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3819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10080626.3
申请日:2020-0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6755 , G02F1/16756 , G02F1/16766 , H01L27/12
Abstract: 提供能利用多个电流路进行驱动的半导体基板和显示装置。半导体基板具备第一基材、栅极线(G)、源极线(S)、绝缘膜、第一像素电极(PE1)、以及在源极线(S)与第一像素电极(PE1)之间并联连接的第一晶体管(Tr1)和第二晶体管(Tr2)。第一晶体管(Tr1)的第一半导体层(SC1)和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二半导体层(SC2)分别具有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以及沟道区域(RC)。第一半导体层(SC1)和第二半导体层(SC2)与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表面是上述绝缘膜的源极线(S)侧的面。第一半导体层(SC1)和第二半导体层(SC2)各自的沟道区域(RC)的整体与栅极线(G)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980055158.X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林宏宜
IPC: G09F9/30 , G02F1/1335 , G02F1/1343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多条影像信号线中的一部分影像信号线具备配置在边框区域且两端与多个延伸布线部(延伸布线)连接的多个迂回布线部(迂回布线)。多条影像信号线的多个迂回布线部包括:配置在第二导电层的多条第二层迂回布线、和配置在与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不同的第三导电层的多条第三层迂回布线。多条第二层迂回布线的配置间距及多条第三层迂回布线的配置间距分别小于显示区域内的多条影像信号线的配置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0650200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757298.X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林宏宜
IPC: G02F1/1343 , G02F1/133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像素电极,具有多个单位像素电极并排列为矩阵状;各个像素电路,向各个单位像素电极供给用于通过面积灰度方式进行灰度显示的白电压或者黑电压;第1及第2极性电压线,沿像素电极所排列的行延伸地并列设置,分别向像素电路供给白电压及黑电压;控制部,将第1、第2极性电压线中的至少极性反转驱动对象的极性电压线汇集为多个块单位,以块单位对极性反转驱动对象的极性电压线赋予极性反转信号,像素电路具有:像素开关,使二值影像信号导通、断开;存储器,从像素开关接收二值影像信号并保持;极性选择部,与保持的二值影像信号对应地选择第1或第2极性电压线中某一方的电压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9929.9
申请日:2020-0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H01L29/786 , G02F1/16755 , G02F1/16757 , G02F1/1676 , H01L27/12
Abstract: 提供能利用多个电流路进行驱动的薄膜晶体管。半导体基板具备第一基材、栅极线(G)、源极线(S)、绝缘膜、第一像素电极(PE1)、以及在源极线(S)与第一像素电极(PE1)之间并联连接的第一晶体管(Tr1)和第二晶体管(Tr2)。第一晶体管(Tr1)的第一半导体层(SC1)和第二晶体管(Tr2)的第二半导体层(SC2)分别具有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以及沟道区域(RC)。第一半导体层(SC1)和第二半导体层(SC2)与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一表面是上述绝缘膜的源极线(S)侧的面。第一半导体层(SC1)和第二半导体层(SC2)各自的沟道区域(RC)的整体与栅极线(G)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207966.9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林宏宜
IPC: H01L27/12 , G02F1/1362 , G02F1/167 , G02F1/1675 , G02F1/16755
Abstract: 半导体基板具备: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与所述扫描线重叠;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以及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以及信号线,设于所述绝缘层上,与所述扫描线交叉,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绝缘层具有由一对长边以及一对短边构成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所述长边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开口部的所述短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信号线经由所述第一开口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及所述第二半导体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66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610178278.7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 , G02F1/1362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第1像素行,包含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1副像素及第2副像素;第2像素行,包含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3副像素及第4副像素,并且在第1像素行的第2方向上排列;栅极布线群,包含多个栅极布线;源极布线群,包含多个源极布线;显示驱动部,生成向第1及第2像素行的各副像素写入的影像信号,经由源极布线向各副像素供给影像信号,所述显示驱动部在1帧期间内不改变极性地供给使相邻的源极布线的信号极性成为相反极性的影像信号,向所述第1像素行的各副像素写入彼此为同一极性的影像信号,向所述第2像素行的各副像素写入彼此为同一极性且与被写入所述第1像素行的影像信号的极性为相反极性的影像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5589249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751532.3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5 , G02F1/133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型显示装置,能够抑制因外部光的入射而导致的薄膜晶体管的漏光。阵列基板(13)具备玻璃基板(21)、多个薄膜晶体管(22)、多个像素电极(27)、金属膜(25)。多个薄膜晶体管(22)设置于玻璃基板(21)。多个像素电极(27)相互隔开间隔设置,且由薄膜晶体管(22)驱动。多个像素电极(27)对从对置基板侧入射的外部光(L)进行反射。金属膜(25)设置在像素电极(27、27)的间隔与薄膜晶体管(2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5892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751532.3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5 , G02F1/13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02 , G02F1/1362 , G02F1/136209 , G02F1/133553 , G02F1/1335 , G02F1/13363 , G02F2001/133557 , G02F2001/1336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型显示装置,能够抑制因外部光的入射而导致的薄膜晶体管的漏光。阵列基板(13)具备玻璃基板(21)、多个薄膜晶体管(22)、多个像素电极(27)、金属膜(25)。多个薄膜晶体管(22)设置于玻璃基板(21)。多个像素电极(27)相互隔开间隔设置,且由薄膜晶体管(22)驱动。多个像素电极(27)对从对置基板侧入射的外部光(L)进行反射。金属膜(25)设置在像素电极(27、27)的间隔与薄膜晶体管(2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292966.7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林宏宜
IPC: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LED芯片并减低了亮度不均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是包括多个第一像素以及多个第二像素的显示装置,多个第一像素各自包括:包含第一阳极及第一阴极的第一LED芯片、包含第二阳极及第二阴极的第二LED芯片、以及第一晶体管,第一LED芯片与第二LED芯片并联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以及漏电极中的一方与第一电源电压线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以及漏电极中的另一方与第一阳极以及第二阴极电连接,第一阴极以及所述第二阳极与第二电源电压线电连接,第一电源电压线的第一电位与第二电源电压线的第二电位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80055158.X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林宏宜
IPC: G09F9/30 , G02F1/1335 , G02F1/1343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多条影像信号线中的一部分影像信号线具备配置在边框区域且两端与多个延伸布线部(延伸布线)连接的多个迂回布线部(迂回布线)。多条影像信号线的多个迂回布线部包括:配置在第二导电层的多条第二层迂回布线、和配置在与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不同的第三导电层的多条第三层迂回布线。多条第二层迂回布线的配置间距及多条第三层迂回布线的配置间距分别小于显示区域内的多条影像信号线的配置间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