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573C
公开(公告)日:2001-05-09
申请号:CN97116062.7
申请日:1997-08-19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272 , B23B13/125 , B23B31/202 , B23B2228/04 , B23B2228/08 , B23B2231/2059 , C23C16/045 , C23C16/26 , C23C16/50 , C23C16/503 , Y10T279/17427 , Y10T279/17452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装于自动车床的导向套筒与被加工件滑动连接的内表面上形成硬质碳膜。本发明将导向套筒放置于真空槽中,利用等离子体CVD法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氢化非晶碳的硬质碳膜。此时,在够成导向套筒内表面的中心开口中,将前端比其它部分细的台阶型的棒状或在其前端部有前部细的锥形部分的棒状的辅助电极插入,使其前端部或锥形部的前端位于导向套筒上述开口端附近的位置,该辅助电极可以接地也可以在其上加上直流正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205038A
公开(公告)日:1999-01-13
申请号:CN97191299.8
申请日:1997-08-15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G5/00
Abstract: 在将辅助电极(71)插入到与被加工物相滑动接触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硬质碳膜(15)的导衬(11)的中心开口(11j)内的状态下,将该导衬(11)配置在内部备有阳极(79)和白热丝(81)的真空槽(61)内,将辅助电极(71)接地或对其加上直流正电压,在将真空槽(61)内排气后,将含氧的气体导入,通过将直流电压加在导衬(11)上,同时分别将直流电压加在阳极(79)上,而将交流电压加在白热丝(81)上,使真空槽(61)内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将上述硬质碳膜(15)从导衬(11)的内周面上刻蚀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197486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7190873.7
申请日:1997-07-08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B23B31/202 , B23B2231/2059 , C23C16/509
Abstract: 在被装在自动车床上的在切削工具附近对被加工件(51)可以转动和在轴方向滑动地进行保持的导向轴套(11)的、与被加工件(51)相滑动接触的内周面(11b)和其开口端面的靠近内周面部分(11h)上,直接或经用于提高粘结性的中间层,或先设置硬质部件再直接或经用于提高粘结性的中间层,由使用辅助电极和模型部件的等离子体CVD工艺而形成硬质碳膜(15)。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导向轴套(11)的耐久性,即使是在自动车床长期使用或进行重切削时,也可以防止出现因烧伤而使切削不能进行的情况。又,还可以防止发生因被加工件的毛刺而对导向轴套(11)的内周面所造成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7937A
公开(公告)日:1998-04-01
申请号:CN96192438.1
申请日:1996-03-08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31/202 , B23B13/125 , B23B2222/28 , B23B2222/88 , B23B2231/2059 , C23C16/0281 , C23C16/045 , C23C16/26 , Y10T279/17418 , Y10T279/17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设在自动车床上、用于保持被加工物的导筒以及在其内周面形成硬质碳膜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在导筒(11)的与被加工物(51)滑接的内周面(11b)上设置硬质碳膜(15),在导筒(11)内周面上形成硬质碳膜(15)的方法是,把导筒(11)配置在真空槽内,把辅助电极插入导筒(11)的形成与被加工物(15)滑接之内周面(11b)的中心开口内,导入含碳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硬质碳膜。从而,可在内周面上有效地形成硬质碳膜,该硬质碳膜有良好的密接性和均匀的碳膜厚度。在上述方法中,在形成硬质碳膜时,可以在硬质碳膜与内周面之间夹设硬质部件或者通过中间层进一步提高硬质碳膜的密接性。因此,可以明显地增加导筒(11)的强度和寿命,即使进行切削量大、加工速度高的强力切削,在被加工物上也不产生伤痕,不产生烧接,可进行长时间的高精度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9A
公开(公告)日:1998-03-11
申请号:CN97116062.7
申请日:1997-08-19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B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272 , B23B13/125 , B23B31/202 , B23B2228/04 , B23B2228/08 , B23B2231/2059 , C23C16/045 , C23C16/26 , C23C16/50 , C23C16/503 , Y10T279/17427 , Y10T279/17452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装于自动车床的导向套筒与被加工件滑动连接的内表面上形成硬质碳膜。本发明将导向套筒放置于真空槽中,利用等离子体CVD法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氢化非晶碳的硬质碳膜。此时,在构成导向套筒内表面的中心开口中,将前端比其它部分细的台阶型的棒状或在其前端部有前部细的锥形部分的棒状的辅助电极插入,使其前端部或锥形部的前端位于导向套筒上述开口端附近的位置,该辅助电极可以接地也可以在其上加上直流正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16451C
