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0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1665861.2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列车液氮加注装置及方法,涉及高温超导磁浮技术领域,包括液氮储罐、真空管道、加注结构和放空结构,所述真空管道与所述液氮储罐的出液口相连;所述加注结构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加注结构均与所述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放空结构设置在所述真空管道的末端;其中,所述加注结构的出液口与杜瓦相连接,本发明可同时向所有杜瓦注入液氮,大幅提高了液氮的加注效率,大幅节省了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列车的整备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7235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66074.X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和第一悬浮架,所述第一悬浮架设置于车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悬浮架的两侧均设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电机械制动器和永磁涡流制动器,所述第一悬浮架的底部设有低温杜瓦和动子,所述低温杜瓦内设有超导块材,超导块材达到超导态后与下方的永磁轨道相互作用实现车辆的稳定悬浮,全车采用全碳纤维轻量化车身,流线型的车体具备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采用“轨抱车”结构,使得运行更加安全,由同步直线电机提供牵引,最高设计时速可达600公里以上,实现超高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699647.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永磁磁浮列车,涉及跨座式单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单轨梁;永磁轨道,永磁轨道设置在单轨梁的上表面;构架,构架设置在永磁轨道上方;列车车体,列车车体设置在构架的上方;悬浮永磁体,悬浮永磁体与构架相连;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固定端设置在单轨梁的两侧壁上,移动端与构架相连。本申请通过悬浮永磁体与永磁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列车车体的悬浮功能,代替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进行承重,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的磨损,解决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走行轮和轨道梁之间由于摩擦系数较大,能源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65861.2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列车液氮加注装置及方法,涉及高温超导磁浮技术领域,包括液氮储罐、真空管道、加注结构和放空结构,所述真空管道与所述液氮储罐的出液口相连;所述加注结构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加注结构均与所述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放空结构设置在所述真空管道的末端;其中,所述加注结构的出液口与杜瓦相连接,本发明可同时向所有杜瓦注入液氮,大幅提高了液氮的加注效率,大幅节省了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列车的整备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57913.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奥思特边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落石冲击后柔性网系统维养决策的智能化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柔性网系统健康状态的综合判别方案;(b)通过无线传输获取冲击作用时所有传感器的瞬时响应数据;(c)筛选并按降序排列表中各拉锚绳拉力响应,据此确定拉锚绳对支撑钢柱的合力,基于柔性网力学行为特征,判别落石冲击区域;(d)确定各部件的极限承载能力;(e)判别系统部件是否失效;(f)推算支撑绳耗能器的耗能量以及拉锚绳耗能器的耗能量;(g)对系统健康状态建立优、良、中、差4级分级判断标准。本发明可实现对柔性网系统采集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评价与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5723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666074.X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和第一悬浮架,所述第一悬浮架设置于车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悬浮架的两侧均设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电机械制动器和永磁涡流制动器,所述第一悬浮架的底部设有低温杜瓦和动子,所述低温杜瓦内设有超导块材,超导块材达到超导态后与下方的永磁轨道相互作用实现车辆的稳定悬浮,全车采用全碳纤维轻量化车身,流线型的车体具备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采用“轨抱车”结构,使得运行更加安全,由同步直线电机提供牵引,最高设计时速可达600公里以上,实现超高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057913.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奥思特边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落石冲击后柔性网系统维养决策的智能化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柔性网系统健康状态的综合判别方案;(b)通过无线传输获取冲击作用时所有传感器的瞬时响应数据;(c)筛选并按降序排列表中各拉锚绳拉力响应,据此确定拉锚绳对支撑钢柱的合力,基于柔性网力学行为特征,判别落石冲击区域;(d)确定各部件的极限承载能力;(e)判别系统部件是否失效;(f)推算支撑绳耗能器的耗能量以及拉锚绳耗能器的耗能量;(g)对系统健康状态建立优、良、中、差4级分级判断标准。本发明可实现对柔性网系统采集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评价与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99647.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永磁磁浮列车,涉及跨座式单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单轨梁;永磁轨道,永磁轨道设置在单轨梁的上表面;构架,构架设置在永磁轨道上方;列车车体,列车车体设置在构架的上方;悬浮永磁体,悬浮永磁体与构架相连;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固定端设置在单轨梁的两侧壁上,移动端与构架相连。本申请通过悬浮永磁体与永磁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列车车体的悬浮功能,代替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进行承重,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的磨损,解决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走行轮和轨道梁之间由于摩擦系数较大,能源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73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18213.1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浮长定子直线电机的冷却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初级铁芯,初级绕组,水冷管组和冷却介质循环结构,所述初级铁芯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槽,所述线圈槽与所述初级铁芯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初级绕组设置在所述线圈槽内;所述水冷管组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水冷管组均设置在所述线圈槽内,所述水冷管组设置在所述初级铁芯和所述初级绕组之间,所述水冷管组呈S型穿过所述线圈槽,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结构与所述水冷管组的两端相连接。本发明水冷管道沿电机初级结构的长度方向分段设置,每段水冷管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接头,减小压差损失,提高散热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7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18213.1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浮长定子直线电机的冷却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初级铁芯,初级绕组,水冷管组和冷却介质循环结构,所述初级铁芯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槽,所述线圈槽与所述初级铁芯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初级绕组设置在所述线圈槽内;所述水冷管组至少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水冷管组均设置在所述线圈槽内,所述水冷管组设置在所述初级铁芯和所述初级绕组之间,所述水冷管组呈S型穿过所述线圈槽,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结构与所述水冷管组的两端相连接。本发明水冷管道沿电机初级结构的长度方向分段设置,每段水冷管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接头,减小压差损失,提高散热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