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86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607173.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30)具备:电动机(MOT),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CL);电动机壳体(40),其收容电动机;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其与电动机电连接,且将向电动机供给的电力及从电动机供给的电力进行变换。电力变换装置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前侧,在电力变换装置的上部以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设置有DC连接器(51),该DC连接器连接与电池(BAT)连接的DC线(31)。DC连接器具有与在电力变换装置PDU的内部配置的母线(53)连接的内部连接部(51a)。DC连接器构成为能够从电力变换装置的上方接触到内部连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145559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80072346.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住友电工烧结合金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5/08
Abstract: 齿轮部件具备齿部,该齿部具有由渐开线曲线构成的齿面,在与所述齿部的齿宽方向正交的剖面,所述齿部在所述齿面的齿顶侧的区域,具有相对于所述渐开线曲线凹陷的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0606540.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提高维护性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30)具备:旋转电机(MOT),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CL);旋转电机壳体(40);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电力变换装置(PDU)在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旋转电机(MOT)的一方侧。电力变换装置(PDU)具有第一连接器(51),该第一连接器(51)连接向旋转电机(MOT)供给的电力及从旋转电机(MOT)供给的电力所流动的第一电力线(31)。第一连接器(51)在旋转轴方向上设置于第一端部侧,且从上方观察时配置为随着在旋转轴方向上趋向远离电力变换装置(PDU)的方向而在正交方向上向远离旋转电机(MOT)的方向倾斜规定角度而从电力变换装置(PDU)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7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161431.1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机单元,其具备:旋转电机,其具有筒状的定子、与所述定子同轴地配置的转子、与所述转子同轴地配置的轴、收容所述定子及所述转子的筒状的壳体;及驱动装置,其具有朝向所述壳体鼓出的鼓出部,且被固定于在所述壳体中处于所述转子的半径方向的周面。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鼓出部对应的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68691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080056432.4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82 , F16H57/0479
Abstract: 一种行星齿轮的小齿轮轴支承结构,仅通过不需要铆接工序或特殊装置的简单工序就能够在使小齿轮轴的相位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小齿轮;轴支承小齿轮的小齿轮轴;和具有将小齿轮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多个轴支承孔的行星架,小齿轮轴支承结构通过将小齿轮轴支承于轴支承孔而构成,所述小齿轮轴支承结构包括:在小齿轮轴的端面形成的台阶部;和通过被安装于行星架而能够卡定台阶部的止脱垫圈,安装于行星架的止脱垫圈的外周缘与分别插入于多个轴支承孔的各个小齿轮轴的台阶部对置并能够卡定,从而完成多个小齿轮轴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相位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14175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80048376.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单元(30)具备:旋转电机(MOT),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CL);旋转电机壳体(40);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电力变换装置(PDU)在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旋转电机(MOT)的一侧。在旋转电机壳体(40)的旋转电机收容部(41)储存有第一冷却液(LB)。驱动单元(30)具有:第一连接部(70),其将旋转电机(MOT)与电力变换装置(PDU)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60),其将设置于旋转电机(MOT)的传感器与电力变换装置(PDU)电连接。第一连接部(70)及第二连接部(60)在正交方向上配置于旋转电机(MOT)与电力变换装置(PDU)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05999.4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能够提升结构强度来保护高电压电气部件并提升碰撞安全性能。车辆前部结构包括:侧框架,设置在车辆的侧部,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副框架,安装在所述侧框架的下方,且支撑悬吊部件;高电压电气部件,设置在地板面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副框架的后方;补强框架,设置在所述高电压电气部件的周围;以及块部件,设置在所述补强框架的前端,其中所述块部件具有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副框架往上方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2172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23967.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高驱动单元的冷却性能的车辆。在车辆(1)中搭载有驱动单元(30)。驱动单元(30)具备:旋转电机(MOT),其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大致水平延伸的旋转轴(CL);以及电力变换装置(PDU),其与旋转电机(MOT)电连接。在驱动单元(30)中连结有向驱动单元(30)导入冷却液(WT)的冷却液导入管(33)、及从驱动单元(30)排出冷却液(WT)的冷却液排出管(34)。冷却液导入管(33)连结的冷却液导入管连结部(35)及冷却液排出管(34)连结的冷却液排出管连结部(36)设置为在比驱动单元(30)的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处从驱动单元(30)的车宽方向与冷却液导入管(33)及冷却液排出管(34)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70913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064187.5
申请日:2017-02-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44 , F16H57/0421 , F16H57/04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其通过将润滑油直接供给至与行星齿轮机构相邻的断开连接机构,能够顺畅地进行断开连接机构的润滑。变速器具备:行星齿轮机构(10),其具备配设于旋转轴(61)上的太阳齿轮(11)、多个小齿轮(12)、支承多个小齿轮的行星架(13)、以及在行星架的外径侧与小齿轮啮合的齿圈(15);断开连接机构(80),其进行行星齿轮机构的断开或连接;操作部件(90),其操作断开连接机构;变速器的壳体(51),其收纳行星齿轮机构、断开连接机构和操作部件;以及安装部件(20),其用于将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安装于壳体,在安装部件中,在操作部件的上方形成有用于导入润滑油的开口部(21)。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080068757.4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H02K5/02 , H02K5/08 , H02K11/022 , Y02T10/641
Abstract: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由树脂形成覆盖电动马达(7)的侧表面部的侧罩(82),并且从在侧罩(82)内设置的油路(90)的多个排油孔(95)向电动马达(7)的定子(71)喷射润滑油来进行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