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0516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80066248.9

    申请日:2019-10-10

    发明人: 竹森谅平

    IPC分类号: B60C17/00 B60C9/18 B60C15/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改善泄气保用耐久性的同时减小滚动阻力,并且改善通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在胎圈部(3)的各胎圈芯(5)的外周侧配置有胎边芯(6),在侧壁部(2)的胎体层(4)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配置有剖面月牙状的胎侧增强层(11),作为构成胎侧增强层(11)的橡胶和构成胎边芯(6)的橡胶的物性,100%伸长时的模量为8.4MPa~10.2MPa的范围,60℃下的tanδ为0.04~0.08的范围,20℃下的JIS硬度为75~79的范围。

    充气轮胎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059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880076973.X

    申请日:2018-11-19

    IPC分类号: B60C15/04 B60C15/00 B60C1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侧壁部具备胎侧增强层的充气轮胎,其改善胎圈部的结构,减轻轮胎重量,同时使嵌合压和耐轮辋脱离性良好。在将由子午线剖面中的胎圈钢丝5A的多个环绕部分的共同切线形成的多边形作为胎圈芯5的外廓形状时,外廓形状在轮胎径向外侧具有单一的顶点51,使夹住该顶点51的两边所成内角θ1为锐角,使外廓形状的底边52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在2°~9°的范围内倾斜,将胎体层4在各胎圈部3中沿胎圈芯5的周缘弯曲并折回,使胎体层4的折回部4B从胎圈芯5的轮胎径向外侧端的位置与主体部4A接触并朝向各侧壁部2侧延伸。

    充气轮胎
    3.
    发明公开
    充气轮胎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905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80040624.X

    申请日:2020-05-12

    摘要: 提供一种平衡性良好地改善了湿地操纵稳定性能和干地操纵稳定性能的充气轮胎。凹坑群由在轮胎周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凹坑(100~104)构成,在将同一凹坑群内的不同的凹坑(100,102)彼此的中心间最小尺寸设为(K),将不同的凹坑群间的凹坑(104,100)的中心间最小尺寸设为(L)的情况下,比L/K为3.5以上且10.0以下,中心间最小尺寸L为20mm以上且接地长度以下。

    充气轮胎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05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80076587.0

    申请日:2018-12-04

    IPC分类号: B60C15/04 B60C15/00 B60C17/00

    摘要: 提供一种如下充气轮胎:在胎侧部具备胎侧加强层的充气轮胎中,改善胎圈部的构造,并能够一边维持轮胎的耐久性一边减轻轮胎重量。胎圈芯(5)的最大宽度W0、轮胎径向最内侧的宽度W1以及轮胎径向最外侧的宽度W2满足W1>W2且W2≤0.5×W0的关系,将最大宽度W0的位置配置于比胎圈芯(5)的轮胎径向中心位置靠轮胎径向内侧处,使胎体层(4)一边沿着胎圈芯(5)的周缘弯折一边折回,使胎体层(4)的折回部(4B)一边与胎体层(4)的主体部(4A)接触一边朝向各胎侧部(2)侧延伸,在将在子午线截面中由胎圈钢丝(5A)的多个环绕部分的共同切线形成的多边形作为所述胎圈钢丝(5A)的轮廓形状时,使所述轮廓形状满足预定的关系。

    充气轮胎
    5.
    发明公开
    充气轮胎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676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80010711.X

    申请日:2022-01-27

    发明人: 竹森谅平

    IPC分类号: B60C11/0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均衡地改善驾驶稳定性、噪音性能以及排水性能的充气轮胎。在内侧中间环岸部(12B)形成有多条内侧中间横纹槽(13B),而在外侧中间环岸部(12D)形成有多条外侧中间横纹槽(13D),内侧中间横纹槽(13B)的长度L1与外侧中间横纹槽(13D)的长度L2满足L1>L2的关系,轮胎赤道至内侧胎肩主槽(11A)的距离W1、轮胎赤道至内侧中央主槽(11B)的距离W2、轮胎赤道至外侧中央主槽(11C)的距离W3、轮胎赤道至外侧胎肩主槽(11D)的距离W4相对于轮胎赤道(CL)至接地端的距离Wi、Wo满足0.58≤W1/Wi≤0.62、0.20≤W2/Wi≤0.24、0.15≤W3/Wo≤0.19、0.53≤W4/Wo≤0.57的关系,内侧胎肩主槽(11A)的槽宽WG1与内侧中央主槽(11B)的槽宽WG2之和大于外侧中央主槽(11C)的槽宽WG3与外侧胎肩主槽(11D)的槽宽WG4之和。

