,换乘电梯为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可控切换电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乘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之间设置单向与双向可控切换通行通道以及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可控切换电梯,可以实现换乘客流的引导,实现了新建线路与既有站点之间换成结构的优化,实现了最优的客流组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