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68363.3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36 , H01M4/583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本公开为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弹性体的二次电池组件。所述弹性体的压缩模量为5MPa~120MPa。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上述正极具有包含Ti作为主要成分且厚度为1μm~8μm的正极集电体,上述负极具有从负极集电体起依次形成的第1层和第2层,上述第1层具有包含10%耐力为3MPa以下的第1碳系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上述第2层具有包含10%耐力为5MPa以上的第2碳系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2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200.1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和从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第2突起。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和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的粗化率为3~20。通过使用这样的集电体,在使用高容量的、锂离子吸藏时的膨胀较大的活性物质时,可抑制活性物质从集电体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6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4138.X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 H01M10/0525 , H01M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所述平坦面突出的多个第1突起;和从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多个第2突起,所述第1突起以规则的图案配置于所述基材部上,使其被配置于在所述平坦面内相互平行并且以第1间隔配置的多条第1假想直线与在所述平坦面内与所述第1假想直线垂直并以比所述第1间隔小的第2间隔配置的多条第2假想直线的交点、以及由相邻的两条所述第1假想直线和相邻的两条所述第2假想直线构成的矩形的中心,含有所述第2突起的第1突起的顶部的表面粗糙度Rz2是所述基材部的平坦面的表面粗糙度Rz0的1.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667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780001356.5
申请日:2007-11-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13 , H01M4/136 , H01M4/362 , H01M4/483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66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集电体(11),其至少在单面上形成有凹部(12)和凸部(13);和柱状体(15),其由n(n≥2)段柱状体部层叠而成,并具有所述柱状体部的奇数段和偶数段的元素含有比率的变化方向不同的构成,所述柱状体部斜立形成在所述集电体(11)的凸部(13)上且元素含有比率在所述集电体(11)的纵向上依次变化;其中所述负极具有下述的构成:至少凸部(13)纵向的剖面中的3个表面(13a、13b、13c)被柱状体部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80069313.3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具备以Ti为主要成分的正极集电体、和配置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具有3g/cc以上的密度,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出于2μm~20μm的范围,所述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处于1μm~8μm的范围,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所述粘结剂的含量满足下式:y=0.006x2+0.0262x+a(其中,y为粘结剂的含量(质量%),x为所述正极集电体的厚度,a为0.3~2.2的实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22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0780031200.1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和从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第2突起。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和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的粗化率为3~20。通过使用这样的集电体,在使用高容量的、锂离子吸藏时的膨胀较大的活性物质时,可抑制活性物质从集电体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89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80000048.5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6 , H01G11/28 , H01G11/50 , H01G11/70 , H01G11/8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3 , Y10T15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元件用电极,其具有至少在单面上形成有凹部和凸部的集电体、以及在集电体的凸部上形成的柱状体。柱状体所具有的构成是,含有至少与氧键合且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活性物质,柱状体的活性物质的氧含有比率随着从集电体界面的离开而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346836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780000901.9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 H01M4/0423 , H01M4/131 , H01M4/70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逆地嵌入及脱嵌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至少在单面形成有凹部(12)和凸部(13)的集电体(11)、和通过将形成于集电体(11)的凸部(13)上的元素含有比率在集电体(11)的长度方向依次变化的柱状体部(16a、16b、16c)层叠为n(n≥2)段而成的柱状体(15),并具有柱状体部(16a、16b、16c)的奇数段和偶数段的元素含有比率的变化方向不同的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8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048.5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6 , H01G11/28 , H01G11/50 , H01G11/70 , H01G11/8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3 , Y10T15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元件用电极,其具有至少在单面上形成有凹部和凸部的集电体、以及在集电体的凸部上形成的柱状体。柱状体所具有的构成是,含有至少与氧键合且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活性物质,柱状体的活性物质的氧含有比率随着从集电体界面的离开而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449408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18249.3
申请日:2007-10-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集电体和担载在其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多个柱状粒子。集电体的表面包含凹部和被所述凹部区划的多个突出区域。所述突出区域上担载有柱状粒子。此外,本发明涉及采用所述负极的锂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主要是循环特性优良的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采用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