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射式无人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186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95223.0

    申请日:2024-08-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射式无人机,包括机身、安装于靠近机身前端的前机翼、安装于靠近机身尾端的后机翼、安装于机身尾部的垂尾和螺旋桨组件,前机翼、后机翼、垂尾和螺旋桨组件均能够以机身为中心折叠和展开;前机翼上设置有副翼,前机翼上设置有压片,机身上设置有舵机和摇臂,通过摇臂与压片配合形成对副翼的夹持,以达到控制副翼的偏转角度的目的;如此,减薄了无人机呈折叠状态时的厚度尺寸;在无人机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展开的过程中,左前机翼和右前机翼独立展开,降低了无人机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时所需的作用力。

    一种无人机用控制器组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59133.0

    申请日:2024-09-10

    IPC分类号: B64U20/80 B64U30/40 H01Q1/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控制器组件,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连接有整流罩,所述机身的尾部连接有垂尾;天线,所述天线粘接在所述垂尾的侧壁上,所述天线与所述垂尾的侧壁平行设置,所述天线的线缆贯通连接在所述整流罩内,所述线缆用于连接位于所述整流罩内的通信电台。本发明,将天线粘接在垂尾的侧壁上,并将天线与垂尾的侧壁平行设置的方式,对无人机天线的设置进行了优化,避免了干扰影响,降低了无人机的整体重量,同时保障了飞行品质。

    一种无人机发射用发射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3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83109.0

    申请日:2024-06-18

    IPC分类号: B64U70/7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发射用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微型气体发生器可拆卸连接在发射筒的尾端内;弹托间隙配合设置在发射筒内,所述弹托的一端与所述微型气体发生器抵靠,所述弹托的另一端用于与筒射式无人机抵靠;折叠式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射筒上,所述折叠式支撑组件折叠后与所述发射筒贴合;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射筒的首端。本发明,通过瞬间产生单向的高压气体的微型气体发生器配合弹托,向筒射式无人机提供弹射起飞的动力,并通过导向组件对筒射式无人机进行导向限位,使得筒射式无人机在发射瞬间不能够进行翻滚和/或偏转,对无人机发射用发射装置进一步进行了优化,满足了便携性和发射导向的需求。

    一种筒射式无人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18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95223.0

    申请日:2024-08-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射式无人机,包括机身、安装于靠近机身前端的前机翼、安装于靠近机身尾端的后机翼、安装于机身尾部的垂尾和螺旋桨组件,前机翼、后机翼、垂尾和螺旋桨组件均能够以机身为中心折叠和展开;前机翼上设置有副翼,前机翼上设置有压片,机身上设置有舵机和摇臂,通过摇臂与压片配合形成对副翼的夹持,以达到控制副翼的偏转角度的目的;如此,减薄了无人机呈折叠状态时的厚度尺寸;在无人机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展开的过程中,左前机翼和右前机翼独立展开,降低了无人机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时所需的作用力。

    一种无人机用升降副翼及升降副翼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94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46446.7

    申请日:2024-07-16

    IPC分类号: B64U30/10 B64U40/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升降副翼及升降副翼控制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连接有左前机翼和右前机翼,还包括:升降副翼Ⅰ通过柔性连接件Ⅰ连接在所述左前机翼的背风侧;升降副翼Ⅱ通过柔性连接件Ⅱ连接在所述右前机翼的背风侧,所述升降副翼Ⅰ、升降副翼Ⅱ用于受升降副翼控制装置调控进行仰俯偏转,使得,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升降副翼控制装置对升降副翼Ⅰ、升降副翼Ⅱ进行仰俯偏转的调控,对无人机的飞行姿态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柔性连接件将升降副翼与前机翼进行柔性连接,柔性连接件限制升降副翼的活动位置,同时减弱升降副翼与前机翼的连接刚性,提升了微型无人机升降副翼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