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1730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91169.9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F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胺法选择性水解磷脂酰胆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向带有冷凝回流的反应装置中加入反应物,搅拌加热至反应温度,再加入有机胺使得反应体系成为弱碱性,引发磷脂酰胆碱的水解反应;对所得产物进行旋蒸干燥,得到甘油磷脂酰胆碱产品。本发明提高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得率,具有成本低廉、反应时间短、易于提纯、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为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08769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540665.6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54 , B01J8/025 , B01J8/0292 , C12N9/20 , C12Y301/0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填充床反应器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方法,属于油脂深加工、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和油脂为原料,在填充床反应器中通过具有1,3位特异性的可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固定化酶催化酯交换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然后对酯交换产物进行乙醇萃取,获得高纯度中长链甘油三酯产品;萃取后的剩余产物可作为原料,回填到反应器中继续参与下一批次的中长链甘油三酯制备。本发明可显著缩短反应时间,原本需要4小时搅拌反应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填充床反应器缩短反应时间为15~60分钟,提高了反应效率;本发明通过简单的酯交换反应和后续的乙醇萃取,实现了稳定制备含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含量不低于75%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417853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397931.X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54 , C12M21/18 , C12M29/08 , C12P7/64 , C12Y301/010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乳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鼓泡式反应器合成甘油二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固定化酶置于鼓泡式反应器的承载机构上;启动热浴机构将反应器主体加热至55~75℃;向料槽加入甘油、脂肪酸和水并预热至55~75℃,投入反应器主体中引发合成反应;启动鼓气机构,使得惰性气体不断通过筛板鼓入反应器主体中,形成沸腾状的鼓泡;合成反应后,关闭水浴机构和鼓气机构,停止加热和惰性气体循环,开启压紧机构,使反应混合物静置分层,上层为粗甘油酯层,下层为甘油层;将粗甘油酯层通过两级分子蒸馏得到高纯度甘油二酯。本发明提高甘油二酯得率,催化速率块,操作简单,节省设备投资;酶重复利用率高,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73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052502.5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H13/06 , C07H1/00 , C07H1/06 , A01N43/16 , A01P1/00 , A23L2/52 , A23L2/44 , A23G3/42 , A21D2/18 , A21D15/00 , A23L29/00 , A23L29/30 , A23L3/3562 , A23L13/40 , A23B4/20 , A23B7/154 , A61K8/60 , A61Q1/06 , A61Q5/02 , A61Q17/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绿色溶剂中制备系列不同单酯含量蔗糖酯的方法,先将蔗糖与二氢左旋葡萄糖酮溶剂加热搅拌,再加入长链脂肪酸的低级醇酯和催化剂进行恒温循环流动混合,混合料循环流经恒温循环器、脉冲电场、冷凝器和所述容器,混合料在恒温循环流动过程中发生酯交换反应,冷凝器除去反应过程生成的低级醇,循环后过滤进行首次减压蒸馏回收二氢左旋葡萄糖酮,将粗产品置于索氏提取器中进行分段抽提,得到系列蔗糖酯产物。本发明使用了绿色溶剂二氢左旋葡萄糖酮溶剂替代了有毒的DMF、DMSO等传统有机溶剂,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产品安全性;同时索氏提取工艺实现了不同单酯含量蔗糖酯系列产品的高效、连续纯化,所用溶剂均可回收,循环使用,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028321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47527.9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H1/00 , C07H13/06 , C07H13/04 , A23L33/10 , A23L33/12 , B01F17/32 , B01F17/40 , B01F17/42 , C12P7/22 , C12P19/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提高木酚素油溶性的改性方法。本发明所述改性方法是对木酚素的糖基进行修饰,包括通过化学法或酶法对木酚素的糖基进行酯化改性,或者是采用酶法对木酚素进行水解改性以脱除其糖基,生成了羟基更少的木酚素的衍生物,从而提高木酚素的脂溶性。本发明提高了木酚素的脂溶性,所得产物具有方便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减少额外添加剂尤其是乳化剂使用量的优点;其中酯化产物尚可作为乳化剂应用于食品等领域,并能同时木酚素和脂肪酸各自所具有的保健功能。本发明通过这些木酚素的改性方法,实现了提高木酚素的高值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2108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363457.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7/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脂深加工、改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酶催化制备富含EPA和DHA甘油酯的方法。本发明以富含EPA和DHA的鱼油为原料,利用脂肪酶高效选择性催化鱼油水解,并通过严格控制酶添加量、pH、水油比、温度、时间等水解条件,通过分子蒸馏分离提纯,获得富集了EPA和DHA的甘油酯。为提高原料利用率,本发明还通过尿素包裹法回收分子蒸馏所得游离脂肪酸产物中的EPA和DHA,使之乙酯化后与分子蒸馏所得已富集了EPA和DHA的甘油酯进行进酯交换反应,还进一步提高了甘油酯中的甘三酯成分以及EPA和DHA成分。本发明方法所获得的甘三酯型鱼油中的EPA和DHA可分别提高到25%和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162394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97933.9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泡式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承载机构、筛板、压紧机构、鼓气机构、热浴机构、料槽和连接缸,所述反应器主体、承载机构和连接缸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热浴机构、反应器主体和料槽依次连接,并形成热浴循环;所述反应器主体与连接缸连通,所述连接缸与鼓气机构连接,所述筛板设置于连接缸内的上端,所述压紧机构安装于连接缸,且所述压紧机构的上端插入连接缸内,所述压紧机构的上端顶紧筛板。本发明提高了传质效率,提高了反应物混合的均匀性,还保证了固定化酶的活性及反应物的反应效果及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785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97931.X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54 , C12M21/18 , C12M29/08 , C12P7/64 , C12Y301/010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乳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鼓泡式反应器合成甘油二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固定化酶置于鼓泡式反应器的承载机构上;启动热浴机构将反应器主体加热至55~75℃;向料槽加入甘油、脂肪酸和水并预热至55~75℃,投入反应器主体中引发合成反应;启动鼓气机构,使得惰性气体不断通过筛板鼓入反应器主体中,形成沸腾状的鼓泡;合成反应后,关闭水浴机构和鼓气机构,停止加热和惰性气体循环,开启压紧机构,使反应混合物静置分层,上层为粗甘油酯层,下层为甘油层;将粗甘油酯层通过两级分子蒸馏得到高纯度甘油二酯。本发明提高甘油二酯得率,催化速率块,操作简单,节省设备投资;酶重复利用率高,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1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628502.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7/62 , C12P7/6436 , C07C67/48 , C07C67/54 , C07C67/56 , C07C69/587 , A61K31/232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的制备方法是采用4‑甲氧基苄醇作为中间体,使用一步反应法将二十碳五烯酸与4‑甲氧基苄醇设计合成了新型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化合物。本发明新合成的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化合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功效,尤其是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高脂血症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8502.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7/62 , C12P7/6436 , C07C67/48 , C07C67/54 , C07C67/56 , C07C69/587 , A61K31/232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的制备方法是采用4‑甲氧基苄醇作为中间体,使用一步反应法将二十碳五烯酸与4‑甲氧基苄醇设计合成了新型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化合物。本发明新合成的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化合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二十碳五烯酸茴香酯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功效,尤其是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高脂血症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