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91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36042.9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
IPC: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雨洪时空过程相似性挖掘的洪水动态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如下:获取研究区历史和实时遥感反演观测降水、数值预报降水和水文站历史场次洪水信息,建立历史雨洪数据库;拼接面临时刻前期和已观测降水与数值预报降水,采用结构相似性指数和动态时间规整DTW耦合的结构相似性,检索时空过程相似的降水及对应历史洪水过程集合1;采用DTW检索时序相似的历史洪水过程集合2;合并集合1、2,以平均相似洪水过程估计后续洪水;随时间推移更新信息,实现洪水动态预估。本发明将相似性分析由一维时间序列扩展到三维时空过程,预估后续来水量精度高于传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1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36042.9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
IPC: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雨洪时空过程相似性挖掘的洪水动态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如下:获取研究区历史和实时遥感反演观测降水、数值预报降水和水文站历史场次洪水信息,建立历史雨洪数据库;拼接面临时刻前期和已观测降水与数值预报降水,采用结构相似性指数和动态时间规整DTW耦合的结构相似性,检索时空过程相似的降水及对应历史洪水过程集合1;采用DTW检索时序相似的历史洪水过程集合2;合并集合1、2,以平均相似洪水过程估计后续洪水;随时间推移更新信息,实现洪水动态预估。本发明将相似性分析由一维时间序列扩展到三维时空过程,预估后续来水量精度高于传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6206643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786316.6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淹没机构的水文信息自动化监控装置,涉及水文信息监控领域,包括监控装置主体、支撑固定部件、一对防撞调节部件和多组浮升防淹部件;支撑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支撑监控装置主体,支撑固定部件包括支撑外杆,以及滑动设于支撑外杆上用于固定监控装置主体的支撑内杆,支撑外杆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一对安装槽,支撑内杆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淹滑槽;一对防撞调节部件,对应安装于一对安装槽内,用于调节支撑内杆的升降。通过设置浮升防淹部件配合可升降的支撑固定部件,可以在水位上升时带动支撑固定部件升高,从而带动监控装置主体升高远离水面,降低监控装置主体被淹没的几率,保护其后续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170308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716267.9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冷却水循环再利用设备,涉及工业冷却水设备领域,包括水泵主体、进水管、输水管、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水泵主体,水泵主体一侧安装有进水管;输水管,安装于进水管上,进水管与输水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第一过滤部件,开设于第一密封垫与第二密封垫之间。通过在水泵的进水管与输水管之间设置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可以将水流中的不同大小的杂质分别进行过滤,同时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便于拆装,配合可以将小颗粒杂质留在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之间的弹性漏斗导管,便于杂质后续的统一清理,保护水泵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0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62318.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F18/24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20/20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填补方法和系统,涉及降水定量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流域近实时多源雨量、气象、地理空间信息,确定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滞时;构建训练、测试、验证样本;对训练样本进行增广以提高样本数量;构建多个填补模型模拟得到预定流域所述降水时空格局;构建随机森林星地降水融合模型,对降水时空格局进行综合修正,获得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本发明针对当前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存在滞时的问题,构建了滞时内降水时空格局填补和随机森系星地融合模型,模拟修正实现了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的填补,将卫星反演降水由近实时提升至实时水准,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52605.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协同方法和系统,构建耦合区域和城市的水文水动力模型;获得每一洪涝场景下的洪涝模拟数据;调取基础数据中的经济数据并展布至预定分辨率,获得区域和城市的社会经济网格数据;计算每一洪涝场景下的区域和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网格数据;针对研究区域,构建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协同博弈模型,其中主导者为城市排涝、从属者为区域防洪;调用预配置的算法,求解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协同博弈模型,分析博弈过程,并获得Nash均衡策略,输出求解结果。可以为区域与城市防洪排涝博弈提供精细化的决策提供参考,为实现区域与城市防洪排涝风险和效益整体最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17166.4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S13/89 ,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10/54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类三元搭配的流域洪涝淹没范围集成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洪涝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流域多时相雷达卫星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空间配准;通过目视解译标注水体和非水体样本集,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随机分割建模和检验样本集;提取影像后向散射系数和纹理特征,构建基于双极化水体指数、基于随机森林和面向对象的三套水体识别模型;基于三套水体识别模型的水体识别结果,计算各套结果的平衡精度指标和集成权重,加权得到多模型水体识别集成结果,最后输出流域洪涝淹没范围矢量边界。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单一方法识别洪涝淹没精度不高、不同方法错位优势集成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洪涝淹没范围的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8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63620.8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河道替代闸孔泄流计算的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洪水模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流域的干流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获取流域的蓄滞洪区高时空分辨率下垫面数据,构建蓄滞洪区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获取流域的蓄滞洪区进洪闸及闸孔参数,构建虚拟河道泄流模型;耦合上述三个模型生成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模型;采用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输出优选防洪和经济效益最优的泄流方案。本发明针对当前蓄滞洪区进洪闸闸孔泄流使用和定量计算暂处于空白阶段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虚拟河道,并以虚拟河道的过水量作为闸孔泄流量,实现对闸孔泄流的概化和精确测算,得到防洪和经济效益最优的泄洪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646345.X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G06F18/10 , G06F18/2415 , G06F18/2134 , G06F18/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F18/214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NN和GWR耦合的降水融合方法和系统,确定研究区域并栅格化,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基础数据并预处理;构建并通过基础数据训练ANN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到栅格有无雨判断矩阵;构建并通过多源降水数据训练GWR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到栅格降水量矩阵;基于栅格有无雨判断矩阵和降水量矩阵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和交叉验证,并做乘积,得到栅格降水融合矩阵,获得降水融合结果;将降水融合结果与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降水融合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降水融合的精度和效率,符合预期要求后,将ANN和GWR耦合模型配置在预定系统中。本申请有效降低了日降水空间估计的分类误差和定量误差,相关增益在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6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83784.1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洪涝灾害应对韧性的精细化动态评估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设计城市洪涝灾害应对韧性评估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各评价指标的赋权和量化方法;收集处理目标区域数据,构建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获取洪涝时空过程;计算各指标权重,进行动态化和栅格化处理,计算目标区域的鲁棒性等指标;拟合不同尺度的韧性动态过程,建立韧性曲线并确定曲线参数物理意义;评估不同尺度的韧性等级;识别韧性薄弱区及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构建韧性提升策略集合。本发明基于韧性理论建立评价体系,利用水文水动力模型实现韧性动态(56)对比文件朱诗尧.城市抗涝韧性的度量与提升策略研究——以长三角区域城市为例《.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22,(第6期),C038-2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