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402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80121279.1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87 , H01M2/1241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Abstract: 提供一种袋型二次电池,该袋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片,其从该电极组件向外延伸;袋型电池壳,其用于安置该电极组件;第一密封部分,其用于密封该袋型电池壳和该电极片;以及第二密封部分,其在该第一密封部分和该电极组件之间、除电极片所处位置之外的位置形成。该二次电池被配置为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使得通过进一步密封该电极片除了其占据的部分以外的内部部分,一个通道借助于电极片部分形成。这样一种结构允许气体容易地单方向排出,即使当电池内部由于气体的形成达到一定水平的内部压力时,并且使得气体排出方向能够实现在先的预期。因此,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安全性的袋型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21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8332.9
申请日:2007-07-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G11/06 , H01G11/26 , H01M2/266 , H01M10/04 , H01M2220/30 , Y02E60/122
Abstract: 在此公开一种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的堆叠或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被构造为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从构成电极组件的电极板中突出有其中未采用活性材料的接头(电极接头),所述电极接头电连接至电极导片,并且在电极导片-电极接头联结部分处,多个电极接头联结至电极导片的顶部和底部,使得在电极之间在电极导片-电极接头联结部分的阻抗差异被最小化。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电极组件的电化学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156263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1908.6
申请日:2006-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电极组件和锂电解质,该电极组件由阴极、阳极和隔板组成,其中该电极和/或电解质包含在电池过充电时分解、且在分子结构中包含氨基甲酸酯基的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和/或聚合物(“聚氨酯”)。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为添加具有氨基甲酸酯基的化合物或聚合物至电极和/或电解质,其中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以此方式添加的化合物和/或聚合物基本上不会对电池的总体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且在电池过充电时高度可靠地分解,由此提供时间延迟效应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且其分解产物导致电池内阻的急剧增加,由此增加了电池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76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80016862.0
申请日:2023-01-13
IPC: H01M4/66 , H01M4/04 , H01M10/0525 , C23C2/12 , C23C2/04 , H01M4/70 , H01M4/1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粘附性和低界面电阻的正极的包含粘附增强层的集电器、包含其的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锂二次电池,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电器、包含其的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集电器包含:导电金属层;以及设置在金属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粘附增强层,其中,粘附增强层具有90 nm至600 nm的表面粗糙度(Ra)和70°至120°的二碘甲烷接触角。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194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780027717.3
申请日:2007-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16 , H01M2/1022 , H01M2/1072 , H01M2/202 , H01M2/24 , H01M6/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堆叠-折叠型电池(“单元电池”)的二次电池,所述堆叠-折叠型电池是通过使用长分隔薄板将被构造为其中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位于每一电极组件的相对的各侧的堆叠型结构的小尺寸电极组件(“双电池”)与被构造为其中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位于每一电极组件的相对的各侧的堆叠型结构的小尺寸电极组件(“全电池”)进行卷绕来制造的,其中所述单元电池安装在电池壳中,每一单元电池具有一个或多个从其每一相对的末端突出的电极终端,单元电池被安装到电池壳的容纳部,使得将单元电池布置为堆叠布置结构或者平面布置结构,同时将所述单元电池的电极终端彼此连接。根据本发明,增加了单元电池之间的电耦合力和物理耦合力。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高容量二次电池显示出提高的结构稳定性。另外,通过简单的装配过程,可大大提高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06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4465.7
申请日:2007-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266 , H01M10/0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堆叠或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被构造为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未涂覆活性材料的接头(电极接头)从构成电极组件的电极板突出,电极引线位于堆叠的电极接头的单侧末端以使得电极引线电连接至电极接头,并且结合至电极接头的电极引线具有圆化末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此电极组件的电化学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53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080045500.7
申请日:2010-10-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 H01M2/0257 , H01M4/0447 , H01M10/049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446 , Y10T29/49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解液注入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时,在电解液浴中浸没电池单元以使电解液浸渍到单元内部。根据本发明,电解液可以同时浸渍,活化后电解液安置于电池单元的内部,由此电池单元的密封时,能够防止电解液沾粘在密封部分(即电解液粘附密封)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1904030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880120979.9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41 , H01M2/0207 , H01M2/024 , H01M2/0275 , H01M2/0277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成如下结构的板形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外壳中,并且该电池外壳通过热焊接密封,其中,该电池外壳在其位于电极组件接收部周围的密封部处设置有排气导向密封部,该排气导向密封部构造成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排气导向密封部的宽度从密封部的内侧朝着密封部的外侧减小,从而当在电池单体中产生高压气体时,排气导向密封部的密封力被首先解除,因此,高压气体排到外部,所述排气导向密封部以比位于其余区域(“其余密封部”)处的密封部的密封力小的密封力进行热焊接,并且,所述电池外壳还在排气导向密封部的中央处设置有平行于电极组件延伸的桥密封部,用于以预定宽度互连所述其余密封部的两个相对侧,该桥密封部以比排气导向密封部的密封力大的密封力进行热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5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5500.7
申请日:2010-10-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 H01M2/0257 , H01M4/0447 , H01M10/049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446 , Y10T29/49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解液注入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时,在电解液浴中浸没电池单元以使电解液浸渍到单元内部。根据本发明,电解液可以同时浸渍,活化后电解液安置于电池单元的内部,由此电池单元的密封时,能够防止电解液沾粘在密封部分(即电解液粘附密封)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06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780034465.7
申请日:2007-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266 , H01M10/0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堆叠或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被构造为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未涂覆活性材料的接头(电极接头)从构成电极组件的电极板突出,电极引线位于堆叠的电极接头的单侧末端以使得电极引线电连接至电极接头,并且结合至电极接头的电极引线具有圆化末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此电极组件的电化学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