公开(公告)日:2003-07-30
申请号:CN97191299.8
申请日:1997-08-15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G5/00
Abstract: 在将辅助电极(71)插入到与被加工物相滑动接触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硬质碳膜(15)的导衬(11)的中心开口(11j)内的状态下,将该导衬(11)配置在内部备有阳极(79)和白热丝(81)的真空槽(61)内,将辅助电极(71)接地或对其加上直流正电压,在将真空槽(61)内排气后,将含氧的气体导入,通过将直流电压加在导衬(11)上,同时分别将直流电压加在阳极(79)上,而将交流电压加在白热丝(81)上,使真空槽(61)内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将上述硬质碳膜(15)从导衬(11)的内周面上刻蚀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111616C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97191300.5
申请日:1997-08-19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45 , C23C16/26 , Y10S427/103 , Y10S427/104
Abstract: 将自动车床用的导衬(11)配置在真空槽(61)内,并将接地的或施加有直流正电压的辅助电极(71)插入到形成与该被加工物滑动接触的内周面(11b)的中心开口(11j)内,然后对真空槽内进行排气,使其达到规定的真空度以下的初始到达压力;此后,将直流电压加在上述导衬(11)上,同时将直流电压加在阳极(79)上,并将交流电压加在白热丝(81)上,然后将含碳的气体导入真空槽(61)内,发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CVD工艺方法,在导衬(11)的内周面上形成硬质碳膜的同时控制该真空槽(61)内的压力,使其达到比上述初始到达压力要高的被膜形成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6C
公开(公告)日:2001-03-14
申请号:CN96192438.1
申请日:1996-03-08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31/202 , B23B13/125 , B23B2222/28 , B23B2222/88 , B23B2231/2059 , C23C16/0281 , C23C16/045 , C23C16/26 , Y10T279/17418 , Y10T279/17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设在自动车床上、用于保持被加工物的导筒以及在其内周面形成硬质碳膜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在导筒(11)的与被加工物(51)滑接的内周面(11b)上设置硬质碳膜(15),在导筒(11)内周面上形成硬质碳膜(15)的方法是,把导筒(11)配置在真空槽内,把辅助电极插入导筒(11)的形成与被加工物(15)滑接之内周面(11b)的中心开口内,导入含碳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硬质碳膜。从而,可在内周面上有效地形成硬质碳膜,该硬质碳膜有良好的密接性和均匀的碳膜厚度。在上述方法中,在形成硬质碳膜时,可以在硬质碳膜与内周面之间夹设硬质部件或者通过中间层进一步提高硬质碳膜的密接性。因此,可以明显地增加导筒(11)的强度和寿命,即使进行切削量大、加工速度高的强力切削,在被加工物上也不产生伤痕,不产生烧接,可进行长时间的高精度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205037A
公开(公告)日:1999-01-13
申请号:CN97191300.5
申请日:1997-08-19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45 , C23C16/26 , Y10S427/103 , Y10S427/104
Abstract: 将自动车床用的导衬(11)配置在真空槽(61)内,并将接地的或施加有直流正电压的辅助电极(71)插入到形成与该被加工物滑动接触的内周面(11b)的中心开口(11j)内,然后对真空槽内进行排气,使其达到规定的真空度以下的初始到达压力;此后,将直流电压加在上述导衬(11)上,同时将直流电压加在阳极(79)上,并将交流电压加在白热丝(81)上,然后将含碳的气体导入真空槽(61)内,发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CVD工艺方法,在导衬(11)的内周面上形成硬质碳膜的同时控制该真空槽(61)内的压力,使其达到比上述初始到达压力要高的被膜形成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2A
公开(公告)日:1997-01-01
申请号:CN94194621.5
申请日:1994-12-22
Applicant: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9/62 , C23C16/26 , C23C16/458 , D03D47/278 , Y10S428/938 , Y10T428/24975
Abstract: 高速织机的筘用不锈钢制薄板状筘片,只在其基材(3)的与纱滑动接触的棱缘部(36)的表面上被覆梗质碳膜(2),由此可显著地提高筘片(1A)的耐用性,并且,与现有技术的被覆碳膜的筘片相比,可极大地提高生产率。该筘片是,将不锈钢制的同一形状的多个薄板状筘片的基材(3)以平面部(3a)相互密接的状态叠置,将不与纱滑动接触侧的棱缘部与成膜夹具接合,并以整列保持的状态配置在成膜雾围气中,将在成膜雾围气中露出的各基材(3)的与纱滑的接触侧的棱缘部(3b)的表面上被覆硬质碳膜(2),由此可高效率地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