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7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80052685.5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10/04 , B25F5/00 , B60L50/60 , B60L58/10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10/0587 , H02J3/32 , H02J7/00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卷绕电极体,该卷绕电极体包含正极、负极及隔板,并且,由隔着该隔板彼此层叠后的正极及负极以卷绕轴为中心卷绕而成。与卷绕轴正交的卷绕电极体的截面具有由平坦部和隔着该平坦部彼此相对的一对弯曲部划定的扁平形状。负极包含负极集流体、及形成于该负极集流体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卷绕电极体的宽度、该卷绕电极体的卷绕层数、及在弯曲部彼此相邻的两个负极集流体之间的第二距离与在平坦部彼此相邻的两个负极集流体之间的第一距离的比满足下述的条件A及条件B中的任意之一。条件A:宽度为30mm以上且160mm以下,卷绕层数为8以上且19以下,比为0.989以下。条件B:宽度大于160mm,卷绕层数为15以上,比为0.98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87012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80047022.X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10/04 , H01M50/107 , H01M50/244 , H01M50/50 , H01M4/0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具备:具有正极引线的带状的正极;以及具有负极引线的带状的负极,其中,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以使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的长边方向的第一端为内周侧、所述长边方向的第二端为外周侧的方式卷绕为扁平状,所述正极引线及所述负极引线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伸出,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所述正极的厚度比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所述正极的厚度薄。
-
公开(公告)号:CN1129560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80072881.9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48 , H01M10/0566 , H01M10/0567 ,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具有层状岩盐型晶体结构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的正极、包含石墨的负极、和电解液。将在4.20V以上的闭路电压下进行了24小时恒压充电的状态作为满充电状态,在该满充电状态下测定的负极的开路电位(以金属锂为基准)为19mV以上且86mV以下。将从满充电状态恒流放电至所述闭路电压达到2.00V后在2.00V的闭路电压下进行了24小时恒压放电时得到的放电容量作为最大放电容量,在从满充电状态仅放电相当于该最大放电容量的1%的容量时,负极的电位变动量为1m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24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80066729.2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50/10 , H01M50/147 , H01M50/172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电池元件(100);第一收容部件(110),其具有具备第一底部(111)、第一侧壁部(112)以及第一开口部(110K)的容器状结构,并收容电池元件;以及第二收容部件(120),其具有具备第二底部(121)、第二侧壁部(122)以及第二开口部(120K)的容器状结构,且该第二底部(121)与第一开口部(110K)对置,并且第二侧壁部(122)从外侧按压于第一侧壁部(112)并且安装于第一收容部件(110),该第二侧壁部(122)从靠近第二底部(121)的一侧依次包括:向内侧屈曲的第一屈曲部(122B)和向外侧屈曲的第二屈曲部(122C)。
-
公开(公告)号:CN11087012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7022.X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具备:具有正极引线的带状的正极;以及具有负极引线的带状的负极,其中,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以使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的长边方向的第一端为内周侧、所述长边方向的第二端为外周侧的方式卷绕为扁平状,所述正极引线及所述负极引线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伸出,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端侧的所述正极的厚度比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的所述正极的厚度薄。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80078835.X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含有具有层状岩盐型晶体结构的锂钴复合氧化物;负极,含有石墨;以及电解液。将在4.38V以上的闭路电压下进行了24小时恒定电压充电的状态作为满充电状态,并且将在从该满充电状态恒定电流放电至闭路电压达到3.00V之后在3.00V的闭路电压下进行了24小时恒定电压放电时得到的放电容量作为最大放电容量,在从满充电状态仅放电了与该最大放电容量的1%相当的容量时,正极的电位变动量为2m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8210.3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具备包含锂钴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该锂钴复合氧化物具有层状岩盐型的晶体结构;负极,具备包含石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电解液。在将闭路电压的上限值设为4.42V以上而进行了充放电时,在单位容量(mAh/g)与面积比率(%)的关系中,满足由168mAh/g≤单位容量(mAh/g)≤(‑0.28×面积比率(%)+178)mAh/g表示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85201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1089.3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2J7/10 , H01M2/1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44 , H01M10/48 , H02J7/00 , H02J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3 , B60L11/1809 , B60L11/187 , H01M2/10 , H01M4/13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10/44 , H01M10/48 , H01M2220/20 , H01M2300/004 , H02J7/00 , H02J7/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充电方法,当用于给具有容纳于外装体中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时,包含在充电期间计算相对于充电电量或时间的由恒电压充电中充电电流的二阶微分的值;并且,如果在临近充电开始之前的环境温度为T1的充电期间,观察到由该二阶微分计算的值的符号从正变为负或从负变为正,如果在临近下次充电开始之前的环境温度等于或小于T2,则从该下次充电开始使恒电流充电电流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低于初始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9560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80072253.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其包含具有层状岩盐型的晶体结构的锂钴复合氧化物;负极,其包含石墨;以及电解液。将在4.38V以上的闭路电压下进行了24小时恒压充电的状态作为完全充电状态,在该完全充电状态下测定的负极的开路电位(以锂金属为基准)为19mV以上且86mV以下。将从完全充电状态进行恒流放电直至闭路电压达到3.00V之后,在3.00V的闭路电压下进行了24小时恒压放电时得到的放电容量作为最大放电容量,在从完全充电状态仅放电了相当于该最大放电容量的1%的容量时,负极的电位变动量为1m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0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80078210.3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具备包含锂钴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该锂钴复合氧化物具有层状岩盐型的晶体结构;负极,具备包含石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电解液。在将闭路电压的上限值设为4.42V以上而进行了充放电时,在单位容量(mAh/g)与面积比率(%)的关系中,满足由168mAh/g≤单位容量(mAh/g)≤(‑0.28×面积比率(%)+178)mAh/g表示的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