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73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07844.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油导热系数确定方法和系统,涉及绝缘油导热系数测量技术领域,通过预置的同轴圆筒测量装置获取待测绝缘油的多个导热相关参数,基于各个导热相关参数和同轴圆筒测量装置的几何特性参数,确定各个导热相关参数对应的初始导热系数,对全部初始导热系数进行均值运算,得到待测绝缘油对应的目标导热系数。解决了现在技术主要是通过稳态法对绝缘油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但稳态法受到液体对流的影响较大,且对设备构造的要求过高,到达稳态所需的时间较长,无法快速准确的对绝缘油导热系数进行测量,降低了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1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07846.5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油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和系统,涉及绝缘油理化参数检测技术领域,采用预置的圆球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对获取的待测绝缘油进行导热检测,得到导热相关参数,基于导热相关参数和预设的标准导热参数,确定测量装置相对参量,根据导热相关参数和测量装置相对参量,确定待测绝缘油的导热系数,解决现有绝缘油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主要为稳态测量法,但稳态测量法,其受到液体对影响较大,且对设备构造的要求过高,到达稳态所需的时间较长,还不能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降低了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1636.6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PC: G16C20/5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绝缘油的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各待选分子参数与目标宏观性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待选分子参数中筛选出目标分子参数;将目标宏观性能指标作为因变量、各目标分子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构效关系模型;评估构效关系模型,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构效关系模型,直至构效关系模型满足通过条件;根据构效关系模型,从成分数据库中筛选出目标成分,并根据目标成分得到多种绝缘油设计方案。该方法可避免了大量的实验和试验的时间和资源消耗,使材料研发更具目标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7437.3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武汉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绝缘油合成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绝缘油基础油的筛选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按照第一性原理计算多种待评估基础油的各项性能指标对应的理论指标数据;分别计算各项性能指标对应的主观权重和熵权;采用主观权重和熵权计算待评估基础油的综合权重指标矩阵;按照综合权重指标矩阵和理论指标数据绘制各待评估基础油对应的雷达图,并根据雷达图计算各待评估基础油的评估值;根据各待评估基础油的评估值选择目标基础油。本发明通过雷达图形式,直观展示了不同基础油的各项性能,并实现了对绝缘油合成原料中的基础油的定量评估,可直接根据基础油的评估值大小对基础油进行筛选,提高了绝缘油基础油筛选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54562.6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控变压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以磁控变压器的投入成本最低为目标条件,并以磁控变压器的补偿节点和补偿容量为决策变量,构建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对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进行寻优求解,根据最优解确定磁控变压器的投入成本最低的补偿节点以及其对应的磁控变压器的补偿容量,将磁控变压器按照确定的磁控变压器的补偿容量替换掉其相应的补偿节点上的原变压器,从而对配电网中电压和无功进行补偿优化,从而实现在最优补偿节点以最低的投入成本对配电网中电压和无功进行补偿,从而不需要投入额外的无功补偿装置,降低了对系统的负荷以及系统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24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0020435.6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苏州华天国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限迁移学习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分散Q方法。该基于极限迁移学习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分散Q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极限迁移学习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分散Q方法,既可以解决含汽轮机阀点效应的非凸经济调度问题,又能够进行分散式优化计算,适应当今分散式经济调度的要求,且该方法通过采用极限迁移学习的机制,能够对分散Q方法的初始矩阵进行修正,使得算法的收敛速度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3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1243772.8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动汽车接入的多能源系统协同调度方法及装置,涉及智能电网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时间和离开电网时间的统计数据划分电动汽车集群,根据各个电动汽车集群在对应时段接入、离开电网的概率密度和充电需求信息获取电动汽车集群化的日前调度模型以构建多能源系统协同调度模型,采用多群组均衡协同搜索算法获取供能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最小的最优充放电策略,并对各个电动汽车集群进行充放电;可减少供能成本和降低污染物,提升了多能源系统运行状况,防止不必要的故障发生;同时在对充放电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还对智能电网中的储能调度进行优化,抑制智能电网的不确定性,降低了智能电网的建设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83245.3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电网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的逆变器输出的实际电流以及微电网的逆变器对应的参考电流;获取通过正比例谐振调节器根据实际电流以及参考电流得到的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进行脉宽调制获得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传输至微电网的逆变器,控制微电网的逆变器输出的电流。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对微电网的逆变器输出的电流进行稳定控制,能够使切换过程中的微电网稳定切换,实现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658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87219.9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2 , H02J13/0006 , H04L67/025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能源的联网控制系统,其包括电网参数监测装置、控制装置及至少一个能源管理装置,能源管理装置包括能源参数监测模块及网络接口模块,其中:网络接口模块用于连接互联网;能源参数监测模块用于连接能源转化装置,实时监测能源转化装置的供能参数,能源参数监测模块还连接网络接口模块;电网参数监测装置用于连接电网,实时监测电网的供需参数;控制装置连接电网参数监测装置,用于获取供需参数,控制装置还用于连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获取供能参数,根据供能参数及供需参数生成控制信号,并通过互联网发送控制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管理和调度大量分布并且供电能力和供电规模不同的能源设备,优化分布式能源的供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229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4676.3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10/06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源互联系统的能源分配方法和系统,通过建立包括各种能源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输入‑输出模型,以及上述输入‑输出模型对应的收益函数,再利用预设的约束条件根据收益函数计算多能源互联系统的能量分配空间,从上述能量分配空间中查找使各个能源的单元收益符合纳什均衡状态的目标输入参数和目标输出参数,使多能源互联系统可以根据上述均衡分配参数,以确定上述多能源互联系统的目标输入参数和目标输出参数,进行相应的能源分配,所得到的分配方案可以使多能源互联系统的整体收益和其中各个能源的单元收益均保持在最优状态,减少分配后能源调度上的浪费,具有较好的分配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