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4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5086.5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EV‑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线圈检测位置的EV‑WPT系统及其位置检测方法,该系统设有定位线圈,定位线圈包括对称分布于XOY平面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子定位线圈,四个子定位线圈与发射线圈的四个角相对。本发明通过在汽车端安放四个子定位线圈分布于四个象限,并分别对应于发射线圈的四个角,当电动汽车通过发射线圈时,四个子定位线圈同时接收能量,通过对比四个子定位线圈的电压,判定耦合机构是否正对,以及判定电动汽车的偏移情况,在子定位线圈功耗小于0.5W的情况下,完成汽车误差不超过3cm的精确定位,进而解决无线充电由于偏移导致的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33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58617.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率与数据无线并行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动态无线充电的功率与数据并行传输系统,将发射导轨设计为包括等距离顺序排置的N个发射器,N≥3;每个发射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Q型线圈、第一DD型线圈和第二DD型线圈;当前发射器的第二DD型线圈置于当前发射器的第一Q型线圈的中空区域中;当前发射器的第一DD型线圈置于前一个发射器的第二DD型线圈上,功率通过磁耦合器产生的相对低频的磁场传输,而数据通过由等效寄生电容器组成的高频电场传输,由于磁耦合器、调谐电容器和相应的原副边数据传输电路、原副边控制器、控制开关的精细设计,可以在接收器移动时动态构建功率和数据传输通道,且功率和数据传输之间互不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605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9018.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王智慧 , 李小飞 , 吴晓锐 , 徐海峰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IPC: B60L53/65 , B60L5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EV‑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接收侧拓扑切换进行身份识别的EV‑WPT系统,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电能接收端设有可变换拓扑的副边补偿网络;该EV‑WPT系统还包括原边控制器、副边控制器以及电流检测电路;副边补偿网络在副边控制器的控制下在第一副边补偿网络和第二副边补偿网络之间切换。通过对副边补偿拓扑切换前后的原边输出电流进行分析,完成对电动汽车的身份识别,当身份识别通过后再建立原副边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正常充电,从而避免为与电能发射端不匹配的电动汽车充电,可确保充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588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26749.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无线供电功能的复合绝缘子元件及其传能结构,包括钢脚、芯盘和铁帽,三者通过锁紧鞘连接固定,且在所述芯盘的底部还设置有伞裙,在所述伞裙上还套接有与其外表面轮廓相适应的伞裙外套,所述伞裙外套采用高温固化的环氧树脂形成,且在所述伞裙外套中利用注塑成型工艺一体设置有传能线圈。该结构针对高压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持续性供电问题,通过将传能线圈嵌入绝缘子件的方式,使前端感应取电装置取得的电能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输送给杆塔侧的监测设备,改善了监测设备的用电条件,有效保证了监测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在不影响原本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可将出现问题的单个复合绝缘子元件进行拆卸更换,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26674.4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氧化锌避雷器包括带有多个伞裙结构的避雷器主体,在避雷器主体中一体成型设置有能量发射线圈、能量接收线圈和至少一个中继线圈,能量发射线圈位于避雷器主体一端的伞裙结构中且连接发射线圈补偿电容后向外引出有发射端接线抽头,能量接收线圈位于避雷器主体另一端的伞裙结构中且连接接收线圈补偿电容后向外引出有接收端接线抽头,至少一个中继线圈对应于其它伞裙所处位置设置,且与对应的中继补偿电容形成串联回路。其效果是:无需工作人员携带额外的测试设备和电源,测试方便,还可以直接通过监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传递状态来判定氧化锌避雷器的性能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4272.4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源多负载无线充电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原边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逆变端、原边谐振网络、发射线圈;副边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副边谐振网络、副边整流电路和负载;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为彼此互感的耦合机构;原边逆变端可输出多个不同频率高频电流至配谐后的原边谐振网络;耦合机构根据接收到的对应的电流频率进行配谐;发射线圈同时加载多个不同频率高频电流。该系统副边多个负载能够处于同一充电的状态,发射线圈得到了高效利用,节约了空间,实现了系统传输效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830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38598.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流互感器的磁能量收集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磁能量收集系统的取能部分包括磁芯和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采用二分裂磁环结构卡接扣合而成,在其中一段磁环结构上绕制所述线圈绕组,在所述磁芯中间预留有供输电线缆穿过的通孔。其效果是:能够通过对磁芯截面积和绕组匝数的优化设计使系统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满足功率需求,提高系统的功率密度,减小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参数设计方法进行参数设计,能够在特定工作环境需求下快速对其参数进行最优设计,提高供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39029.9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感应取能装置绕组匝数变换控制方法,由于磁感应取能装置的输出功率和输电线电流、磁芯匝数、磁芯截面积、磁芯材料和负载有关,当其余参数固定,可以通过对二次绕组匝数的控制使磁感应取能装置工作在不同的状态,使其满足所需功率输出要求。因此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功率需求分别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功率需求下配置不同的绕组匝数,实现负载的自适应。其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功率需求对绕组匝数进行变换,使得磁感应取能系统输出对应的功率,具有一定的供电灵活性,同时能够在负载确定的情况下改变系统的功率工作点,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90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00419.X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本发明提供了多中继WPT系统效率、功率计算和双中继WPT系统的优化方法,针对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优化问题,建立了系统模型,推导了系统效率表达式,结合平面螺旋线圈的内阻与互感公式,得到多中继WPT系统效率关于线圈匝数、线圈半径、线圈位置的关系,以及功率计算的方法。同时针对双中继WPT系统,分析了系统效率关于耦合机构的变化规律,在变负载条件下得到了耦合机构优化方法,给耦合机构优化提供了优化思路,可用于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4686.5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孙跃 , 吴晓锐 , 梁琳 , 刘箐 , 王建新 , 于淼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自解耦耦合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线圈、至少两级中继线圈和接收线圈,每一级中继线圈均设置有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每一级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均采用平面线圈,且同一级中继线圈中的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互为解耦设置并相互串联,发射线圈与第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接收线圈与最后一级中继发射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上级中继发射线圈与下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且结构相同,利用中继线圈解耦合的方式,使得在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可以降低线圈之间交叉耦合系数,起到优化系统传输效率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