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42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80096683.6

    申请日:2019-12-27

    摘要: 本发明的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设置于车身的前部或后部,在碰撞载荷从该车身的前方或后方输入时吸收碰撞能量,该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具有:发生轴向压溃而吸收碰撞能量且具有顶板部和与该顶板部相连的纵壁部的筒状构件(3);以及涂布或粘贴于筒状构件(3)的至少包含顶板部和纵壁部的外表面的第一外表面的树脂(9),该涂布或粘贴的树脂(9)的加热后的厚度为8mm以下且形成封闭截面空间的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以10MPa以上的胶粘强度胶粘于上述第一外表面。

    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该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4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80051021.X

    申请日:2020-03-25

    IPC分类号: B62D21/15 B62D25/20

    摘要: 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具有:筒状构件(3),使用具有顶板部(7a)和纵壁部(7b)的帽形截面构件而形成;涂膜形成构件(5),在顶板部(7a)和纵壁部(7b)的内表面中的包含将顶板部(7a)与纵壁部(7b)连结的角部(7c)的部分,形成与顶板部(7a)内表面、纵壁部(7b)内表面及角部(7c)内表面隔开0.2mm以上且3mm以下的间隙(11)而配设的涂膜,并由与筒状构件(3)相比强度较低的材质构成;及涂膜(13),形成于间隙(11)并由电沉积涂料形成。

    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3276.1

    申请日:2019-09-06

    摘要: 本发明的汽车用碰撞能量吸收部件1设置在车身的前部或后部,在从该车身的前方或后方输入碰撞载荷时吸收碰撞能量,特征在于,具有:筒状构件3,其轴向压坏以吸收碰撞能量,并具有顶板部和与该顶板部连续的纵壁部;和树脂9,其涂布或贴附于筒状构件3的至少顶板部及纵壁部的内表面,该涂布或贴附的树脂9加热后的厚度为8mm以下,其形成闭合截面空间的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且以10MPa以上的粘接强度粘接于所述内表面。

    闭截面结构体的成形方法及闭截面结构体的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3429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80027891.3

    申请日:2013-05-23

    IPC分类号: B21D5/01 B21D47/01 B21D39/02

    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可从平板材料简易且高尺寸精度地成形闭截面结构。在冲压成形的第一工序,将加工材料(1)成形为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由最终的闭截面形状所要求的曲率形状。在接着的第二工序中,对于在第一工序中成形的加工材料,通过从板厚方向利用冲头(15)和衬垫(16)夹入底部(2、3),向左右的侧壁部靠近的方向弯曲成形。接着在第三工序中,在将第二工序中成形的加工材料的底部配置于衬垫上的状态下,将一对凸缘部(7、8)彼此对接,利用衬垫的支承所述底部的支承面和一对按压凸轮的左右的压入了侧壁部的压入面划分出与最终的闭截面形状为同一空间形状的型腔。然后,利用配置于一对凸缘部的上方的第二冲头的压下部(31)将一对凸缘部向腔体侧压下。

    弯曲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7419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3047.6

    申请日:2010-09-28

    IPC分类号: B21D51/16 B21D5/0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曲部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件成形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弯曲工序,在该弯曲工序中,将已被形成为与弯曲部件(30)的长度方向的弯曲相对应的弯曲轮廓形状的坯件(1、2)弯折成与所述弯曲部件的截面形状的分割部分相对应的截面形状;以及接合工序,在该接合工序中,将由所述弯曲工序获得的两个(或者三个以上)部件(10、20)进行接合。在现有的成形方法中,在将高强度钢板的单板作为原材料的情况下,无法利用一体冲压成形实现向所希望的弯曲部件的成形,或者在将低强度钢板的单板作为原材料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实现向弯曲部件的成形,但会导致部件强度不足,因此部件强度不足导致基于加强部件的增加的重量增加。

    汽车用骨架部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32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80061706.5

    申请日:2018-08-01

    IPC分类号: B62D25/04 B62D65/00

    摘要: 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用骨架部件亦即A柱下侧(1)而言,在具有俯视时大致呈T字形状,而与相当于该大致T字形状的横边以及纵边的各个部位交叉的剖面是由顶板部(3a)、纵壁部(3b)、凸缘部(3c)构成的帽形截面形状的外板(3);以及与外板(3)的凸缘部(3c)接合而在与外板(3)之间形成闭剖面的内板(5),内板(5)与外板(3)由金属构成的部件中,具有在形成于外板(3)与内板(5)之间的空间内,一端与外板(3)的内面(3d)而另一端与内板(5)的内面(5a)分别接合的树脂制的多个加强部件(7),加强部件(7)的形状以及配置基于形状最佳化解析方法的解析结果来设定,加强部件(7)的形状具有柱状或者两端部隆起的柱状。

    闭截面结构体的成形方法及闭截面结构体的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4985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80028241.0

    申请日:2013-05-23

    IPC分类号: B21D5/01 B21D51/16

    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从平板材料简易且尺寸精度良好地成形闭截面结构。在冲压成形的第一工序中,将加工材料(1)成形为在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由最终的闭截面形状要求的曲率形状,并且向在最终的闭截面形状中成为弯曲线的位置赋予弯曲引导线G。在接着的第二工序中,对于利用第一工序成形出的加工材料,从板厚方向利用冲头(15)和衬垫(16)夹入底部(2、3),向一对冲模(17)之间压入冲头,由此向左右的侧壁部接近的方向进行弯曲成形。在接着的第三工序中,在利用第二工序成形出的加工材料的底部上配置有与最终的闭截面形状为同一外周形状的塞子(20),将底部及左右的侧壁部向塞子的外周压紧,由此以弯曲引导线为边界而对底部及左右的侧壁部进行弯曲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