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1432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72736.5

    申请日:2006-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Abstract: 汽车车身结构,能增加车轮罩(15)中支撑减振器的部分的刚度,提高车辆的运动稳定性和驾驶性能。基本上为矩形的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从上橡胶件保持体(21)的保持凹槽(21a)的开口端延伸,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外端延伸的凸缘(21c)被点焊在减振器基座(16)的升高壁部分(16c)上,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内端向下延伸的凸缘(21d)被点焊在车轮罩(15)的侧壁上。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和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1a)的封闭横截面(25)。从下橡胶件保持体(22)的保持凹槽(22a)的开口端延伸的横截面形成部分(22b)与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2a)的封闭横截面(26)。

    汽车后部车身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7033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72639.6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B62D25/084 B62D25/088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身结构,它能有效提高汽车车身后部的扭转和弯曲刚度。减振器加强件(21)连接至每个内侧轮罩(15a)的外壁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地板横梁构件(22)连接至地板框架(14)的外壁和后部地板(6)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每个减振器加强件(21)这样延伸,即,使得其下端与相应的地板框架(14)的上端重叠,并连同地板横梁构件(22)点焊至相应的内侧轮罩(15a)上。由此,具有从行李箱(13)的底壁连续延伸至其每个侧壁的脊线(1,1′)的封闭截面框架(23)牢固地将右侧和左侧轮罩(15)以及后部地板(6)连接至地板框架(14)上。

    汽车后部车身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1461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72639.6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B62D25/084 B62D25/088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后部车身结构,它能有效提高汽车车身后部的扭转和弯曲刚度。减振器加强件(21)连接至每个内侧轮罩(15a)的外壁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地板横梁构件(22)连接至地板框架(14)的外壁和后部地板(6)上,以便共同限定一封闭截面。每个减振器加强件(21)这样延伸,即,使得其下端与相应的地板框架(14)的上端重叠,并连同地板横梁构件(22)点焊至相应的内侧轮罩(15a)上。由此,具有从行李箱(13)的底壁连续延伸至其每个侧壁的脊线(1,1′)的封闭截面框架(23)牢固地将右侧和左侧轮罩(15)以及后部地板(6)连接至地板框架(14)上。

    汽车车身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0076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610072736.5

    申请日:2006-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Abstract: 汽车车身结构,能增加车轮罩(15)中支撑减振器的部分的刚度,提高车辆的运动稳定性和驾驶性能。基本上为矩形的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从上橡胶件保持体(21)的保持凹槽(21a)的开口端延伸,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外端延伸的凸缘(21c)被点焊在减振器基座(16)的升高壁部分(16c)上,从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的内端向下延伸的凸缘(21d)被点焊在车轮罩(15)的侧壁上。封闭横截面形成部分(21b)和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1a)的封闭横截面(25)。从下橡胶件保持体(22)的保持凹槽(22a)的开口端延伸的横截面形成部分(22b)与减振器基座(16)共同限定了围绕保持凹槽(22a)的封闭横截面(26)。

    盖紧固构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82266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80062777.5

    申请日:2011-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紧固构造,通过螺栓(96)对盖(66)进行紧固。盖紧固构造(13)中,将螺栓(96)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保持在将调整开口部(73)关闭的盖(66)上。在盖(66)上开设插入螺栓(96)的插入孔(101),将插入孔(101)的周缘的一部分以使螺栓(96)能够滑动的方式切口并使其与周缘连续,并开设限制返回开口部(104),其对螺栓(96)向插入孔(101)的返回进行限制。与限制返回开口部(104)连续地,以比插入孔(101)的半径小的半径开设支承紧固孔(108),该支承紧固孔(108)以螺栓(96)能够进入的方式开设。

    车身前部构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993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39164.6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能够防止在设置重量部(配重)的情况下引起的保险杠外观件的下垂,并且能够有效抑制由发动机的怠速摆动而导致的保险杠外观件的振动。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设在车身前方下部的保险杠外观件(17);在车身前部的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骨架部件(21);和与骨架部件(21)相比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件(26),其中,延伸部件(26)具有:用于防止保险杠外观件(17)的振动的重量部(28);接合固定在骨架部件(21)上的骨架部件接合部(56、56);和使延伸部件(26)的至少一部分与保险杠外观件(17)的后表面(17a)相对的保险杠相对部(42)。

    车辆的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931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780091523.3

    申请日:2017-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车身的面板,其包括:通过冲压成型而形成的金属制的加强内面板(5);以及通过加厚处理针对加强内面板(5)局部进行加厚的加厚部(8)。加强内面板(5)包括第1面(5A)、第2面(5B)、及连接第1面(5A)与第2面(5B)的棱线(7),加厚部(8)设置于棱线(7)。

    车辆的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0931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80091523.3

    申请日:2017-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车身的面板,其包括:通过冲压成型而形成的金属制的加强内面板(5);以及通过加厚处理针对加强内面板(5)局部进行加厚的加厚部(8)。加强内面板(5)包括第1面(5A)、第2面(5B)、及连接第1面(5A)与第2面(5B)的棱线(7),加厚部(8)设置于棱线(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