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内电池单体破损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117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9878.X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内电池单体破损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电动汽车,其中,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的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电池包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步骤S2,当所述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超出设定的阈值时,发出报警信息。本发明通过电池包内设置的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电池包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由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增加来判断电池单体发生破损,在电池包完好只是电池单体发生破损时,也能够及时检测出电池异常,从而避免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副车架后点结构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92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196714.X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副车架后点结构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正面碰撞模型中副车架后点结构的根部截面力信息,作为简化模型载荷;提取副车架后安装点的螺栓截面力曲线,获取所述螺栓截面力曲线峰值作为螺栓截面约束值;设置所述副车架后点结构的脱落参数,根据所述脱落参数生成若干组样本参数集;对每一组样本参数集施加简化模型载荷与边界,生成对应的样本模型,得到样本库;根据所述样本库建立响应面模型,所述响应面模型以副车架总成质量最小为目标、截面力为约束条件;通过所述响应面模型进行寻优分析,得到副车架后点结构的最优脱落参数;从而实现了副车架后点结构可控脱落,降低了车身的加速度峰值和对假人的伤害程度。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前纵梁及其M型折弯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60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010249337.1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正面碰撞前纵梁及其M型折弯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将整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简化为半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提交半车模型进行碰撞运算,获取基础模型的纵梁变形模型;步骤S2,增加纵梁内板的组合加强板结构,纵梁从前往后顺序设置折弯点;步骤S3,将半车模型的方案代入整车模型作为最优方案输出。本发明可减少纵梁变形模式的优化周期,从而缩短整车碰撞性能的开发周期。

    副仪表板组件、车辆和副仪表板组件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8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60912.0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组件、车辆和副仪表板组件的控制方法,所述副仪表板组件包括: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形成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通道;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连接通道的一侧侧壁相连,所述支撑板与副仪表板本体可转动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支撑板和副仪表板本体的其中至少一个相连,用于驱动支撑板相对于副仪表板本体转动。根据本发明的副仪表板组件,通过在副仪表板本体上设置可相对转动的支撑板,解决了非贯通式副仪表板组件的人员通过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在车辆静止状态下支撑板转动折叠保持了副仪表板组件的良好交互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支撑板转动展开,避免了碰撞时驾乘人员腿部冲击硬点。

    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14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1008452.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其中的前副车架主体包括前安装部和后安装部;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撕裂部,固定部连接于前安装部上;撕裂部的中部设有连接位,边缘开设有撕裂口;下摆臂包括脱离端、旋转端和摆动端,脱离端连接于连接位上,旋转端可转动式地连接于后安装部上,摆动端从脱离端向外侧延伸并用于连接车轮;副车架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撕裂部上,副车架前纵梁的中部具有拐角;当副车架前纵梁受到大于预设阈值的外力作用时,副车架前纵梁能够以拐角为拐角发生弯折,并能够带动撕裂部从撕裂口裂开,以使脱离端与连接件分离。这种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可以在受到小偏置碰撞时,避免车轮过多入侵乘员舱,有利于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车辆副车架摆臂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4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6156.5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副车架摆臂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获取下摆臂、副车架、连接栓件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施加第一约束,计算栓件断裂时下摆臂位于栓件处的横向截面载荷,在下摆臂的参数的变化范围下,生成N组样本参数集,使用样本参数集修改施加第二约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N个修改后的模型对应的下摆臂重量,对下摆臂施加位移载荷,计算下摆臂屈曲时下摆臂位于栓件处的横向截面载荷中的最大值,根据N组样本参数集及对应的最大值和下摆臂重量,以相应载荷约束条件和重量为目标,优化每个参数,以提高下摆臂的屈曲,降低了连接机构断裂失效的发生概率,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轮胎偏转,提高了车辆在小偏置碰撞下的稳定性。

    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2160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1007611.5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车型确定B柱在侧碰工况中的变形模式;根据变形模式,沿竖直方向将B柱划分若干个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建立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将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各分区的厚度参数取样,将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样本值代入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仿真计算结果;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和厚度参数构造响应面函数,基于响应面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以得出厚度参数的最优解组。本发明中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能够降低对个人经验的依赖性和人工投入,更加合理地提高材料的分配率和利用率,有利于汽车B柱轻量化。

    一种前副车架羊角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2147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1535576.4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羊角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前纵梁、副车架羊角、螺栓,所述副车架羊角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副车架羊角的另一端与车身连接,将所述副车架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前纵梁设有折弯式结构,当所述前纵梁被外力撞击时,所述前纵梁沿所述折弯式结构折弯变形,使所述螺栓失去预紧力从而使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车身脱落。本发明利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碰撞力以及前纵梁的折弯特性,相同时刻消除两侧固定的羊角安装板与螺栓的预紧力,使前副车架脱落时间提前,降低车体加速度,保障乘客人身安全。

    一种车辆车门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8452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337541.6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车门结构及车辆。车辆车门结构,包括车门框架、门锁加强板和车门防撞梁,门锁加强板靠近车门框架的门锁安装侧;车门防撞梁的一端具有防撞梁第一连接部,车门防撞梁的另一端具有防撞梁第二连接部,防撞梁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车门框架,且防撞梁第一连接部靠近于车门铰接侧的底部,防撞梁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门锁加强板。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车辆车门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辆车门结构及车辆,防止车门在意外的情况下开启危及乘客安全,安全可靠性高,且不增加成本和技术难度,应用成本低。

    一种安全气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441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041930.0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安全气囊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驾驶工况信号和碰撞强度信号生成点爆控制指令;所述驾驶工况信号包括有人驾驶、以及无人驾驶且驾驶员处于躺姿;安全气囊装置,包括驱动器、气体发生器、气囊主袋和气囊副袋,所述驱动器用于根据所述点爆控制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单独点爆气囊主袋或者点爆气囊主袋和气囊副袋。本发明可以同时用于有人驾驶工况和无人驾驶工况下驾驶员保护,能够根据车辆实际驾驶工况进行对应的安全气囊点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