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36592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10603990.X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1 , H01M8/0206 , H01M8/0247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尽可能地阻止单位电池间的液界电位差的产生。所述燃料电池堆(10)中,在使多个发电电池(12)的电极面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沿重力方向层叠多个发电电池(12)。在构成发电电池(12)的第一金属隔板(24)上设置有出口侧桥部(46b),该出口侧桥部(46b)形成与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和氧化剂气体流路(36)连通的连结流路(48b)。在出口侧桥部(46b)的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侧的端部一体成形有向宽度方向突出而配置在连结流路(48b)内的突起部(50b),来隔断结露水的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2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80121852.3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4029 , H01M8/241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作为一个例子的燃料电池堆10通过沿水平方向交替层叠第一发电单元(12a)和第二发电单元(12b)而构成。第一发电单元(12a)具备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6)、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第二燃料气体流路(58)以及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66),它们被设定为沿层叠方向相位彼此相同。第二发电单元(12b)具备被设定为沿层叠方向相位彼此相同的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6)、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第二燃料气体流路(58)以及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66),它们被设定为与第一发电单元(12a)相位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0454648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02808336.9
申请日:2002-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47 , H01M8/0263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件(10),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单电池(14)和第二单电池(16)。第一单电池(14)具有第一单体(18),第二单电池(16)具有第二单体(20)。在电池组件(10)中设置多个氧化气体通道(46,58)和多个燃料气体通道(56,52)在第一单电池(14)中的氧化气体通道(46)和在第二单电池(16)中的氧化气体通道(58)相互串联连接。在第一单电池(14)中的燃料气体通道(56)和在第二单电池(16)中的燃料气体通道(52)相互串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312250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109164.2
申请日:2008-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73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供给一种燃料电池,一方的构成发电电池(12)的第一金属隔板(18)以及另一方的构成发电电池(12)的第二金属隔板(20)直接层叠而形成冷却介质流路(54)。在第一金属隔板(18)上,在燃料气体流路(34)和入口缓冲部(36a)之间向冷却介质流路(54)侧突出而成形有压线(38a)。在第二金属隔板(20)上,在氧化剂气体流路(44)和入口缓冲部(46a)之间向冷却介质流路(54)侧突出而成形有压线(48a)。压线(38a、48a)相互接触,限制冷却介质向背面缓冲部(56a)流通。
-
公开(公告)号:CN103367777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070494.6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57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E6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通过简单且经济的结构就能够使反应气体沿着反应气体流路顺畅且均匀地流通。燃料电池(10)具备发电单元(12),并且在构成所述发电单元(12)的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的外周部设有第一树脂框构件(58)。在第一树脂框构件(58)的一方的面上设有与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26)连结的入口缓冲部(62a)及出口缓冲部(62b)。在第一树脂框构件(58)的另一方的面上设有与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4)连结且与所述入口缓冲部(62a)及所述出口缓冲部(62b)独立地形成的入口缓冲部(68a)及出口缓冲部(68b)。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39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94964.5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在第一隔板(14)与第二隔板(16)之间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具备树脂框构件(42),并且在所述树脂框构件(42)上设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入口缓冲部(56)。入口缓冲部(56)具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第一缓冲区域(56a)和与燃料气体流路(32)相邻的第二缓冲区域(56b),并且所述第一缓冲区域(56a)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设定得比所述第二缓冲区域(56b)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964425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224483.5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经济且简单的结构尽可能地防止由连结桥部的破坏引起的流路堵塞的燃料电池堆。在构成燃料电池堆(10)的燃料电池(12)中,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由第一金属隔板(16)及第二金属隔板(18)夹持。在第一金属隔板(16)上设置将氧化剂气体流路(26)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0a)之间连通的连结桥部(28a),并且所述连结桥部(28a)具有在面(16a)上相互分离而间断排列的多个树脂制通路部件(32a),在所述树脂制通路部件(32a)之间形成通路(33a)。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39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194964.5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在第一隔板(14)与第二隔板(16)之间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具备树脂框构件(42),并且在所述树脂框构件(42)上设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入口缓冲部(56)。入口缓冲部(56)具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第一缓冲区域(56a)和与燃料气体流路(32)相邻的第二缓冲区域(56b),并且所述第一缓冲区域(56a)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设定得比所述第二缓冲区域(56b)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964425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24483.5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经济且简单的结构尽可能地防止由连结桥部的破坏引起的流路堵塞的燃料电池堆。在构成燃料电池堆(10)的燃料电池(12)中,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由第一金属隔板(16)及第二金属隔板(18)夹持。在第一金属隔板(16)上设置将氧化剂气体流路(26)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0a)之间连通的连结桥部(28a),并且所述连结桥部(28a)具有在面(16a)上相互分离而间断排列的多个树脂制通路部件(32a),在所述树脂制通路部件(32a)之间形成通路(33a)。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085806.6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0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4089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构成燃料电池(10)的单电池单元(12)具备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第一金属隔板(16)、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8)及第二金属隔板(20)。第一及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4、18)在外周具有边框部(28a、28b),在所述边框部(28a、28b)的相互相对的一方的两边设有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2a)及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另一方面,在所述边框部(28a、28b)的相互相对的另一方的两边分别分开设有一对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