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0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603856.0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24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构件以及燃料电池堆。构成燃料电池堆(11)的燃料电池用隔板构件(10)的冷却介质入口桥部(98),从隔板厚度方向俯视观察时,形成与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6a)连通的第一连通路(150a)的第一凸部(150)以与第二连通孔凸起部(72e)交叉的方式延伸,形成将第一连通路(150a)与冷却介质流路(76)相互连通的第二连通路(152a)的第二凸部(152)以与第一连通孔凸起部(58e)交叉的方式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520685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567395.8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4119 , H01M8/2483 , H01M8/0267 , H01M8/04007 , H01M8/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H01M8/0206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156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发电单元设有第一金属隔板、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第二金属隔板、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及第三金属隔板。在冷却介质流路的外周部设有迂回限制部,该迂回限制部用于阻止冷却介质绕过所述冷却介质流路。迂回限制部具有:在第一金属隔板上一体成形的凹凸形状部;在与所述第一金属隔板相邻的第三金属隔板上一体成形并与所述凹凸形状部抵接的凹凸形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147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380012890.1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06 , H01M8/0232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具备发电单元(12),并且上述发电单元(12)设置有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以及第三金属隔板(20)。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在外周部具备第一树脂框构件(58),在上述第一树脂框构件(58)设置有位于发电区域外、与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26)连结的入口缓冲部(62a)和作为将上述入口缓冲部(62a)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2a)连结的入口连结流路的一部分的突出部(58a)。
-
公开(公告)号:CN103367769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093477.4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H01M8/0206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156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发电单元设有第一金属隔板、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第二金属隔板、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及第三金属隔板。在冷却介质流路的外周部设有迂回限制部,该迂回限制部用于阻止冷却介质绕过所述冷却介质流路。迂回限制部具有:在第一金属隔板上一体成形的凹凸形状部;在与所述第一金属隔板相邻的第三金属隔板上一体成形并与所述凹凸形状部抵接的凹凸形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2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80121852.3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4029 , H01M8/241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作为一个例子的燃料电池堆10通过沿水平方向交替层叠第一发电单元(12a)和第二发电单元(12b)而构成。第一发电单元(12a)具备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6)、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第二燃料气体流路(58)以及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66),它们被设定为沿层叠方向相位彼此相同。第二发电单元(12b)具备被设定为沿层叠方向相位彼此相同的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6)、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第二燃料气体流路(58)以及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66),它们被设定为与第一发电单元(12a)相位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650807.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堆。对燃料电池堆(10)的层叠体(14)施加发电单电池(12)的层叠方向的紧固载荷。在第一金属隔板(30),在密封用凸起部(51)的外方侧一体地设置第一波状凸部(70),在第二金属隔板(32),在密封用凸起部(61)的外方侧一体地设置第二波状凸部(80)。从层叠方向观察时,第一波状凸部(70)与第二波状凸部(80)在波形的相位彼此偏移的状态下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3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422773.4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6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构件和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的燃料电池用隔板构件(71)具备:金属隔板(30),其形成有密封用凸起部(51);以及承压构件(70),其在金属隔板(30)的表面(30a)上与金属隔板(30)分体地设置。承压构件(70)以沿着密封用凸起部(51)的方式设置,承压构件(70)的高度(h1)低于被施加紧固载荷且没有被施加冲击载荷的状态下的密封用凸起部(51)的高度(h2)。
-
公开(公告)号:CN10520685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67395.8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H01M8/0206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156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发电单元设有第一金属隔板、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第二金属隔板、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及第三金属隔板。在冷却介质流路的外周部设有迂回限制部,该迂回限制部用于阻止冷却介质绕过所述冷却介质流路。迂回限制部具有:在第一金属隔板上一体成形的凹凸形状部;在与所述第一金属隔板相邻的第三金属隔板上一体成形并与所述凹凸形状部抵接的凹凸形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14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2890.1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06 , H01M8/0232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具备发电单元(12),并且上述发电单元(12)设置有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以及第三金属隔板(20)。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在外周部具备第一树脂框构件(58),在上述第一树脂框构件(58)设置有位于发电区域外、与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26)连结的入口缓冲部(62a)和作为将上述入口缓冲部(62a)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2a)连结的入口连结流路的一部分的突出部(58a)。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085806.6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4089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构成燃料电池(10)的单电池单元(12)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8)及第二金属隔板(20)。第一及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18)在外周具有边框部(28a、28b),在所述边框部(28a、28b)的相互相对的一方的两边设有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2a)及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另一方面,在所述边框部(28a、28b)的相互相对的另一方的两边分别分开设有一对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