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74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765504.2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61H39/08 , A61H39/06 , A61N1/36 , A61H39/00 , A61B5/0532 , A61B5/0538 , A61N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电极人体组织间液离子代谢监测的装置及其调控方法。利用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能,增强待测人体区域细微的离子移动的信号。并通过特有的石墨烯红外辐射,增强淋巴系统和组织间液的离子交换速率。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供电模块、电针模块、加热模块、电阻检测模块、电极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电针模块、加热模块、电阻检测模块、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串口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串口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分别电连接控制芯片;加热模块电连接供电模块,加热模块包括石墨烯电加热膜。本发明将加热、电针和电阻检测集成到一个仪器上,实现在红外治疗和电针治疗的同时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穴位电阻变化,确定治疗效果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50915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07405.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电热辐射的中医体质检测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置电源;使用石墨烯加热的发热体;以及与所述外置电池电连接,能够检测并定时反馈发热体温度信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发热体加热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串口将检测到的温度及时间打印至电脑软件上,该检测仪利用石墨烯红外辐射升温,在人体皮肤表面采集温度信号,通过检测特定温度周期顶点出现的时间,具有辨别被测人员阳虚质、平和质和阴虚质等三种中医体质的功能,中医体质检测仪可与外置电脑链接,用户可通过查看电脑端相应软件了解自己体质。
-
公开(公告)号:CN210872965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0803649.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61H3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包括仪器壳体,仪器壳体内配置有发热体、电池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加热输出控制模块、温度检测电路和控制芯片,发热体通过加热输出控制模块连接电池,加热输出控制模块受控于控制芯片,温度检测电路连接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还包括用于接收智能终端设备指令的通信模块,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仪器壳体底面设有凹槽,凹槽与艾灸包适配,发热体完全覆盖凹槽,发热体为石墨烯电热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石墨烯膜片产生的热辐射红外线光谱与人体可吸收光谱基本相近,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067450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21432013.0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石墨烯加热的智能膏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主壳体和盖体,盖体与主壳体适配,主壳体内配置有发热体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加热输出控制模块、温度检测电路和控制芯片,发热体通过加热输出控制模块连接外置电源,加热输出控制模块受控于控制芯片,温度检测电路连接控制芯片,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接收智能终端设备指令的通信模块,发热体为石墨烯电热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石墨烯膜片产生的热辐射红外线光谱与人体可吸收光谱基本相近,能量有效利用率高;能够显示实时的药物释放量;还能够根据后台智能推荐的治疗方案,调整参数,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375944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1660723.1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的水凝胶药物释控装置,包括仪器控制线和发热体,仪器控制线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按键控制电路和加热输出控制电路,按键控制电路、加热输出控制电路均连接控制芯片,加热输出控制电路通过导线连接发热体,按键控制电路包括增加键和减小键,增加键、减小键均连接控制芯片,增加键、减小键安装在壳体上,加热输出控制电路包括PWM开关,PWM开关受控于控制芯片,发热体包括石墨烯电热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石墨烯膜片产生的热辐射红外线光谱与人体可吸收光谱基本相近,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并且,提供一种按键控档,可以使水凝胶药物释控装置使用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5248.X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IPC: G06F40/117 , G06F40/30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医古籍文本数据指代消解方法、设备、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标注规则预先标注的中医古籍的指代关系,构建中医古籍语料库;以所述中医古籍语料库为训练集,对BERT模型进行预训练;通过预训练完成的BERT模型对中医古籍文本数据进行指称识别;通过BiLSTM模型对中医古籍文本数据进行上下文分析及指代关系识别;通过CRF模型对指代关系进行解码,得到最终的指代消解结果。本发明高效、准确地解析中医古籍中指代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4633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583094.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IPC: G06T7/11 , G06T7/00 , G06T5/70 , G06V10/30 , G06V10/46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端的复杂环境快速舌分割装置,所述装置执行以下步骤:S1,获取包括舌体的测试图像;S2,将测试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OET‑NET模型中,输出从所述测试图像中分割出的舌图像;其中所述OET‑NET模型的架构为:将U‑Net模型中的跳跃连接替换为残差软连接模块,并且在U‑Net模型的每一阶级之后增加显著图融合模块,并且将损失函数更换为像素加权的交叉熵损失函数。轻量级的OET‑NET模型可以很好地部署到各种移动设备上,并且在移动智能舌部诊断的后续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7142.4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维度数据融合的太极拳动作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标定了标准呼吸方式的生理数据并输入第一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分类任务的训练;获取标定了标准步法的运动数据并输入第二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分类任务的训练;获取待评价对象太极拳运动的生理数据、运动数据和视频数据,将评价对象太极拳运动的生理数据和运动数据分别输入第一深度学习模型和第二深度学习模型得到待评价呼吸方式和待评价步法;基于标准呼吸方式和标准步法构建标准特征序列,基于待评价呼吸方式和待评价步法构建待评价特征序列;基于DTW算法计算标准特征序列和待评价特征序列之间的距离值进行1-10范围内的评分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42830.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偏移和行为编码的居家环境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将特征图沿时间轴移动实现时间偏移操作,在时间轴上捕捉多个传感器数据在不同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时间相关特征,再从时序特征图中捕捉通道和时间之间的关联性,提取出空间行为特征,并将强化的时间‑空间特征相融合,再将全连接层作为分类器进行分类。解决了现有的行为识别方法主要依赖视频识别,在缺乏视频信号时识别不准确的问题,并提高了识别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25459.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成都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结构的人脸分区特征关联的中医功能态辨析方法,方法包括:S1,对各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面部分区并根据中医功能态数据标注,获取标注数据集;S2,将所述标注数据集作为功能态辨析模型的输入,训练所述功能态辨析模型,得到训练完备的所述功能态辨析模型;所述功能态辨析模型中包括图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块,为所述各面部分区的面部区域特征分配权重,建立各所述面部区域特征之间的关联;S3,基于训练完备的所述功能态辨析模型对人脸图像进行功能态辨析。本发明的中医功能态辨析方法不仅能够分析各面部区域与脏腑之间的映射关系,还考虑了面部区域之间的联系,得到的功能态辨析结果更加准确且客观化,更好的辅助中医诊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