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缸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5724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18333.6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缸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该四缸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气缸盖进气道,其为四个,均为右旋螺旋进气道;进气管,采用分层设计,包括:下层进气管和上层进气管,所述下层进气管的一端封闭,其侧面分别开设有四个进气道接口,分别与四个气缸盖进气道的进口连通,所述上层进气管的一端与下层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上层进气管的另一端为进气接口;进气接管,其一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接口连通,该进气接管的侧面开设有EGR接口;以及EGR支路。该四缸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进气管采用分层设计,EGR废气从进气管处进入,使得EGR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混合路径变长,混合效果更充分。

    液压泵惰齿轮组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434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2671.2

    申请日:2018-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泵惰齿轮组件。该液压泵惰齿轮组件包括:液压泵惰齿轮,具有中央轴孔;以及成对设置的翻边衬套,均包括:轴孔插入套和位于该轴孔插入套一端的翻边,成对设置的所述翻边衬套通过轴孔插入套分别从液压泵惰齿轮的两侧压入,所述翻边的径向均匀开设有多道泄油槽,所述轴孔插入套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安装倒角。该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翻边衬套上设计的泄油槽结构,当齿轮组件旋转时,润滑油可以通过泄油槽快速的覆盖到整个翻边面积,形成油膜,起到润滑、冷却的效果。

    柴油发动机EGR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23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22640.8

    申请日:2018-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EGR系统,其包括:EGR冷却器、EGR冷却进水管、EGR冷却出水管、进气管以及出气管。EGR冷却器一端固定于发动机的机体侧面,且EGR冷却器位于发动机的排气管的下方;EGR冷却进水管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侧的机油冷却器连通,另一端与EGR冷却器连通,且EGR冷却进水管从缸盖后端与机油冷却器连通;EGR冷却出水管一端与节温器座连通,且另一端与EGR冷却器连通;进气管一端与排气管的出气口连通,且另一端与EGR冷却器连通;以及出气管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且另一端与EGR冷却连通。借此,本发明的柴油发动机EGR系统,布置在排气管下方,避开了整车零部件,便于拆装维修,对于安全防火有利,且整个系统的流通阻力小。

    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5112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42714.9

    申请日:2015-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4 F02M35/10222 F02M35/1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包括管体,在管体前端设有与发动机进气管路连接的进气口,在管体后端设有与发动机进气歧管连接的安装法兰,在靠近进气口的管体上设有温度压力传感器安装座,在温度压力传感器安装座后侧的管体上设有EGR调压阀安装座,在EGR调压阀安装座后侧的管体上设有EGR连接法兰;所述安装法兰背面设有与其他附件连接的附件连接部。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气接管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适用范围广,用于发动机进气管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烧质量,且优化了发动机的整机布置。

    一种喷油器紧固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49798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10073746.X

    申请日:2008-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油器紧固结构,包括设于气缸盖上的喷油器套和固定在气缸盖上的凸轮轴框架,喷油器套底部固定在气缸盖上,喷油器套顶部与凸轮轴框架配合;喷油器置于喷油器套内,通过紧固螺套与所述凸轮轴框架连接。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喷油器与气缸盖连接结构复杂,加工工艺难度高且成本高的缺陷,使得整个喷油器紧固结构简单可靠,装配性工艺性好;由于不需在气缸盖上铸造出整个喷油器安装孔,可简化气缸盖模具,优化气缸盖的加工工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便于维修检查。可以广泛应用于四气门双顶置凸轮轴结构的发动机。

    液压泵惰齿轮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621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16658.0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泵惰齿轮轴,包括:惰齿轮轴本体,其由轴肩端与支撑轴面端一体成型构成,且惰齿轮轴本体的中心具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拧设于发动机的机体上,从而将惰齿轮轴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机体上;惰齿轮轴本体的另一端具有挡板;滚子轴承套设于支撑面端上;惰齿轮轴本体上开设有斜油道和竖直油道;斜油道的一端与机体上的油道连通引入润滑油,且斜油道的另一端与螺栓孔连通;竖直油道的一端与螺栓孔连通;以及润滑油在油压的作用下通过斜油道充满螺栓与螺栓孔之间的间隙后,再通过竖直油道的另一端向上喷出对滚子轴承进行润滑。借此,本发明的液压泵惰齿轮轴,省去了中间油道的加工,降低了机加工难度,节省了加工成本。

    发动机曲轴箱油气分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84912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450856.5

    申请日:2011-12-29

    Inventor: 黄第云 梁保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箱油气分离系统。该发动机曲轴箱油气分离系统包括:两级油气分离结构。由于该油气分离系统由一级分离系统和二级分离系统组成,一级分离系统又称预分离系统,主要负责将“旁通混合气”中的较大的油粒清除,以减轻二级分离系统的工作压力;二级分离系统则负责将经一级分离系统处理过的混合气中的绝大部分油粒清除,必要时,旁通气体经调压阀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这种双重的分离系统对于保障整个发动机通风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双重的油气分离系统使发动机油气混合气分离更充分、更有效率。

    液压泵惰齿轮组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43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0182671.2

    申请日:2018-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泵惰齿轮组件。该液压泵惰齿轮组件包括:液压泵惰齿轮,具有中央轴孔;以及成对设置的翻边衬套,均包括:轴孔插入套和位于该轴孔插入套一端的翻边,成对设置的所述翻边衬套通过轴孔插入套分别从液压泵惰齿轮的两侧压入,所述翻边的径向均匀开设有多道泄油槽,所述轴孔插入套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安装倒角。该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翻边衬套上设计的泄油槽结构,当齿轮组件旋转时,润滑油可以通过泄油槽快速的覆盖到整个翻边面积,形成油膜,起到润滑、冷却的效果。

    一种打点伸缩笔套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97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64356.4

    申请日:2017-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D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点伸缩笔套结构,包括中空结构的笔套和插接于所述笔套内腔并可相对于该笔套上下往复运动以实现对零件打点的打点笔,所述的笔套上方套设有可与发动机装配生产线上的打点机相连并且位置可调节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笔套之间的笔套内腔设有驱使所述打点笔往复运动的压缩弹簧,并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顶紧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打点笔之间以使其处于压缩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打点清晰、稳定,通过采用成品制品笔制作打点笔,夹持件与打点机快速相连,笔套与夹持件螺纹结合,调整压缩弹簧以调节打点力度,实现快速与发动机装配生产线相衔接,解决了发动机装配线等粗放型生产线无法打点的问题。

    气缸体水套的气缸盖螺栓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185057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50867.3

    申请日:201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体水套的气缸盖螺栓组件。该气缸体水套的气缸盖螺栓组件包括:螺柱和锁紧螺母;螺柱包括:上螺杆和下螺杆,以及位于上螺杆和下螺杆之间的水套密封段,锁紧螺母螺接到上螺杆上。由于该气缸体水套的气缸盖螺栓组件通过在螺柱上设置的O型密封圈,既实现了借用原发动机平台的气缸盖等相关零部件安装气缸体和气缸盖,又实现螺柱与水套的密封,避免影响气缸水套冷却水的密封效果,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水冷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