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1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80061443.8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47 , H01M8/0297 , H01M8/2432 , H01M8/1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弹簧构件的蠕变变形导致发电性能降低的弹簧构件、燃料电池单元、燃料电池堆以及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格状弹簧具有:第1立起片(130A),其产生将分隔件(102)朝向发电电池推压的弹性力;以及第2立起片(130B),其相对于第1立起片(130A)独立地产生弹性力,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会因格状弹簧被加热而降低,在加热前的状态下,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大于第2立起片的弹簧常数,从而格状弹簧作为高反作用力弹簧发挥作用,在加热后的状态下,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小于加热前的状态下的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从而格状弹簧作为低反作用力弹簧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80084293.9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10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单电池具有:膜电极接合体、支承该膜电极接合体的低刚性框架、夹持该低刚性框架和上述膜电极接合体的一对隔板、向该一对隔板间的上述膜电极接合体供给气体的气体流路、在上述低刚性框架及上述一对隔板形成且向上述气体流路供给气体的歧管部、在该歧管部附近约束上述低刚性框架的约束肋、超出该约束肋而向上述歧管部侧突出的上述低刚性框架的突出部、形成于该突出部且从上述歧管部向上述气体流路供给气体的气体流通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194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80061312.X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47 , H01M8/2465 , H01M8/12 , H01M8/248 , H01M8/027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弹簧构件的蠕变变形导致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降低的弹簧构件、燃料电池单元以及燃料电池堆。弹簧构件(130)是用于燃料电池堆(100)的弹簧构件,具有:平面部(131),其以与分隔件(102)面接触的状态与分隔件接合;以及弹簧部(132),其自平面部延伸,承受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Z)的力而弯曲变形,从而产生将分隔件朝向发电电池(101M)推压的弹性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4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580084293.9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10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单电池具有:膜电极接合体、支承该膜电极接合体的低刚性框架、夹持该低刚性框架和上述膜电极接合体的一对隔板、向该一对隔板间的上述膜电极接合体供给气体的气体流路、在上述低刚性框架及上述一对隔板形成且向上述气体流路供给气体的歧管部、在该歧管部附近约束上述低刚性框架的约束肋、超出该约束肋而向上述歧管部侧突出的上述低刚性框架的突出部、形成于该突出部且从上述歧管部向上述气体流路供给气体的气体流通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7041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380051472.3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23C14/56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批量生产性优异、并且可以对工件施加适合的偏压的在线式涂敷装置、在线式涂敷方法以及隔板。在线式涂敷装置(10)具有:涂敷部(12),其具有排列好的多个涂敷材料(121、122、123、124),用于涂敷工件(W);输送部(13),其在涂敷部中以使多个工件与多个涂敷材料相对的方式输送工件;电压施加部(14),在输送工件并使工件与涂敷材料相对时,其用于向工件施加偏压以使从涂敷材料释放出的微粒被工件吸引,电压施加部可在工件与一个涂敷材料相对时和该工件与其他涂敷材料相对时对工件施加不同的偏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13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3588.8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32 , H01M8/0234 , H01M8/0245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100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B1-B4)包括:膜电极接合体(C),隔离体(15)和框体(20),膜电极接合体(C)包括:电解质膜(50);催化剂层(60、70),其堆叠在电解质膜(50)的两侧;以及两个或更多个多孔体(80、90),其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且设置于催化剂层(60、70)中的一个催化剂层的表面,隔离体(15)限定隔离体(15)和膜电极接合体(C)之间的气体流路,框体(20)围绕电解质膜(50)的外周。两个或更多个多孔体(80、90)中的与隔离体(15)邻接的多孔体(80)包括外缘部,外缘部包括延伸成与框体(20)重叠的外延部(80a)。弹性体(40)设置于外延部(80a)和框体(2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6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880061443.8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47 , H01M8/0297 , H01M8/2432 , H01M8/1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弹簧构件的蠕变变形导致发电性能降低的弹簧构件、燃料电池单元、燃料电池堆以及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格状弹簧具有:第1立起片(130A),其产生将分隔件(102)朝向发电电池推压的弹性力;以及第2立起片(130B),其相对于第1立起片(130A)独立地产生弹性力,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会因格状弹簧被加热而降低,在加热前的状态下,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大于第2立起片的弹簧常数,从而格状弹簧作为高反作用力弹簧发挥作用,在加热后的状态下,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小于加热前的状态下的第1立起片的弹簧常数,从而格状弹簧作为低反作用力弹簧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339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80097341.7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54 , H01M8/12 , H01M8/1286 , H01M8/246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接触电阻降低而提高发电性能的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堆具有:金属支承电池(110M);分隔件(120);焊接部(180),其将金属支承电池(110M)和分隔件(120)焊接起来;弹簧部(131),其对金属支承电池赋予用于吸收焊接部的层叠方向的位移的吸收用反作用力;以及止挡部(132),其规定该弹簧部的位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14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380014112.6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7 , H01M8/02 , H01M8/0254 , H01M8/0267 , H01M8/0297 , H01M8/0206 , H01M8/1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FC),多个该燃料电池单电池被层叠以形成燃料电池堆(FS),燃料电池单电池包括:膜电极接合体(M),其具有包括成对的电极层(2、3)和保持在成对的电极层(2、3)之间的电解质膜(1)的结构;成对的隔离体(5A、5B),每个隔离体在隔离体(5A、5B)和膜电极接合体(M)之间形成气体通道(F);和位移吸收体(6),其具有导电性且介于燃料电池单电池(FC)的一个隔离体(5A)和相邻层叠于该燃料电池单电池(FC)的另一个燃料电池单电池的相邻侧的隔离体之间。位移吸收体连接于隔离体(5A、5B)中的至少一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其中可靠地减小了相邻的燃料电池单电池(FC)之间的电接触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7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580079953.4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8/0258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堆(FS)具有层叠多个单个单元(C)而成的构造,该单个单元(C)包括周围具有框架(51)的膜电极接合体(1)以及夹持框架(51)和膜电极构造体(1)的一对隔离件(2A、2B),各单个单元(C)的框架(51)和隔离件(2A、2B)具有在层叠状态下相互连续并形成反应用气体流通用的歧管(M3)的流通孔(H3),歧管(M3)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沿单个单元(C)的层叠方向连续的平面状,该燃料电池堆(FS)不会导致反应用气体的流通性的下降、制造成本的增加,能够通过歧管(M3)良好地将生成水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