    充气轮胎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05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80040624.X

    申请日:2020-05-12

    摘要: 提供一种平衡性良好地改善了湿地操纵稳定性能和干地操纵稳定性能的充气轮胎。凹坑群由在轮胎周向上空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凹坑(100~104)构成,在将同一凹坑群内的不同的凹坑(100,102)彼此的中心间最小尺寸设为(K),将不同的凹坑群间的凹坑(104,100)的中心间最小尺寸设为(L)的情况下,比L/K为3.5以上且10.0以下,中心间最小尺寸L为20mm以上且接地长度以下。

    泄气保用轮胎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5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80071340.7

    申请日:2020-09-30

    发明人: 竹森谅平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改善泄气保用耐久性的同时减少滚动阻力,谋求轻型化的泄气保用轮胎。在胎圈芯(5)的外周侧配置有第一胎边芯(6),在胎体层(4)的卷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沿胎体层(4)的卷起部配置有第二胎边芯(7),胎侧增强层(11)的第一基准线(L1)上的厚度(G)、胎侧增强层(11)的第二基准线(L2)上的厚度(G1)以及胎侧增强层(11)的第三基准线(L3)上的厚度(G2)满足0.8×G≤G1≤1.0×G且0.5×G≤G2≤0.7×G的关系。

    充气轮胎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17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80077292.5

    申请日:2018-11-1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侧壁部具备胎侧增强层的充气轮胎,其改善胎圈部的构造,减轻轮胎重量,同时使耐轮辋脱离性良好。将由子午线剖面中的胎圈钢丝5A的多个环绕部分的共同切线形成的多边形作为胎圈芯5的外廓形状,以该外廓形状在轮胎径向外侧具有单一的锐角顶点Q和与该顶点Q对置的底边的方式使胎体层4在各胎圈部3中沿胎圈芯5的周缘弯曲并折回,使胎体层4的折回部4B从胎圈芯5的轮胎径向外侧端的位置与主体部4A接触并朝向各侧壁部2侧延伸,构成轮胎外表面的轮廓的圆弧R的中心O与经过顶点Q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直线L1的轮胎径向的距离在圆弧R的半径r的20%以内,相对于圆弧R的半径r,圆弧R的中心O与经过顶点Q在轮胎径向延伸的直线L2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在2r±0.4r的范围内。

    充气轮胎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4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80041762.7

    申请日:2019-06-03

    IPC分类号: B60C13/00 B60C3/06 B60C5/00

    摘要: 为了兼顾耐外伤性和燃油经济性能,充气轮胎(1)具备多个凸部(30),所述多个凸部(30)形成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轮胎侧部(20)中的至少一方的轮胎侧部(20),从作为轮胎侧部(20)的表面的轮胎侧面(21)突出并沿着轮胎侧面(21)延伸,对于凸部(30),分别通过凸部(30)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31)中彼此不同的端部(31)并在轮胎径向延伸的两条凸部端部位置线Lc彼此在轮胎周向上的相对角度α在轮胎周向上的一周的角度2π的6%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内,轮胎侧部(20)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W处的厚度Ga在2mm以上且9mm以下的范围内。

    充气轮胎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329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80032472.7

    申请日:2017-05-25

    发明人: 竹森谅平

    IPC分类号: B60C13/00 B60C13/02

    摘要: 一种充气轮胎(1),具备胎面部(2)、胎圈部(3)以及侧壁部(4),所述侧壁部(4)在轮胎径向的固定区域具有:第一装饰部(5),形成有在外表面以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方式配置有凸出的凸脊(51a)的锯齿部(51A);第二装饰部(6、7),以与所述第一装饰部(5)的轮胎周向的端部邻接的方式配置,并形成有在外表面以在轮胎周向邻接的方式配置有凸出且呈突起状的凸脊(61e、62e、63e、71e、72e、73e)的锯齿部(61E、62E、63E、71E、72E、73E);以及凹部(8、9),以与所述第二装饰部(6、7)邻接的方式配置,并比所述第二装饰部(6、7)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