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44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15281.1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对内部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2)的制冷剂供给机构(30)从比筒状构件(52)的底面(70)靠旋转轴(50)的一端侧的位置向底面(70)供给冷却流体(42),筒状构件(52)的底面(70)具备沿着旋转轴(50)的轴向贯通的贯通孔(86),通过贯通孔(86)向筒状构件(52)的内部供给冷却流体(42)。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9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80068757.4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H02K5/02 , H02K5/08 , H02K11/022 , Y02T10/641
Abstract: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由树脂形成覆盖电动马达(7)的侧表面部的侧罩(82),并且从在侧罩(82)内设置的油路(90)的多个排油孔(95)向电动马达(7)的定子(71)喷射润滑油来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08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06440.0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机构的润滑装置,能够可靠地供给润滑油且能够抑制管的损伤。第3管部位(49)在第1管部位侧端部(49a)与第2管部位侧端部(49b)之间具有弯折部(49c)。在第2箱体(11B)的内壁面(70),在位于弯折部(49c)的上游侧且与第3管部位(49)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1保持部(73),并且在位于弯折部(49c)的下游侧且与第3管部位(49)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2保持部(74)。至少在第3管部位(49)的对应于第1保持部(73)的位置与弯折部(49c)之间的距离(L1)、以及第3管部位(49)的对应于第2保持部(74)的位置与弯折部(49c)之间的距离(L2)中的距离较短的一方设有用于向轴供给油的油孔(49d)。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25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320.5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具有发动机(6)和电动机(7)的混合动力车的动力传递装置(1),其具有行星齿轮机构(31),该行星齿轮机构(31)被配置为太阳轮(32)、行星架(36)和齿圈(35)进行差动旋转。太阳轮(32)连接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方并连接到电动机(7)。齿圈(35)连接到能够停止旋转状态的锁定机构。行星架(36)被配置为向副轴(14)传递动力。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方被配置为不经由行星齿轮机构(31)而向副轴(14)传递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81822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084613.8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用于具有发动机(6)和电动机(7)的混合动力车,其具有行星齿轮机构(31),该行星齿轮机构(31)被配置为太阳轮(32)、行星架(36)和齿圈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方并连接到电动机(7)。齿圈(35)连接到能够停止旋转状态的锁定机构。行星架(36)被配置为向副轴(14)传递动力。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方被配置为不经由行星齿轮机构(31)而向副轴(14)传递动力。(35)进行差动旋转。太阳轮(32)连接到第一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17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91323.1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机构的润滑装置,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又能够抑制在油面倾斜的情况下夹入空气。挡板(20)具有:挡板主体(21),其在从齿轮(G)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呈圆弧形状,并且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筒部(22),其在变速箱体(11)的底面侧具有油吸入口(22c),并且朝向循环通道开口部(14)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以及面部(23),其连接挡板主体(21)和筒部(22),并且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筒部(22)插入于循环通道开口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08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106440.0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机构的润滑装置,能够可靠地供给润滑油且能够抑制管的损伤。第3管部位(49)在第1管部位侧端部(49a)与第2管部位侧端部(49b)之间具有弯折部(49c)。在第2箱体(11B)的内壁面(70),在位于弯折部(49c)的上游侧且与第3管部位(49)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1保持部(73),并且在位于弯折部(49c)的下游侧且与第3管部位(49)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2保持部(74)。至少在第3管部位(49)的对应于第1保持部(73)的位置与弯折部(49c)之间的距离(L1)、以及第3管部位(49)的对应于第2保持部(74)的位置与弯折部(49c)之间的距离(L2)中的距离较短的一方设有用于向轴供给油的油孔(49d)。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4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80015281.1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对内部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2)的制冷剂供给机构(30)从比筒状构件(52)的底面(70)靠旋转轴(50)的一端侧的位置向底面(70)供给冷却流体(42),筒状构件(52)的底面(70)具备沿着旋转轴(50)的轴向贯通的贯通孔(86),通过贯通孔(86)向筒状构件(52)的内部供给冷却流体(42)。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080068757.4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H02K5/02 , H02K5/08 , H02K11/022 , Y02T10/641
Abstract: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由树脂形成覆盖电动马达(7)的侧表面部的侧罩(82),并且从在侧罩(82)内设置的油路(90)的多个排油孔(95)向电动马达(7)的定子(71)喷射润滑油来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38182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4613.8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用于具有发动机(6)和电动机(7)的混合动力车,其具有行星齿轮机构(31),该行星齿轮机构(31)被配置为太阳轮(32)、行星架(36)和齿圈(35)进行差动旋转。太阳轮(32)连接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方并连接到电动机(7)。齿圈(35)连接到能够停止旋转状态的锁定机构。行星架(36)被配置为向副轴(14)传递动力。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方被配置为不经由行星齿轮机构(31)而向副轴(14)传递动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