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质量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71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290442.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质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BIM软件建立多维度参数的预制构件三维信息模型S2: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采集实时生产数据;S3:将生产数据与BIM模型中的初始设计参数进行比对,以识别出超出设定公差范围的偏差;S4:将识别出的偏差信息反馈至生产环节,并根据偏差情况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S5:在生产完成后,确认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后;S6:调整后续生产的设计及工艺标准。本发明,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偏差分析与反馈、优化建议生成及闭环管理,确保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的精度与质量持续提升,实现了设计与生产的有效结合。

    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质量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71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90442.4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BIM的预制构件设计质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BIM软件建立多维度参数的预制构件三维信息模型S2: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采集实时生产数据;S3:将生产数据与BIM模型中的初始设计参数进行比对,以识别出超出设定公差范围的偏差;S4:将识别出的偏差信息反馈至生产环节,并根据偏差情况调整生产设备的操作参数;S5:在生产完成后,确认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后;S6:调整后续生产的设计及工艺标准。本发明,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偏差分析与反馈、优化建议生成及闭环管理,确保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的精度与质量持续提升,实现了设计与生产的有效结合。

    一种组装式无人机地形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50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979953.6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无人机地形测量装置,涉及测绘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体机构,包括无人机盒体以及无线信号接发控制盒;安装机构,包括设置于无人机盒体上表面的槽盒;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无人机盒体下表面的电动伸缩杆;清洁机构,包括设置于摄像头上方的转动板。本发明一种组装式无人机地形测量装置,通过气泵以及软管作用,往气囊内部灌输气体,进一步使得气囊扩张变大,其中,通过利用阻尼转筒转动连接于阻尼轴杆外表面的特性,继而当气囊进行扩装时,气囊对托钩造成挤压,造成阻尼转筒相对于阻尼轴杆发生转动,便于气囊脱离约束罩壳内部进行展开,利用充气气囊起到漂浮作用,防止无人机装置坠落至河中。

    一种塔吊上自动拧螺栓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15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39279.5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塔吊上自动拧螺栓装置,包括螺栓头固定组件、螺母转动组件、上下对接组件以及动力组件,螺栓头固定组件包括顶帽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头的第一固定槽;螺母转动组件包括底帽以及设置底帽上的螺母转动套筒;上下对接组件将螺栓头固定组件和螺母转动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件,上下对接组件包括上对接部和下对接部,上对接部设置在顶帽上,下对接部设置在底帽上;动力组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合大规模生产,同时安装方法简单,能够有效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种隧道穿越活动断层自适应衬砌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8728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45001.2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穿越活动断层自适应衬砌结构体系,两个底板呈平行设置,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有支腿;相对应的两个支腿的顶部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矩形盒顶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矩形盒的顶部放置有支板,支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砌块;支撑组件设置在矩形盒的内部并用于对支板进行支撑;两个L型板呈对称设置在矩形盒的底部;报警组件设置在L型板的顶部并用于实现报警功能;解决现有的隧道衬砌结构中堆砌块在使用时,不能根据断层情况进行自适应,适用范围较差,同时不能及时对地层的活动进行报警,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

    一种用于工程建筑物形变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93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66388.8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建筑物形变监测装置,涉及工程建筑物形变监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工程建筑物形变监测装置使用时监测效率低且容易产生误差的问题,包括装置杆、检测机构和测量机构,装置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组翻转杆述装置杆的顶端设有充气囊,检测机构包括抽拉杆,测量机构包括支撑件,此用于工程建筑物形变监测装置,便于在检测时拉出抽拉杆,使得翻转杆展开呈水平状态并对充气囊充气,将充气囊的上侧与横梁抵触,通过充气囊内的气压变化判断横梁整体向下弯曲的程度,通过测量机构将抽拉杆拉出设定长度,让支撑件底端对地面进行支撑,使得翻转杆上侧对横梁支撑,得出横梁离地高度,从而判断横梁是否下沉弯曲。

    非对称极小净距隧道支护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4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87305.7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非对称极小净距隧道支护及施工方法,包括小断面隧道和大断面隧道,小断面隧道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锚杆和若干组第二锚杆,第一锚杆朝向小端面隧道径向方向,若干组第二锚杆均朝向大断面隧道,第二锚杆部分位于大断面隧道上方,大断面隧道上设置有若干组第三锚杆,第三锚杆朝向大断面隧道径向方向;大断面隧道内设置有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护机构;解决在挖掘大断面隧道时,由于存在偏压效应,大断面隧道容易受到非对称载荷的影响,导致大断面隧道内的受力不稳定,严重甚至会出现坍塌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一种轨道交通防撞多级缓冲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7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3206.1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防撞多级缓冲结构,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安装架的一端,所述防护板远离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防护板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筒,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开设有与锥形筒配合使用的圆孔,本发明中通过第一缓冲垫发生形变,实现缓冲,两个第二连接座挤压第二缓冲垫,实现再次缓冲,通过橡胶环受到的挤压力度逐渐增大,进而可以实现缓冲效果,固定杆与推动板的摩擦再次缓冲,通过多个滑动凸块与第一圆杆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缓冲的效果,若第一圆杆移动最远点,此时可以通过阻尼器实现缓冲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