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5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261930.3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石墨棒作为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电解液包括NaOH溶液,电解后将所得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透析至所述上清液呈中性,后冻干获得还原性碳点;将所述还原性碳点溶液与HAuCl4溶液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获得CDs@Au NPs混合液;将所述CDs@Au NPs混合液滴加到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表面,后烘干,获得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CDs@Au NPs/GCE。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能够快速检测日落黄含量,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及其在日落黄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763001.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碳量子点及检测Ag+的方法,以聚对苯二胺为碳源,以柠檬酸为分散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出表面含有丰富官能团的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的水溶性较低,但对Ag+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Ag+结合后会造成碳量子点的荧光激发。相比于现有的检测技术,本发明得到的碳量子点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整体过程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处理简单方便,适于放大生产;同时检测方法简单快捷,可对水中的Ag+进行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识别,在生物和环境检测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55929.X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12N1/21 , C12N15/55 , C12N15/75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125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工程菌,属于农药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所述用于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工程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99。该工程菌可以产生磺酰脲类除草剂去酯化酶,能够降解苯磺隆、氯磺隆、吡嘧磺隆、噻吩磺隆和烟嘧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可用于水源、土壤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污染的生物降解和生物净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工程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2948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611256575.5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耐酸葡萄糖氧化酶的发酵制备及分离纯化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发酵制备得到葡萄糖氧化酶具有高的耐热性和耐酸性,解决了在食品及饲料中因高温及酸性环境中使用导致的酶活力低的缺陷。具体步骤如下:将菌种培养成孢子并将孢子清洗后制备单孢子菌悬液;将单孢子菌悬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将种子培养液接入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将发酵补充营养液加入发酵液中;糊精、可溶性淀粉及山梨酸钾加入发酵液中并搅拌均匀,将发酵液冷冻,干燥并粉碎,得葡萄糖氧化酶。发酵得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粗酶液经过热处理、硫酸铵‑乙醇复合沉淀及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得到高回收率高纯度的葡萄糖氧化酶。
-
公开(公告)号:CN106978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611258642.7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液体发酵制备葡萄糖氧化酶酶制剂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发酵菌种的活化,制备嗜热拟青霉孢子悬液,一级嗜热拟青霉种子液的制备,葡萄糖氧化酶的搅拌式发酵罐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酶液的提纯和浓缩,葡萄糖氧化酶酶液的冷冻干燥;其中,一级嗜热拟青霉种子液的制备,葡萄糖氧化酶的搅拌式发酵罐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酶液的提纯和浓缩,葡萄糖氧化酶酶液的冷冻干燥等步骤为创新点所在;各步骤中所用培养基的原料均为农副产品。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且该生产方法制备的葡萄糖氧化酶具有耐高温、耐酸、酶活性强、酶回收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9299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228083.8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6837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芯片检测黄曲霉的探针组序列,属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的探针组为:捕获探针CP(CP,Capture probe)、检测探针(DP,detect probe)、滚环探针(RCP,Rolling circle probe),该套探针组序列根据GenBank上黄曲霉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以上述探针组开发的生物芯片RCA检测黄曲霉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准确性高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食品、养殖及口岸等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86787.X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12Q1/68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与有机磷农药相关的Ⅱ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芯片,以醛基玻璃为材质的固定相载体,用于检测与有机磷农药残留相关的Ⅱ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所述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SEQ ID NO:8,探针被固定在固相载体上。本发明利用互补碱基特异性杂交方法,实现了高通量的检测;操作简单,荧光染料标记后,洗片、荧光扫描仪检测结果,无需显色,检测快速,成本低,反应体系微量。检测结果假阳性率为3.25%,假阴性率为1.05%,具有很好的应用市场和经济效益,易规模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0468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256536.X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降解2,4–滴丁酯和敌敌畏的菌株及其制备修复菌剂的方法,所述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显微镜下可见菌株菌体为短杆状。透射电镜下,具有极生鞭毛。在LB平板上培养菌落呈圆形、油滴状、黄色、不透明,表面湿润、粘稠,边缘整齐。在短时间内对2,4-滴丁酯和敌敌畏降解率分别为99.82%和99.65%,该菌株为Pseudomonas sp.LT1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 7947。该菌株可用于上述农药的生物降解,以及农药污染的土壤及农产品的生物修复和生物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806150.6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铝基MOF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四环素检测中的应用,该铝基MOF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氨基官能化的Al‑MOF暴露于Cd/Zn‑MOF的前体溶液中,以PVP作为结构诱导稳定剂,通过内部扩展生长法制备了具有异质结构的铝基MOF材料。该铝基MOF材料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荧光检测。与现有的检测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得到的铝基MOF材料的制备简单、原料廉价。对四环素的检测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识别的特点。在食品安全中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残留检测具有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5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709487.0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12Q1/689 , C12Q1/6837 , C12Q1/10 , C12N15/1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迟缓爱德华氏菌检测的基因芯片探针组,属于食品安全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所述基因芯片探针组包括捕获探针ET‑CP、检测探针ET‑DP、滚环探针ET‑RCP,其中所述检测探针ET‑DP是由ET‑DPA,ET‑DPB和ET‑DPC按照5’‑3’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本发明所述基因芯片探针组选取了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相关的特异性靶蛋白基因的DNA片段,并以所述基因芯片探针组开发了基因芯片滚环探针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该方法灵敏度高,可实现快速、准确、便捷的检测,对于实验室研究和食品安全、水产养殖、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以及海洋环境监测等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