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2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8964.X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社会耦合的水交易预测方法、系统及存续介质,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内水文气象数据、全球气候模式输出数据、社会人口‑经济数据和水资源数据;确定相对湿度和比湿,并基于水文气象数据率定四种水文模型参数;采用校正后的未来期全球气候模式输出数据训练四种水文模型,得到未来期日径流系列数据;获得研究区域各子流域未来期天然径流量的概率分布特性;评估各子流域内生态系统的需水阈值;构建自然‑社会耦合的水交易动态预测优化模型;估算校正后的未来期缺水面积,最后获得未来期水交易后缺水区域的演变趋势。本发明能够在未来气候变化与未来经济走势下准确预测水交易动态变化的响应特征,为水交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54431.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调蓄影响的梯级水库群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基于还原后的天然流量系列,采用最可能法构建天然状态下梯级水库群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模块,并推求设计值;步骤2,基于Copula函数和洪水地区组成最可能法,构建考虑调蓄影响的梯级水库群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模块;步骤3,采用步骤1得到的天然状态下设计洪水值作为初始控制条件,代入步骤2的计算模块,求得考虑调蓄影响的梯级水库群分期设计洪水值。本发明充分考虑汛期洪水的内在相关性,并同时基于Copula函数考虑梯级水库群的洪水地区组成,可为考虑调蓄影响的梯级水库群分期设计洪水提供重要且可操作性强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89411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02921.5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4
Abstract: 一种流域梯级水库与蓄滞洪区联合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流域基础资料收集;步骤2,流域防洪风险图绘制以及风险区划分;步骤3,实时获取各水库及区间的降水、径流预报数据和水库运行数据;步骤4,以步骤3的预报和运行数据作为输入,建立并求解水库群与蓄滞洪区联合实时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5,蓄滞洪区启用补偿计算。本发明能充分发挥蓄滞洪区的防洪兴利效益,可广泛应用于水库群与蓄滞洪区联合调度,并通过启用补偿机制充分考虑了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为流域防洪调度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决策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56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8964.X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社会耦合的水交易预测方法、系统及存续介质,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内水文气象数据、全球气候模式输出数据、社会人口‑经济数据和水资源数据;确定相对湿度和比湿,并基于水文气象数据率定四种水文模型参数;采用校正后的未来期全球气候模式输出数据训练四种水文模型,得到未来期日径流系列数据;获得研究区域各子流域未来期天然径流量的概率分布特性;评估各子流域内生态系统的需水阈值;构建自然‑社会耦合的水交易动态预测优化模型;估算校正后的未来期缺水面积,最后获得未来期水交易后缺水区域的演变趋势。本发明能够在未来气候变化与未来经济走势下准确预测水交易动态变化的响应特征,为水交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5603.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7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20/20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融合人工智能和物理机制的旱涝急转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采集选定旱涝急转研究区域内多源数据;优选研究区域内每个格点中影响陆地水储量的关键因子;构建并率定时间卷积网络深度学习模型;用长系列的关键因子集合驱动深度学习模型,重构长系列陆地水储量反演数据集;提取旱涝急转事件和旱涝急转事件中的大气环流特征,构建大气环流‑旱涝急转强度配对系列;推求旱涝急转强度与大气环流特征的非线性标度关系;预测各个格点未来时期的旱涝急转强度和风险。本发明为旱涝急转预测提供新视角,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评估地球系统演化的环境和灾害效应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48536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39518.0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梯级水库群蓄水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S1收集流域基础信息;S2将复杂梯级水库群划分为若干个子流域分区,分别计算各子流域分区的后汛期开始时间;S3估算各子流域分区内干支流防洪节点超过安全流量的概率,利用该概率论证汛末蓄水调度优化的可行性;S4构建多目标蓄水调度优化模型;S5采用Pareto动态维度搜索法求解多目标蓄水调度优化模型,获得汛末蓄水期的确定性优化调度结果;S6采用大系统聚合分解模型,提取汛末蓄水期的优化调度规则;S7将流域设计洪水作为输入,对优化调度规则进行防洪安全检验。本发明在不降低流域防洪标准的前提下,为复杂梯级水库汛末蓄水期优化调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85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29303.3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 G06Q10/06312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联水库提前蓄水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包括:S1收集混联水库中各水库的基础信息和历史流域水文资料;S2拟定混联水库的提前蓄水方案集;S3推求各水库时间节点的蓄水控制水位;S4构建混联水库的蓄水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S5求解蓄水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获得各提前蓄水方案下各水库的蓄水调度图;S6利用蓄水调度图,得到各提前蓄水方案下的各项目标函数值,根据各项目标函数值确定最优提前蓄水方案及蓄水调度图。本发明在保证防洪安全情况下,实现了混联水库综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所得最优蓄水方案及其调度图可为流域管理决策者提供可行的提前蓄水调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3059.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涌现约束的洪水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预设数字滤波算法分割基流,生成研究流域的地表径流系列;获取流域平均日气温系列,并利用箱元缩放函数将目标研究时段内同日气温‑地表径流组合划分至多个样本容量相同的箱元;分离出流域极端降水标度系数的热力项和动力项;预测热力作用驱动下极端地表径流的初步预测值;根据全球气候模式的数据和预测后的极端地表径流的初步预测值构建涌现约束模型,以预测目标未来热力作用驱动下的洪水风险。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未综合考虑大气热力和动力分离机制,且未考虑涌现约束预测未来热力作用驱动下的洪水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33059.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涌现约束的洪水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预设数字滤波算法分割基流,生成研究流域的地表径流系列;获取流域平均日气温系列,并利用箱元缩放函数将目标研究时段内同日气温‑地表径流组合划分至多个样本容量相同的箱元;分离出流域极端降水标度系数的热力项和动力项;预测热力作用驱动下极端地表径流的初步预测值;根据全球气候模式的数据和预测后的极端地表径流的初步预测值构建涌现约束模型,以预测目标未来热力作用驱动下的洪水风险。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未综合考虑大气热力和动力分离机制,且未考虑涌现约束预测未来热力作用驱动下的洪水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541928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251011.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监测浮标,包括发电系统、控制中心、浮标主体、物联网系统。发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组、交直流电源转换器和分别通过第一充电保护电路、第二充电保护电路与交直流电源转换器连接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预留的外接电源,所发电量储存于蓄电池组中。浮标主体包括浮标主筒、侧翼板、圆形板、仿船舵尾翼和传输供电线路,其浮标主体可保证浮标运动方向为水流方向,同时测得水流流速,并通过控制中心实现系统的监测收集,再通过物联网系统进行远距控制和传输,从而辅助实现远距离的对河流流速的实时监测。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提供动力、耗能小,能够不经由人工测量对水流流速等水文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